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与中国》(新版插图增订本):大文豪歌德,大凡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然而很多人不清楚歌德与中国的渊源,不知道中国文化对歌德的影响,更不明白把歌德引介给国人的过程及其意义。本书分为歌德与中国和歌德在中国上下两篇,详细介绍了中国文化对歌德的影响以及歌德对近100年来现当代中国留下的烙印
作者杨武能先生研究歌德、译介歌德成就显赫,获得国际歌德学会颁发的金质奖章,成为荣膺这一世界歌德学研究*奖的*个中国人。学界泰斗季羡林专门为本书作序,对本书做了高度评价。本书在1991年*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的篇幅,添加了不少珍贵插图,是新版插图本。
杨武能,知名教授,以译介歌德著作享誉海内外。2013年,获得了国际歌德学会颁发的歌德金质奖章,成为了荣膺这一世界歌德学研究最高奖的第一个中国人。歌德及其作品汉译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计划重大资助项目,杨武能为带头人。
莫光华,西南交大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季羡林先生序 / 001
自序 / 005
上编 歌德与中国
第一章 德国和欧洲启蒙运动前后的中国热
歌德认识中国并受其影响的历史文化背景 / 003
第一节 中国热的表现 / 005
一、兴起追求中国时髦的Chinoiserie / 005
二、热衷于翻译出版关于中国的著述和中国经籍 / 008
三、积极研究中国的思想精神、文化学术和社会现实 / 013
四、假中国人之名杜撰讽喻现实的中国文学 / 018
第二节 产生中国热的原因 / 026
一、历史、政治和社会原因 / 027
二、哲学、精神和思想原因 / 028
三、物质层面的原因 / 028
第二章 歌德
魏玛的孔夫子 / 036
第一节 中国热影响下的魏玛 / 036
第二节 歌德与魏玛 / 048
一、歌德对中国文化的接触和了解 / 050
二、歌德心目中的中国形象 / 060
三、中国文化对歌德的影响 / 073
第三章 歌德和他的著名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 / 083
一、《中德四季晨昏杂咏》诞生始末 / 084
二、《中德四季晨昏杂咏》的思想情感内涵 / 086
三、《中德四季晨昏杂咏》的中国因素 / 096
第四章 歌德论世界文学 / 099
一、歌德不同时期有关世界文学的论述 / 100
二、歌德何以能第一个提出世界文学的伟大构想 / 102
三、歌德世界文学构想的丰富内涵 / 108
下编 歌德在中国
第五章 百年回眸:歌德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和接受 / 115
一、洋务运动和中国人对歌德的最初了解 / 117
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歌德作品的早期中译 / 131
三、五四运动和我国介绍与研究歌德的第一次高潮 / 144
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歌德热的余波 / 188
五、新中国成立后歌德地位和影响的升降沉浮、大落大起 / 198
六、1999年歌德诞辰二百五十周年在中国 / 224
第六章 歌德与中国现代文学 / 228
一、《维特》与中国书信体小说 / 228
二、《子夜》妙用《维特》 / 235
三、中国话剧舞台上的歌德 / 242
第七章 郭沫若与歌德 / 257
一、歌德翻译家郭沫若 / 257
二、郭沫若所认识的歌德 / 267
三、歌德对郭沫若的影响 / 273
四、郭沫若中国的歌德? / 281
第八章 为大师造像中国诗人笔下的歌德 / 298
第九章 歌德与我们 / 320
一、今日中国:歌德已经死了?
歌德与当代中国青年 / 320
二、去受苦,去哭泣,去享受,去欢乐!
记当代中国的歌德译介者 / 336
第十章 歌德在中国接受的新纪元 / 351
重订感言:道路寂寞、漫长而无止境 / 363
不能不做的补记 / 366
附录1 四川与歌德 歌德与四川杨武能 / 373
附录2 汉学家克拉普洛特及其他
答先生 / 396
附录3 歌德生平和创作年表 / 408
参考书目 /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