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21世纪印度洋的地缘态势与大国博弈
进入21世纪,印度洋地区因其储量和开采量居全球首位的油气资源、众多海运咽喉要道、丰富的人力资源、广阔的市场前景、松散的地区安全架构等地缘特征,成为大国关注的焦点。维护其主导下以安全、繁荣、价值观和地区秩序为核心的地区霸权,是美国印度洋地区战略的核心目标。作为全球霸主,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举措深刻影响其他各国相关战略的实施。基于这一背景,印度、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印度洋地区战略,以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而国际体系转型过程中大国实力的此消彼长与美国坚定的霸权追求这一矛盾,将使得各国在印度洋地区围绕地区安全架构设置、市场和资源分配等主题的战略博弈成为“新常态”。
郑迪,男,河南省固始县人。2016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获国际政治博士学位。2016年起在浙江警察学院国际学院(筹)涉外警务系工作,讲师。主要从事国际战略、印度洋地区安全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第一章印度洋地区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研究时间限定()
二、研究空间限定()
第二节权力政治视域下的国家海洋战略理论()
一、地缘政治学与海权()
二、战略与国家海洋战略理论()
三、战略博弈与博弈论()
第二章21世纪印度洋地区地缘属性与大国博弈概况()
第一节21世纪印度洋地区的地缘属性()
一、人口规模庞大,市场前景广阔()
二、石油和天然气等战略自然资源丰富()
三、地理位置重要,战略意义重大()
四、地区动荡加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
第二节诸大国在印度洋地区争霸的历史与现状()
一、近代历史上印度洋地区作为诸大国争霸的中心地位不断凸显()
二、 21世纪诸大国对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关切及其投入()
第三章21世纪大国的印度洋地区战略()
第一节21世纪美国的印度洋地区战略()
一、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国家利益分类及其在印度洋地区的诉求()
二、 21世纪美国的印度洋地区战略()
第二节21世纪东北亚国家的印度洋地区战略()
一、 21世纪印度洋地区对于东北亚的独特意义()
二、中国的和平主义战略()
第四章美国在观念层面对印度洋地区战略的维护()
第一节美国炮制“珍珠链”()
一、美国的“珍珠链”认知()
二、美国炮制“珍珠链”战略的收益评估()
第二节美国炮制“新殖民主义”()
一、美国的对非“新殖民主义”认知()
二、美国炮制对非“新殖民主义”战略的收益评估()
第三节中国的战略应对()
一、采取综合措施澄清“珍珠链”战略()
二、采取全方位合作化解对非“新殖民主义”()
第五章美国在实践层面对印度洋地区战略的维护()
第一节印度的印度洋地区战略()
一、印度主导印度洋地区的战略追求()
二、印度对印度洋地区的威胁认知及战略部署()
第二节印度在大国印度洋地区战略博弈中的制衡作用()
一、美印在印度洋地区的合作()
二、对美国“联印制华”战略的效用评估()
第三节中国的战略化解()
一、对战略化解条件的全面考量()
二、推动中印双边关系不断走向深入()
三、美国对其印度洋地区霸权维护的行为特征()
第六章国际体系转型与21世纪大国印度洋地区战略博弈趋势()
第一节国际体系转型与大国印度洋地区博弈的实质()
一、国际体系转型与美国的全球霸权追求()
二、大国实力差距缩小与美国对“中国威胁”的认知()
第二节大国印度洋地区博弈的趋势()
一、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与中美相互依存度高的事实()
二、美国在印度洋地区的优势地位难以撼动()
三、中美在印度洋地区面临的机遇要多于挑战()
绪论一、研究起点(一)研究背景中国的和平崛起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国际社会的一件大事。从国内层面来看,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硬实力”显著增强。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民经济连续保持30多年的高速增长,GDP总量从1978年的不足1500亿美元,迅速扩充到2014年的1035万亿美元;World Bank·Data·Economy&Growthhttp://dataworldbankorg/country/china2010年更是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有望在2020年冠居全球。伴随经济形势的欣欣向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军事实力突飞猛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文化建设蒸蒸日上,国家综合实力不断迈向新台阶。从国际层面来看,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成为国际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同整个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416万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目前,中国已同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并成为其中120多个的最大贸易伙伴。新华网:“中国2013年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4年3月1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3/01/c_119563138htm。随着对全球各项事务参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2008年之后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发达国家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中国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由于把改革开放作为长期基本国策,“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绝不会关上,开放水平只会越来越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年9月,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2011/Document/1000032/10 00032htm。因此,中国与国际体系的互动只会越来越频繁,同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只会越来越深入。可以说,中国的崛起不仅关乎华夏14亿同胞的福祉,也关乎亚洲乃至全球的前途,发展中的中国已和整个世界构成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21世纪,海洋因素已成为推动世界繁荣和稳定的压舱石。当前,全球近70%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线不足100英里(约合160千米)的沿海地区,大多数海上活动,如商业航运、捕鱼、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等,都发生在海岸线200英里(约合320千米)以内的地方。尤其是,全球贸易的90%都是经由海运完成,并且海上贸易总量在未来15年预期还要再翻一番。“A Cooperative Strategy for 21st Century Seapower”,the USNavy,Marine Corps and Coast Guard,March 13,2015,http://newsusniorg/2015/03/13/documentuscooperativestrategyfor-21stcenturyseapower-2015-revision这一现象在日益开放的中国体现得更为耀眼。海上运输显然已构成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并突出表现为往返于各大洋之间日益繁忙的商品、资本和劳务往来。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中国90%以上的对外贸易都需要经过海运完成。中国政府网:“目前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量的90%通过海上运输完成”,2013年11月8日,http://wwwgovcn/jrzg/2013-11/08/content_2524368htm。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由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近年来中国对全球范围内各种金属矿产和化石燃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014年,中国铁和铜两类矿石进口量分别攀升至9325亿吨、1181万吨,占据全球同类矿石贸易的半壁江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014年12月全国进口重点商品量值表(人民币值),2015年1月13日,http://www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0/tab49666/info6904 27htm。石油净进口量猛增至3205亿吨,天然气近600亿立方米,两者的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60%和30%。田春荣:“2014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状况分析”,载《国际石油经济》,2015年第3期,第57、66页。这些经济活动的开展,几乎全部依赖海洋交通运输业。与此同时,近10年,海洋经济产业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14年,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攀升至59万亿元,对全国GDP的贡献达到94%,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5》,海洋出版社,2015年版,第109页。未来几十年,这一比重还将进一步加大。显而易见,在新世纪海洋对中国的重要意义不断凸显。因此,无论是港口建设、船舶制造、远洋能力、航运安全等“基础规划”,还是海洋政策和海洋战略等“顶层设计”,都愈发受到重视。20世纪90年代,中国颁布《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初步提出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分别提出“实施海洋开发”新华网:“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2007年10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4htm。和“发展海洋产业”战略新华网:“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所作报告全文”,2002年11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11/17/content_632260htm。,进一步提升了海洋经济的作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相应做了具体的部署。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新华网:“十八大报告(全文)”,2012年11月19日,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从综合角度全面系统地规划了中国的海洋事业。这一系列举措表明,随着认知水平和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振兴海洋事业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相关的政策也日趋合理完善。印度洋作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桥梁,历来是世界各大国角逐权力的必争之地。广义上的印度洋地区西起非洲好望角,途经阿拉伯半岛、伊朗高原和南亚次大陆,向东延伸至印度尼西亚;东西横跨100多个经度,南北纵深80多个维度,沿岸国家50余个,分布人口20多亿。自然资源丰富、战略位置突出、国家人口众多、文化背景复杂、市场前景广阔,是21世纪印度洋地区的显著特征。中国同该地区国家的交流古已有之,千百年来形成的丝路文化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已同波斯等国建立了陆上商业联系;在明朝,因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交往达到顶峰。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以及中国的闭关政策,相互往来近乎停滞。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持续瓦解,大批民族国家纷纷取得独立,这一联系逐渐恢复。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同印度洋地区的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了广泛合作,结下深厚友谊。进入21世纪,印度洋地区对中国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经济层面,该地区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来源地和贸易目的地;在打击恐怖主义、反海盗、应对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相互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积极倡议和宏大构想,给古老丝路注入新的活力。“一带一路”连同中巴经济走廊、孟中缅印经济走廊等外交新举措,预示着中国海洋战略重心开始从“亚太优先”转向“两洋兼顾”;也预示着在实践层面,中国对印度洋地区的各种投入将会显著增加,同沿岸国家关系也会进一步深化。然而,1648年以来的世界史就是一部欧美竞相争夺霸权的战争史。其逻辑是:“在不同的年代,强国崛起并塑造全球体系的规则和制度。它们寻求运用其权力优势来改变国际环境,以使国际环境符合它们的利益。”[美]约翰·伊肯伯里著,赵明昊译:《自由主义利维坦:美利坚世界秩序的起源、危机和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1页。这种经典权力政治观深刻影响甚至塑造了近代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全球战略。其作为传统海洋强国,二战之后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最大海上强权,海军基地遍布全球。笃信“权力界定利益”,力量所及即是利益所在,因而美国的利益也遍布全球。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更加助长了其攫取、并竭力维护全球霸权的野心。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言:“至今,或不久的将来,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都无法挑战美国的军事……美国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地位和霸权主义,助长了其自以为是的嚣张气焰。”[美]亨利·基辛格著,胡利平等译:《美国的全球战略》,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172页。前国务卿希拉里更坦言:美国推进各项政策的目的在于,“让自己处于最有利地位,以保持领导作用,保障利益,以及推进价值观”。Hillary Clinton,“Americas Pacific Century”,Foreign Policy,November 2011在印度洋地区,美国有着广泛的利益存在,包括保障能源安全、控制战略要地、维持贸易往来、保证航行自由等等;实践层面,20世纪60年代起即构筑了以迭戈加西亚海军基地为核心,辐射整个印度洋地区的绝对优势海空军力量。Andrew SErickson,Walter CLadwig III,Justin DMikolay,“Diego Garcia and the United States’Emerging Indian Ocean Strategy”,Asian Security,Vol6,No3,2010,pp214-237可以说,维持对该地区的长期控制权,是战后至今美国印度洋地区战略的主要目标。从居于东亚一隅的地区力量迅速崛起为全球性大国,近30年中国因国家实力增长所带来的这种国际地位的剧变,客观上对美国掌控下的全球霸权体系构成了冲击,自然受到美国高层的密切关注。通观近年来美国政界和军方的各种公开文件,无不对中国综合实力的迅速提升表现出深切忧虑。甚者,随着中国的身影越来越多穿梭于全球各个大洋,美国还伙同其盟友炮制出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针对印度洋地区,就提出了所谓的对印“珍珠链”战略和对非“新殖民主义”论。试图通过夸大中国军事实力、歪曲中国战略意图、渲染中国军事“威胁”,以丑化中国形象、挑起印度等相关国家敌意,进而巩固美国在该地区存在的合法性基础,维系其印度洋霸主地位。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在印度洋及其周边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美两国在这一地区的各种博弈将成为新常态。(二)研究意义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一系列重大、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体系和秩序加速调整。最为明显的,是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迅速崛起,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实力相对下降,进而引发国际体系权力格局复杂而深刻的变动。由此带来的,是面向多极化时代诸大国国家战略的阶段性调整。待机而动、相机而行、争取在新的国际格局中获取优势地位,是当前各国制定和实施国家对外战略的核心目标。而“观察当今世界必须十分重视地区因素”,“各大国正在积极调整自己的地区战略,地区战略博弈将成为未来大国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王存刚:“地区战略博弈:未来大国关系的重要内容”,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11日,第B03版。进入21世纪,随着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相对有利的条件,世界各大国在这一地区持续增加各种资源投入。本书选择就中美等大国印度洋地区战略博弈进行研究,无论是对中国的外交实践,还是对相关的理论研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第一,实践层面。一方面,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印度洋地区事务当中,在建设“和谐海洋”“和谐周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理念的指引下,中国正在积极规划和大胆践行自己的印度洋地区战略。本研究有助于在战略层面深化决策者对印度洋地区状况的认识,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印度洋地区战略。另一方面,无论中美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博弈如何进行,其本质还要归结到中美两国关系的性质上来。美国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打算如何处理未来中美关系,是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尽管目前两国存在着较高的经济依存度,中国政府近年又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政策主张,但美国始终未能在战略层面同中方建立互信,也始终未放弃“接触加遏制”的战略图谋。当前国内学界普遍认为,美国对华战略的本质还是企图遏制中国的崛起。相关的文献有:王帆:“不对称相互依存与合作型施压——美国对华战略的策略调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2期;王帆:“美国对华战略底线与中美冲突的限度”,载《外交评论》,2011年第6期;樊吉社:“美国对华战略的漂流:适应抑或防范?”,载《外交评论》,2013年第1期;王辉:“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战略回应”,载《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7期。有鉴于此,本书的研究有助于在战略层面加深两国之间的了解,有助于消弭分歧、促进合作,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增砖添瓦。第二,理论层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诸大国在印度洋地区战略博弈的不断升温,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地区的研究兴趣日趋浓厚。目前,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主要体现在:近年来涌现了一批专业的国际问题专家,也出版了一系列的最新研究成果。国内学术生态的这些新变化,开阔了我国国际关系学界的研究视野,也丰富了我国国际关系学科的研究内容。但总体而言,相关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无论是研究视角,还是研究方法,乃至于研究平台,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和不足。正如国际关系学者王辑思2014年所指出的:“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学术界对西南边境外各国和整个‘印太’地区的基础研究还较为薄弱,学术资源投入不够,实地考察亟需充实,相关政策研究和战略谋划因此而受到较大制约。”王辑思:“大力推动对印度洋地区的战略研究”,载《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4年第1期,第5页。本书尝试对中美各自的印度洋地区战略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学界进一步了解中美在该地区战略的演进状况。在方法上,本书将有意识地使用实证的方法,注重统计分析等科学方法的运用,同时尝试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案例研究,这些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国际关系学科的研究手段。二、国内外研究状况(一)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涉及南亚及印度洋地区研究的机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校的研究所。它们集中分布在四川、云南、上海和北京等地,知名学者主要有马加力、张文木、宋德星、孙士海、赵干成、赵伯乐、朱翠萍等人,学术阵地主要是国际政治类各大重要期刊和报纸。这方面更为具体的资料可参阅:杨焰娟、赵伯乐:“中国学者对南亚地缘政治的研究”,载《南亚研究》,2012年第1期;胡娟:“印度洋研究:议题与问题——基于对国内外印度洋研究文献的评介与思考”,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刘鹏:“印度洋地区研究的文献综述”,载《南亚研究》,2015年第2期。总体而言,研究队伍规模较小,相关的学术成果不多,政策和学术影响力相对有限。另一类是中央行政机关和军方下辖的智囊。这类机构多由国内顶尖的专家组成,接受中央政府部门直接领导,影响甚至直接参与国家各项对外政策的制定。王存刚:“当今中国的外交政策:谁在制定?谁在影响?”,载《外交评论》,2012年第2期。相关的研究文献由于保密性质,多数不对外公开,但其观点和主张反映在政府发布的政策文件当中。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笔者一方面关注国内学界最新研究资料,主要是近年来重要学者在重要出版社出版的较有影响力的专著、在重要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另一方面也注意搜集各类公开发布的官方文献,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公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国家领导人讲话、涉外部门各类声明和白皮书、军方研究报告等。除此之外,国内一些重要报纸、杂志上的文章也有所涉猎。围绕“中国印度洋战略”“美国印度洋战略”“中美海洋战略博弈”等主题,笔者进行了广泛而有针对性的文献搜集和整理。截至2015年底,共获取近五年各类专著近10本,学术论文、报刊杂志文章200多篇,官方文献100余份。当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文献中,涉及中、美、印三边关系的相对较多,近年来的学术论文有30余篇。这些文章主要关注中、美、印在各个层面的战略互动,核心的观点是美印都将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存在视作威胁,进而考虑两国联手的可能性,以及如何联手遏制中国。这方面比较有影响力的文献有:万雪芬:“冷战后中美印三边互动关系及其特点”,载《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第3期;张贵洪:“美印战略伙伴关系与中国:影响和对策”,载《当代亚太》,2005年第5期;慕永鹏:“中美印三边关系——形成中的动态平衡体系”,载《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第5期;夏立平:“论21世纪中美印三边关系”,载《当代亚太》,2006年第12期;时殷弘、宋德星:“印度和平崛起问题及中美印三角关系”,载《国际展望》,2009年第3期;黄栋:“认知结构平衡理论视角下的三边关系研究”,载《太平洋学报》,2012年第2期。有关中美、中印、美印双边战略关系的更是不可胜数,主要思路也是美印如何看待和应对中国的崛起……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