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百年:民国前传》以时间为线索,以一种历史地理的视角,描述了晚清特别是最后十年中国诸多人物、事件、思想对辛亥革命和民国到来的影响。涉及新军、维新、立宪派、租界、义和团、光复会、日俄战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近代报业等诸多内容,展示了历史的复杂、多样性。
《穿越百年:民国前传》通过名家与新锐的游记,配以大量新旧图片,穿梭于当下和往昔,用生动的方式钩沉、解读历史,并涉及众多城市和历史人物,使读者有很强的现场感与参与感。
留在地脚上的历史
张鸣
历史是人演出来的,一代又一代,你方唱罢我登场,更多的时候是唱对手戏,或打,或谈,或者一起喝酒吃饭,歌舞弹唱。但所有的戏码,都得在地上演,演好了,还是演砸了,都会留下痕迹。
中国人跟欧洲人不一样,在建筑上,善于玩土木,不善于玩石头,改朝换代,从项羽开始,又偏喜欢放火,所以一个个前朝的旧迹,剩下的不多,但是土地却有记忆,地层的差异,一个又一个的夯土敦,告诉后来的人们,这里经过了多少次的沧海桑田,多少次的王冠落地。只要脚踏上那片土地,土地就会告诉你点什么。
写历史,读历史,都可以走着写,走着读。考察一场战役,不亲临现场,看看山川地貌,河流走向,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辨东西。想知道皇帝是如何尊贵,怎么也得到故宫走一趟,立在丹墀之上,你才明白,大殿里龙椅坐上的那个人,无论是什么德行,在这样的建筑里,都透着威严,让人敬畏。
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应广东南方电视台的邀请,跟中山大学的一位历史学教授一起,走读了广州的革命遗迹。其实,当日的广州,早已不复存在,能走读的也就是寥寥无几的几座坟茔。但是,即使看看当年建造的墓碑,摸摸碑上的文字,还是能感触到几丝历史的厚重,有一种瞬间回到当日现场的感觉,用今天的时髦话说,叫做穿越。
穿越无非是种梦呓,无论科技如何发达,估计都造不出时光列车,把现在的人送到古代去。但现在的人写史读史,如果没有一点古人的现场感觉,多半做不好这事。
到了旅顺要塞,你才能感觉到当年日俄战争的残酷,同时才能体会出甲午战争中清军是多么的无能。同样一个要塞,俄军坚守了将近一年,而清军仅仅守了8天。到了刘公岛,你才能明白,当年北洋水师的避战策略,是多么的荒唐。刘公岛和对岸的威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乌龟壳似的堡垒,躲在里面,敌人的海军的确攻不进来,但是只消敌人绕道从后面攻下威海,这个乌龟壳就被人掀开了,躲在里面的北洋海军,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只剩下挨揍的份了。
看看北京的西什库教堂,你才能明白在义和团运动中,所谓义和团的勇敢是怎么回事了。这样一个不大的教堂,没有坚固的堡垒,里面仅40支洋枪就顶住了义和团几万人两个多月的围攻。如果义和团真的不怕死,挤也给它挤塌了。
我们的历史课,真应该开放,让老师领着学生,走出来讲,到历史发生过的现场去讲。这样的话,历史就活了。有的时候,看看展览,看看古人用过的东西,鉴赏一下古人留下的画像,看看古人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盔甲,对于体悟历史,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历史不仅需要学习知识,记住年代,更重要的是要有感觉。这种感觉,只能从古人的现场,包括古人留下的物件中去寻找。
因此,本书以地理为线索钩沉历史,不仅别开生面,也显得生动而耐读。
可惜的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在革命和建设中,对古人,或者说对自己的祖先过于不尊重了,革命大拆大砸,建设和开发还是大拆大砸,还有推土机和挖掘机的横扫。所谓封建主义的痕迹不值得保留,而近代修建的小洋楼,又是帝国主义的痕迹,更不该保留。这些年来,一边是拆掉平毁古人的痕迹,一边是大兴土木修建假古董,历史留在地脚上的遗迹,是越来越少了。假古董的出现,把土地原来的记忆也给毁了。有时候,前年去的时候,东西还在,今年再去,就已经人已非,物也不是了。即使建了假古董,建得跟真的似的,任凭你怎样发思古之幽情,也找不到感觉了。 大概,我们只能躲进文字里,用我们走读的文字,建一个小小的象牙塔,在里面祭奠我们的古人,我们的历史。
2012年4月7日星期六
于京北清林苑
上海,租界西风
五台的光荣与梦想
梁启超的茶坑村
小站春秋
《张南通》故里行
寻路东交民巷
西什库,热月围攻
浏阳,激进的小城
旅顺口的陷落
洋书店——延陵巷
1907,绍兴之夏
佟麟阁路上的赛跑
岳府街,被遗忘的光阴
从万木草堂到黄花岗
武昌,昔日风雷
长江路南京的背景
版权页:
插图:
上海,租界西风
薛理勇
吾国外力侵入,则上海当为政治上之国耻纪念地;物质进步,则上海又为学术上之文化发轫地。
——姚公鹤《上海闲话》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不久,英租界率先在上海建立(1845年),之后1848年和1849年美租界和法租界建立;1863年,英、美租界正式合并,就是后来所称的“公共租界”。
在上海英租界出现后的50多年间,各国先后在上海、天津、汉口、广州、厦门、九江、镇江等12个城市建立了30个租界,总面积不足40平方公里,而上海租界的面积就达到22平方公里。同样,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城市面积约为40余平方公里,其中租界面积占2/3强。上海租界之地位、势力、影响、作用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租界是独立于中国行政体系和法律制度之外的殖民地。但对于长期自我封闭的大清帝国而言,租界又如“违章”打开的门户和窗口,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通过洞开的门户、窗口进入租界,影响全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列强的入侵加速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死亡,提前和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路名背后
1845年初建的英租界相当于今天的延安东路至北京东路的外滩,面积830亩。1848年英租界第一次扩张成功,范围相当于沿今天的黄浦江西岸、苏州河南岸、西藏中路、延安东路一圈,面积2820亩。1848年建立的美租界位于苏州河北岸的虹口,无明确界址,只称“沿江三里之地”。1863年,英、美租界正式合并,后称Foreign Settlement或British and American Settlement,但人们仍习惯把原英租界叫做“英租界”,苏州河北岸的租界叫做“美租界”或“虹口美租界”。1899年英、美租界扩张,改称“公共租界”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总面积为33503亩,约合22.3平方公里。
英租界建立后即仿西方城市制度成立了“道路码头委员会” (Committee on Roads and Jetties),1854年遣散后重新组织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直译应为“上海市政委员会”。但是汉语中没有与municipal相对应的词,人们认为该机构负责租界的规划、建设,与清朝中央六部中的“工局”相似,于是叫做“工部局”,是租界最高的领导机构,相当于租界的“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