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碑刻就其书体而言,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佳作迭出。以书法价值论,秦汉时期的碑刻书体均为该时代的代表作,如《秦泰山刻石》《汉衡方碑》《汉张迁碑》等名碑,体现了书法演变的历史,有着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唐、宋的碑刻书法多而精,且多为名人手迹;明清碑刻、题诗、题记书体变化多端,犹如百花齐放。《岱庙碑刻研究》仅选取岱庙主要碑刻近50通,为读者提供第一手宝贵材料的同时,试图就碑刻的文物、书法及其历史文化价值做出阐述,希望《岱庙碑刻研究》能为读者了解泰山、游览岱庙、赏析碑刻提供有益的帮助。
引言
卓绝千载——名品名碑
秦泰山刻石
汉衡方碑
汉张迁碑
晋孙夫人碑
北魏羊祉夫妇墓志铭
唐双束碑
大唐齐州神宝寺之碣
宋种放《会真宫诗》题跋残碑
宋大观圣作之碑
元东平府路宣慰张公登泰山记碑
明五岳真形之图碑
明太极图碑
法古事礼——封号祭祀碑
宋青帝广生帝君之赞碑
大宋封祀坛颂碑
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
明洪武去东岳封号碑
明洪武祭祀碑
灵宇沧桑——创建重修碑
唐幽栖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大宋天贶殿碑
宋宣和重修泰岳庙记碑
大金重修东岳庙之碑
元创建藏峰寺记碑
清康熙重修岱庙记碑
清乾隆重修岱庙碑记碑
言志篇章——咏岱题名碑
明清文人题诗题名碑
清乾隆皇帝御制诗碑
方碑
史海钩沉——颂德记事碑
金谷山寺敕牒碑
大元太师泰安武穆王神道碑
清康熙泰安州提留香税疏碑
清康熙“禁止舍身”碑
清泰邑合山会姓氏组碑
清岱庙庙产碑
清光绪曹公渠碑与双龙池碑
附录:岱庙碑刻一览表
《岱庙碑刻研究》:
为墓主立碑颂德是东汉时期营丧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汉代崇儒重丧,主张“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尤重丧葬礼仪。宏大壮观的陵墓、丰厚的随葬物、奢丽的墓上建筑、隆重的各种葬仪,充分体现了人们在物质上对丧葬的重视。与此同时,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丧葬的精神意义日益凸现,在逝者墓前大树碑志,用文字表达对逝去生命的礼赞,颂扬亡者的德迹,抒发悼念之情,成为墓祀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水经注》中记录有汉碑100余座,《隶释》中收录汉碑115件。有明确纪年的东汉碑刻现有160余件,其中属桓帝年间刻制的59件,灵帝年间刻制的76件,占了绝大多数。立碑在当时成为一种时尚,《汉衡方碑》就是在这一时期刻立的。
由门生、故吏出资负责为亡者树碑立传,是东汉中后期墓葬习俗中特有的现象。据专家考证,现存世汉碑中三分之二是门生、故吏为其师长所立,《汉衡方碑》的刻立者就是衡方的门生朱登等。东汉时期,选官取士实行“察举制”,门生、故吏与恩师、故主具有一种“终身”的私属关系。对于门生、故吏来说,师尊、故主于已有教导之义、擢用之恩,况且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之间情同父子,故故主之丧,如丧考妣,勒碑颂德就成为门生的一种应尽的义务,即所谓“下有述上之功,臣有叙君之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