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研究:基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层次清晰,论证到位,在理论和实践应用上都有所突破。特别是对新的历史时期“新型农民”的科学内涵所进行的进一步诠释、在成人教育概念方面所进行的进一步辨析、在成人教育发展理论基础及发展历程方面所进行的进一步梳理,论述深刻、观点独到、学术性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相信这本专著的出版,对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具有学习和借鉴意义,对我国的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最近几年来,我国农业不断引起世人的关注。如从2007年5月起,全国各地猪肉价格持续增长,随后牛肉、羊肉、鸡蛋等其他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目前,许多畜产品的价格仍在高位运行。再如,进入2008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到了一个令人惊心的程度。其实,前一个事件让人们对农业的基础性作用有了切身感受,后一个事件让人们对农业的战略性意义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两个事件都让人们追问:造成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何在?实际上,这中间有一个原因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相比从事非农产业而言,从事农业的效益要低很多,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不愿从事农业,从而造成了农产品的供给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据《嘹望》新闻周刊报道,在河南信阳的很多地方,2008年春夏之交,原本应当是一片生机的农田却呈现出一片片白地,原来当地的很多农民种地只求自给自足,将农作制度从“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一熟”,从而出现了季节性撂荒。究其撂荒的原因,很多农民众口一词——种田不合算!
这样看来,一方面是农业对于全社会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农民从田地上走出来不愿从事农业或者减少对农业的劳动投入,这就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仔细考量,这还仅仅是农产品供给数量意义上的挑战。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到,要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这一表述实际上表明了现代化的农业应该达到5个方面的目标。然而,由于从农业转移出来从事非农产业的多是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和农村青壮年,从而造成我国农业的从业者整体素质较低,并且老人和妇女占了很大比例。这样一种局面如果不改变,我国农业要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就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事实上,根据我国国情,改变这一状况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要减少农民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则要培育大量的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家型的农民即现代新型农民。现代新型农民的本质是农业企业家,是一个具有现代理念、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从事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家。他们是农业产业得以高效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国真正从事农业的农民正在不断减少,但是具有企业家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的成长速度却非常缓慢,这使得中国的农业缺乏后劲。因此,推动中国现代新型农民的成长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实际上,十六大以来,党对“三农”工作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并不断推出新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出台了一系列解决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问题的有效政策,如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等。党和国家面向“三农”所推出的这些举措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现代新型农民的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同时也对现代新型农民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章 总论
一、课题研究概述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的指导思想、目标与主要内容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方法与创新之处
二、成人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农村成人教育
(一)概念辨析
(二)基础理论
(三)理性思辨
(四)我国的农村成人教育及其特点
三、北京郊区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创建和第一次大发展时期(1949-1965年)
(二)十年内乱的摧残时期(1966-1976年)
(三)恢复和第二次大发展时期(1977-1988年)
(四)下滑徘徊时期(1989-1993年)
(五)回升与第三次大发展时期(1994-1997年)
(六)撤并调整时期(1998-2000年)
(七)寻求突破和第四次大发展时期(2001年至今)
四、北京郊区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
(一)资源状况
(二)体制格局
(三)体系功能
(四)有效举措
(五)主要成效
(六)现存问题
五、他山之石
(一)日本的农民教育与培训
(二)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农民教育培训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成人教育
(四)上海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
(五)天津农村成人教育的三级办学网络建设
(六)启示与借鉴
六、对北京郊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和展望
(一)对北京郊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二)对北京郊区农村成人教育的展望
第二章 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新农村建设与北京郊区新型农民培养
一、国内外关于终身教育的认识及其环境、体系建设
(一)国内外关于终身教育的认识
(二)美国、日本和英国终身教育的政策环境和体系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三)国内关于终身教育的研究与体系构建
二、北京市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举措及其成效
(一)北京市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程
(二)北京郊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举措和成效
三、北京郊区的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民培养
(一)北京郊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新型农民的科学内涵
(三)北京的新型农民培养
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教育培训需求
(一)基本情况
(二)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情况
(三)培训需求情况
(四)培训情况
五、对北京郊区新型农民培养的若干建议
(一)确立政府的主体地位,完善农村成人教育的体制和体系
(二)进一步提高农村成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育人能力
(三)切实提升农村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水平,为新型农民培养实践奠定基础
六、对北京郊区新型农民培养的展望
(一)主体回归本位,政府不再越位
(二)立足点是提高素质,新的价值取向得到确立
(三)为农村培育各类人才,突出的是领军人物和创业性人才
(四)加强政策引导,各种有效渠道得到开拓
第三章 北京郊区农村成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
一、成人基础教育的内涵
二、农村成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三、北京郊区成人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
(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恢复与发展时期
(四)1990年到现在的调整与提高时期
四、北京郊区农民对基础教育的需求
五、北京郊区农村成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自身方面
(二)农村成人学校方面
六、对北京郊区开展农村成人基础教育的对策建议和展望
(一)对北京郊区农民开展基础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二)对北京郊区农村成人基础教育的展望
第四章 北京郊区农村成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一、北京郊区农村成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
(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急需的中等人才
(二)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三)有利于促进北京郊区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北京涉农类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
三、北京郊区成人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资源——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四、北京郊区农村成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特别是成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
(二)许多农民的学习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三)专业教师缺乏
(四)经费投入较少
(五)课程设置不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不明显
五、北京郊区农村成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和展望
(一)发展北京郊区农村成人中等职业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二)对北京郊区农村成人中等职业教育的展望
第五章 北京郊区农村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一、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概念与范畴
二、北京郊区农村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作用
(一)北京郊区农村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二)北京郊区农村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作用
三、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形成发展阶段
(二)倒退阶段
(三)改革与发展阶段
四、北京郊区农村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北京郊区农村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现状
(二)北京郊区农村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五、北京郊区农村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与展望
(一)北京郊区农村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学习环境建设
(二)北京郊区农村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体制与制度建设
(三)北京郊区农村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四)北京郊区农村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建设
(五)北京郊区农村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建设
(六)对北京郊区农村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展望
第六章 北京郊区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培训研究
一、北京郊区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培训的发展历程
二、北京郊区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培训的现状
(一)北京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现状
(二)北京郊区农民获取农业生产经营知识与技能的途径
(三)北京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工作的成绩
三、北京郊区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培训的新模式
(一)农民田间学校模式
(二)农村科技协调员模式
(三)农村科技服务港模式
(四)乡土专家培养模式
(五)远程教育信息模式
四、提高北京郊区农民农业生产经营技能的成绩
五、现阶段北京郊区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管理,重投入轻统筹
(二)缺乏监督,重数量轻验收
(三)缺乏规划,重项目轻实效
(四)缺乏统筹,重技术轻经营
(五)缺乏发动,重培训轻宣传
(六)缺乏引导,重短期轻长期
六、对加强北京郊区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培训的对策建议和展望
(一)对策与建议
(二)展望
第七章 北京郊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乡镇企业职工培训研究
一、新农村建设中的北京郊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一)北京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状况
(二)培训是促进北京郊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三)北京郊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新农村建设中北京郊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研究
(五)北京郊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市场化运作研究
二、新农村建设中北京郊区乡镇企业职工培训
(一)北京郊区乡镇企业职工状况
(二)北京郊区乡镇企业职工培训现状与成因
(三)实践中北京郊区乡镇企业职工培训模式分析
(四)对北京郊区乡镇企业职工培训的建议
三、对新农村建设中北京郊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乡镇企业职工培训的展望
第八章 北京郊区农村干部与实用人才培训研究
一、农村干部培训研究
(一)北京郊区农村干部培训基本情况
(二)北京郊区农村干部培训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三)北京郊区农村干部培训工作发展趋势与管理创新
二、北京郊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研究
(一)北京郊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历程与现状
(二)北京郊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成效与存在问题
(三)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模式及效益评估
(四)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发展趋势与管理创新
第九章 北京郊区农民健康文明生活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老年教育研究
一、北京郊区农民健康文明生活教育
(一)健康文明生活及健康文明生活教育的内涵
(二)开展农民健康文明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三)农民健康文明生活教育的内容
(四)北京郊区农民健康文明生活教育存在的问题
(五)对北京郊区开展农民健康文明生活教育的对策建议和展望
二、北京郊区农村民主法制教育
(一)北京市民主法制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的内涵
(三)民主法制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四)民主法制教育在促进北京郊区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五)对北京郊区农村深入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三、北京郊区农村老年教育研究
(一)老龄化社会及老年教育概述
(二)开展农村老年教育的重要性
(三)北京郊区农村老年教育概况
(四)北京郊区农村老年教育的内容
(五)对北京郊区农村发展老年教育的对策建议和展望
第十章 北京郊区农村远程教育培训研究
一、现代远程教育在新型农民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符合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求
(二)现代农村远程教育是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三)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的需要
(四)现代远程教育较传统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北京郊区农村远程教育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北京郊区农村远程教育培训的现状
(二)北京郊区农村远程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解决农村远程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三、构建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培养新型农村人才
(一)构建农村人才远程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农村人才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想
四、开发学习资源——发展农村远程教育的关键
(一)开发利用学习资源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学习资源运用状况分析
(三)科学运用农村学习资源的若干建议
五、对北京郊区农村远程教育的展望
(一)党和政府出台的有关文件和规定将为北京郊区农村远程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
(二)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理念将深人人心
(三)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步伐加快,必将推动北京郊区农村远程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北京郊区农村远程教育将更具开放性、科学性、先进性
(五)农村远程教育模式是北京郊区农村成人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十一章 北京郊区农村成人教育的政府责任、管理体制、体系构成及运行机制研究
一、北京郊区农村成人教育的政府责任
(一)政府责任边界的概念
(二)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政府责任边界界定
(三)当前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政府责任
(四)北京郊区农村成人教育的政府行为
二、北京郊区农村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
(一)农村成人教育管理体制的内涵
(二)北京郊区农村成人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
(三)当前北京郊区农村成人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三、北京郊区农村成人教育体系的构成
(一)农村成人教育体系的内涵
(二)北京郊区农村成人教育体系的架构
(三)北京郊区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存在的现实问题
四、北京郊区农村成人教育运行机制
(一)成人教育运行机制的概念界定
(二)成人教育运行机制的一般内涵
(三)目前北京郊区农村成人教育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五、若干措施建议与展望
(一)措施与建议
(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