《电子技术(电工学2 第4版)》一版是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基础上编写的,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电工电子学科“九五”规划教材。第二版、第三版分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
《电子技术(电工学2 第4版)》具有突出集成电路、突出应用、突出新科技的特点。全书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大部分,含有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逻辑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模拟量与数字量的转换、存储器共十章。
《电子技术(电工学2 第4版)》内容简明,概念清楚,文图并茂,图形、符号规范,例题、习题丰富,各章节均有概述、思考题和小结,书后有附录和部分习题答案。
《电子技术(电工学2 第4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各专业本科生、专科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自学使用。
新版教材在基本保持第三版教材内容、理论体系和风格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修订的电工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依据以下原则对教材进行修订:
1.在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力求处理好教材内容变化和基础内容相对稳定的关系,突出先进性和注重实用性。
2.从精简教材内容、加强实用角度出发,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同时兼顾应用实践的拓展。
3.适当加入一些反映现代电子技术的新成果、新产品,使其更符合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
本版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在第1章中增加了光敏电阻和光伏电池的内容。
2.删减了第5章中的电力晶体管、电力MOS场效晶体管部分内容,增加了电力二极管、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集成门板换流晶闸管(IGCT)内容。
3.在第6章中简单介绍了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增加了多路选择器扩展内容。
4.调整第10章内容介绍的顺序,删减光盘存储器、移动存储器部分内容。
5.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增加了较多的思考题和部分习题。
与本教材配套的还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技术(电工学Ⅱ)(第四版)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电子技术(电工学Ⅱ)(第四版)多媒体教学课件,仅供使用本教材时参考。
本教材由刘全忠、刘艳莉任主编,参加修订工作的有贾贵玺(第1、5章)、刘艳莉(第2章)、史婷娜(第3、4章)、薛俊韬(第6、8章)、刘全忠(第7、9、10章),由刘全忠、刘艳莉负责全书的组织和定稿。
本教材由清华大学王鸿明教授主审,王鸿明教授在百忙中对书稿进行了仔细的审阅,提出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编者对王鸿明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提出的意见进行了认真修改。
主要符号
第1章 半导体器件
§1.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与PN结
§1.2 二极管
§1.3 稳压二极管
§1.4 双极结型晶体管
§1.5 场效晶体管
§1.6 光电器件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 放大器概述
§2.2 单管放大电路静态分析
§2.3 单管放大电路动态分析
§2.4 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
§2.5 射极跟随器
§2.6 场效晶体管放大电路
§2.7 多级放大电路
§2.8 差分放大器
§2.9 功率放大器
§2.1 0集成运算放大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负反馈放大器
§3.1 反馈的基本概念
§3.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4.1 模拟运算电路
§4.2 测量放大器
§4.3 信号处理电路
§4.4 正弦波振荡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电力电子技术
§5.1 电力电子器件
§5.2 整流电路(AC-DC)
§5.3 直流稳压电路(DC-DC)
§5.4 逆变电路(DC-AC)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逻辑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6.1 基本逻辑关系和逻辑门电路
§6.2 集成门电路
§6.3 逻辑函数的表示和化简
§6.4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6.5 组合逻辑部件
§6.6 可编程逻辑器件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时序逻辑电路
§7,1双稳态触发器
§7.2 寄存器
§7.3 计数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
§8.1 无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
§8.2 单稳态触发器
§8.3 集成定时器555的原理和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模拟量与数字量的转换
§9.1 数/模转换器
§9.2 模/数转换器
§9.3 数据采集系统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 存储器
§10.1 磁盘存储器
§10.2 光盘存储器
§10.3 半导体存储器
本章小结
附录
附录1 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方法
附录2 国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型号命名方法
附录3 国标、部标和国外逻辑门符号对照表
附录4 触发器新、旧符号对照表
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