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香港著名收藏家朱昌言所藏的西周青铜器共75件。全书采用实物原拍图片,若干青铜器的器型、纹饰、铭文,如有特色都予以放大,体现青铜器本身的无穷魅力。青铜器文物按照年代或朝代先后次序排列。器物释文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介绍了青铜器的名称、年代、尺寸、重量、制作特点、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传世经过等过程。是难得的青铜器藏品集录作品。
此书从2014年开始倡议筹备,原江西博物馆馆长彭适凡先生负责编写,上海博物馆青铜部周亚、马今洪、葛亮三位专家审订。学者们多次往返于沪港间,从鉴定原物到指导拍摄,再到落笔成文,图片排版,编辑出版等,每一环节都认真严谨。这批青铜器史料价值丰富,出版此书对于中国青铜器研究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也是为了纪念朱昌言先生与上海博物馆之间的深厚情谊,对老一辈青铜器研究专家马承源、陈佩芬等的深切缅怀。
九如之愿
九如园主朱昌言先生(1917~2014年)是上海博物馆的老朋友,慷慨的捐助人,上博之友的活跃成员。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舍的三楼,辟设中国历代书法馆,以昌言先生及其他几位捐赠人士共同冠名,籍以彰显其出资装修这一展厅的义举。1994年冬,上海博物馆计划第三度收购流失香港的珍贵战国竹简时,昌言先生等再施援手,使这批楚竹书顺利回归大陆,入藏上海博物馆,留下长久的美谈。
昌言先生也是一位重量级的收藏家,并与上海博物馆马承源馆长、陈佩芬副馆长相交投契。受马老师、陈老师两位青铜器研究大家的影响,青铜器遂成为九如园重点蒐求的对象。《九如园吉金朱昌言藏古代青铜器》即是集成性的汇编,收集了园主购藏的70余件青铜器,精彩纷呈,琳琅满目,蔚为大观,涵盖了三代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不仅有中原重器,也有边陲民族用器。她们件件都包含藏主的心血和热忱,弥足珍贵。
出版这样一部图录,在昌言先生仙去前即已形成念想,俾便奉献社会、启迪来者,而非韫椟藏珠,密不示人。惜陈佩芬老师驾鹤归西后,此事一直延宕未定;幸赖上海朵云轩的不懈操持,这一年多来得以积极推进。记得去年某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张晓敏副总裁携九如园主贤婿边耀南先生同访上海博物馆,这是我与香港朱氏家人第一次接触。会面如故友重逢,交谈间获知昌言先生家属仍有意向上海博物馆捐赠馆内专家属意的珍贵青铜器,同时告知《朱昌言藏古代青铜器》一书已在编撰之中,还请出了江西省博物馆原馆长彭适凡等先生为之整理研究。
昌言先生一直是我仰慕和感念的前辈,上海博物馆的襄赞者。边先生的到来,使双方的缘分再续,情谊历久弥深。我当即应约,书成之时,撰文一篇,以表感怀。今略说五愿。
传闻,昌言先生宅子里筑有一园,别开生面。园中有一假山,山上有一亭,亭中悬一匾额,上面是董其昌书写的九如两字。九如典出《诗经小雅天保》,谓: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九如,乃昌言先生毕生的心愿和其追求的至高境界,而他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做出的卓绝努力,对上海博物馆的拳拳情义,生动注解了这一精神之境。
2017年9月30日,一场小型的捐赠仪式在紫荆之城举行。我因有其他公务,不克赴港出席,委托上海博物馆李仲谋副馆长率专家一行,接受朱氏后人捐赠的一件青铜方觚及一件青铜钫。昌言先生生前数次赠予文物及工程设备给上海博物馆,但这次捐献由其后人玉成,意义非同一般,实现了昌言先生的一个夙愿。其中那件商代晚期的兽面纹方觚,曾受到马馆长、陈副馆长的高度青睐,好评有加,为上海博物馆所藏青铜器系列所缺。所以这也是做了一件足以告慰老领导的快心之事。两件捐赠品于次日安抵上海博物馆库房,馆方还将为此择日举办典礼,以资表彰和感谢。
本文要表达的第三愿,就是上海朵云轩编辑出版本著,了却了昌言先生和包括马馆长、陈副馆长在内的众多前辈与朋友的一桩心愿。在此要特别致谢晓敏兄,正是靠他的努力与坚持,才迎来了《九如园吉金》的问世。
第四愿是,在古汉语中,九如常用于祝寿,也可表示频频来临之意。在此我借用这词,衷心祝愿所有捐助、支持过上海博物馆的朋友们身体康泰,如松柏常绿,青春永葆;同时冀盼各界朋友多多光临上海博物馆。
最后,祝愿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中华儿女的共同灌溉、努力下,如日之升,如月之恒,如川之方至……
杨志刚
2017年12月12日
彭适凡,原江西省博物馆馆长、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江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等职,现任江西省博物馆名誉馆长、《南方文物》名誉主编以及江西省考古学会理事长、江西省文物鉴定专家组组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代表性专著有《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江西先秦考古》和《新干古玉》等,发表有关考古学、青铜器、陶瓷器和玉器等方面研究论文20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