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多么好的一件事/新教育文库·领读者系列》:
阅读,请先给孩子们时间中学老师们对我说,中学生阅读特别是高中生的阅读,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没时间。学生每天被作业习题测试包围着,课外阅读自然被束之高阁。习题如水沟中的水草,只要下工夫去捞就能捞到一些,对成绩提高会更有指望。如果不是兴趣使然,如大海捞针般的课外阅读,助长成绩总觉得缥缈了些。阅读的功效,就是被这样计算着的。有位教师网友说得很直接:“学习都忙不过来,肯定没有时间阅读!”还有位网友也说:“每天晚自习上到十点,回寝室还得做两小时作业!几乎零点了才休息,哪里还有时间阅读!”而我在想,如果一个中学生书目出来了,有基础阅读,有推荐阅读,老师们愿意介绍给学生们吗?和我有过交流的一位高中语文老师则说:“学生渴望有质量的阅读,而这种阅读和成绩不冲突。”目前难的是高中老师如何先解放自己,然后才能谈解放学生。确实,关键看老师如何转变阅读的观点。而时间方面,目前情况下,我认为初一至初二上学期、高一至高二上学期是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的最佳时间。问题是在国家缺少阅读课设置的前提下,校长、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是否有空间引导阅读?郝晓东老师说:“我09年教高中时,每周拿出一节作为阅读课,也没有损失什么。”看来,呼吁学校每周设置一节阅读课是有必要的。唯一担心的是被故意上成语文课。所以,阅读指导的培训对老师也是需要的。然而,老师们显然还没有开始考虑阅读指导的事情,而是还在为缺乏阅读时间而焦虑。一位老师说:“这种情况就这么下去的话,我们孩子,他们以后的路会是怎样的呀?连一周上一次体育课都是一种奢望。”是的,让学生拿着文本去阅读则更是奢望,如果老师和家长再不重视,学生也不会愿意主动看的,声光电的诱惑愈来愈大。其实,教师的引导,就是想办法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能够一起去读,能主动去找书读。而在学校,老师们紧盯的就是不断地做习题,用题海战术和时间投入来解决这场分数的战争。因此,对于以前有些学校开展的课课清日日清之类的教学探索,现在看来也不无道理,至少能给孩子空出大量闲暇时间去自我支配。卢志文校长多年来也一直呼吁开展闲暇教育,最近甚至刚要完成闲暇教育的教材编写,真让人期待。我认为,闲暇教育的第一受教育对象是老师和家长,然后他们再去减压和引导孩子。然而,目前现状十分不乐观,孩子们没有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他们被教育的战车彻底绑架了。张建老师在微博上跟帖说,她儿子才上六年级,就已经深受其苦了。是的,应试指挥棒下无一幸免。给孩子建设个阅读的后花园,家长和老师还是可为的。至少,家长可以在自己家里给孩子营造一个精神休憩和滋养心灵的后花园。在我的微博后面,网友刘芳以母亲的身份说她的育儿经验:“不要过分依赖学校,我们的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文学素养也差异很大,从小学到初中一个老师一种态度让孩子常常一头雾水不知所以。为了在孩子面前替老师们树立威信,每每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所幸孩子抑或受益于大量的阅读有自己的见解,而我坚信‘博览群书’的意义。”事实上,很多对阅读有理解的家长,已经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始进行亲子阅读了,这是对学校的阅读充满不信任的结果。因此,在阅读问题上,不仅老师要考虑,对孩子成长最有责任感的家长的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在大城市很多家长关心孩子的阅读问题,有一些家长对阅读的理解非常专业,这也是近些年来众多阅读推广人合力的结果。对于阅读推广人来讲,呼吁阅读有时很无力,撼动实际情况需要寻找到普遍共识,才有希望解放孩子。另外,对于“课外阅读”的名词有老师提出异议:“老师和家长如果还把阅读称作读课外书,一个‘课外’,好像就无助于学习似的,不支持,不引导,学生离好书就远了。”确实如此,学校一直以来都将阅读排除到教育之外,认为阅读应该不是学校教育内容的范畴,因而阅读被边缘化了。“课外”一词不是规范用词,其实,语文的最大任务就是阅读。围绕分数,讲究效率,这使得学校、老师乃至家长,对凡与增长分数有关的都欢迎,而且是越速成越好,而对内容本身对人的精神成长是忽视的,而且很少考虑的。不要忘了,真正的教育其实是慢的艺术,而阅读也是这样。但不能否认,大量阅读对于成绩的助益是潜移默化且更具基础性的,它并不像上课记笔记,考试之后全忘记的东西。因此,在中小学,阅读,首先要创造条件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然后是提供给他们经过研究的最有价值和营造结构的书籍,然后是给他们以必要的阅读指导,如此而已。然而,现实往往并非如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