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研究》一书收录了汪庆正先生三十余年间写下的有关中国陶瓷史的文章共24篇,另附有较为丰富的插图。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从中国到海外,从史前陶器、印纹硬陶、原始瓷到成熟的瓷器和高度发展的紫砂器,从文献整理到实物资料比对,从原料和技术的考察到形制和纹饰的分析,本书皆有所涉及。其中多数文章是篇幅不长的专论,但也有像《元明清时期陶瓷》这样的可作为基本教材的全面综述。作者曾指出,在研究内容上要兼顾陶瓷美术、陶瓷工艺和陶瓷经济三方面,在研究材料上要兼顾文献、传世实物、考古资料,而陶瓷研究的方法不外文献整理、实物排比、科学测定、民俗调查和模拟试验五种。本书充分展现了一位陶瓷学界泰斗如何遵循这些原则进行研究,这是在知识和观点之外本书对于陶瓷史学者的重要意义。
前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先生是长于钱币、碑帖和陶瓷研究的著名文物学家,《中国陶瓷研究》一书汇集了他在陶瓷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从中国到海外,从史前陶器、印纹硬陶、原始瓷到成熟的瓷器和高度发展的紫砂器,从原料和技术的考察到形制和纹饰的分析,本书皆有所涉及。对中国陶瓷有兴趣的普通读者可通过本书了解中国陶瓷的概貌,专业学者则可感受一位陶瓷学界泰斗的治学之道,用作者的话来说,陶瓷研究的方法不外文献整理、实物排比、科学测定、民俗调查和模拟试验五种。此外,本书也体现了三十余年间作者研究视野的扩大,比如从过去的只关注本国,转向关注中国陶瓷的输出、在海外的收藏和出土情况以及与海外文化的相互影响,而这些直到今日仍是整个陶瓷学界的热点问题。
汪庆正(1931-2005),著名文物学家,精于陶瓷、钱币、碑帖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从事中国古代陶瓷、古代钱币、碑帖等文物的研究与鉴定工作,特别是对中国古代陶瓷史有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他指导下宋代汝窑窑址的发现,是中国陶瓷史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同时,由其撰写主编的一系列研究专著和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文博界产生重大影响。从1985年起担任上海博物馆副馆长,征集、抢救了无数文物珍宝。主持从海外购回《宋淳化阁帖》,使流失海外的“国宝级”文物回归祖国;首创上博古陶瓷陈列,分别揭示了中国古文明的两个源头,是考古界的一个突破。将毕生心血和精力奉献给了中国的文物与博物馆事业,是中国文博事业的一代大家。
“粉彩”即“洋彩”考
官、哥两窑若干问题的探索
中国陶瓷史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索
唐英和清雍正时期的制瓷成就
青花料考
元青花和明洪武瓷议
景德镇彩绘瓷器
汝窑析议
明景德镇洪武瓷述略
哥窑若干问题的讨论
记上海博物馆所藏带铭定瓷
汝官窑及其发现
上海博物馆藏宜兴陶器
雍正时期的仿官、哥、汝、钧窑瓷器
元明清时期陶瓷
宋官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唐越窑秘色釉和艾色釉
明末清初景德镇制瓷业的重大转折
陈鸣远紫砂技艺若干问题的探索
景德镇康熙瓷
老虎洞南宋修内司官窑遗址的重要发现及其相关诸问题
中国唐代陶瓷器对伊斯兰地区9-10世纪制陶业影响的若干问题
托普卡比所藏元青花瓷的比较研究
中国白瓷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