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照软件开发的设计思想,介绍了虚拟仪器的基本概念和LabVIEW2015应用软件开发的基础知识,主要讲解了LabVIEW2015的安装和编程环境、数据类型与基本操作、程序编辑与调试、程序结构设计、图形显示、子VI与属性节点、人机界面设计、文件操作、面向对象编程、数据库操作、网络通信与编程等内容,并给出了综合项目实例。书中结合大量经典案例,将知识点融入案例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LabVIEW2015程序设计思想的重点和难点,使初学者能快速具备使用LabVIEW集成开发环境设计测量系统的能力。本书内容翔实,结构合理,语言浅显,实用性较强。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物联网工程、电子技术、自动化工程、电气通信、测量控制等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资料,也可供LabVIEW入门级读者以及从事相关专业的工程项目开发人员参考。
LabVIEW是一种业界领先的工业标准图形化编程工具,主要用于开发测试、测量与控制系统。它是专门为工程师和科学家而设计的直观图形化编程语言,可将软件和各种不同的测量仪器硬件以及计算机集成在一起,建立虚拟仪器系统,以形成用户自定义的解决方案。LabVIEW大大缩小了软件易用性和强大功能之间的距离,为工程师提供了具有极佳效能的真正出色的开发环境。
LabVIEW软件不但适用于各种测量和自动化领域,而且无论工程师是否有丰富的开发经验,都能顺利应用,因此,目前LabVIEW已经成为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实验课程。本书以LabVIEW2015为对象,通过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编者多年的实践开发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该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目的在于让读者能快速掌握这门功能强大的图形化编程语言。
本书以软件开发设计思想为主线,本着由易到难、深入浅出的原则,按照条理清晰、内容全面、实例经典、实用性强的要求,对LabVIEW2015编程环境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尤其对LabVIEW编程人员经常讨论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重点介绍。此外,本书所有的知识点都配合了恰当的实例,读者可以快速掌握很多非常实用的编程技巧,例如图表自动图例、多面板程序设计、人机界面设计等。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参考了LabVIEW帮助文档几乎所有的内容以及大部分现有的LabVIEW书籍,搜索了NI网站中的大量网络资源,并且总结了编者多年的LabVIEW编程知识和编程技巧。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从入门开始,逐步深入地学习LabVIEW,直到成为真正精通LabVIEW的编程高手。本书也可作为LabVIEW编程知识的必备参考书籍。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知识讲解扎实。本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LabVIEW的基本概念以及程序开发的基础知识,内容讲解翔实,实例贴切,特别适合于从事LabVIEW软件设计的初学者。
(2)知识实用性强。本书中的全部实例均利用实验室内的环境进行设计与开发,且程序全部经过调试与验证。
(3)知识覆盖面广。本书精选了若干个典型实例,内容新颖,反映了当前虚拟仪器的发展及时代的需求。
为了使初学者快速地具备使用LabVIEW设计测量系统的能力,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将内容分为12章。
第1章LabVIEW概述:重点介绍虚拟仪器的概念和LabVIEW2015集成开发环境的安装和配置。
第2章数据类型与基本操作: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LabVIEW2015的数据类型和数据运算。
第3章程序编辑与调试:详细介绍了LabVIEW2015VI的创建、编辑、运行、调试和错误处理。
第4章程序结构设计:重点介绍了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公式节点、事件结构、使能结构、变量和定时结构等基本知识。
第5章图形显示:重点介绍了波形显示、XY图与ExpressXY图、强度图形、数字波形图、三维图形和图形控件。
第6章子VI与属性节点:重点介绍了子VI的创建和属性节点的应用。
第7章人机界面设计:重点介绍了下拉列表、枚举、列表框、表格与树形、对话框、菜单、选项卡、多面板、光标等高级控件的应用和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技巧。
第8章文件操作:重点介绍了文本文件、电子表格文件、二进制文件、波形文件、数据记录文件、测量文件、配置文件、XML文件和TDMS文件等基本文件的读/写操作
技巧。
第9章面向对象编程:重点介绍了对象的创建以及面向对象的继承、多态等特点的
应用。
第10章数据库操作:以ATM自动存取款机系统为例,通过LabVIEW2015操作MySQL数据库,实现数据库的增、删、改、查等基本操作。
第11章网络通信与编程:重点介绍了网络协议通信、DataSocket技术通信和远程访问技术。
第12章综合项目实例:以双通道频谱滤波器设计为例,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对从项目设计、开发到发布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讲解。
本书在内容安排上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力求重点突出、面向实际应用,提高读者的编程能力,并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本书由向守超(重庆工程学院)、侯从喜(四川省万源市罗文中心校)担任主编,张国军(重庆工程学院)、谢钱涛(重庆工程学院)担任副主编。其中,侯从喜负责第1章、第2章和第3章的编写,张国军负责第4章、第7章的编写,谢钱涛负责第5章、第6章的编写,向守超负责第8章至第12章的编写。本书的编写得到了重庆工程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学院全体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