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青春力量
2013年5月4日上午,在全国广大青年欢度五四青年节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参加共青团中央主办、教育部协办的“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一起参观航天科技成果展,并同大家进行座谈,发表了一篇极为重要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五四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寄托着党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体现着党对共青团事业的高度重视。这篇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密切联系,深刻指明了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建功成才的努力方向。这篇重要讲话,是当代青年健康成长的行动指南,是推动新时期共青团事业新发展的纲领性文献。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讲话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把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青年工作之中,努力通过我们的工作,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成为广大青年的自觉行动。
第一,深刻理解当代青年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的历史使命。总书记在讲话中,站在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当代青年与中国梦之间的重要关系。我们要充分认识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的光荣职责,不断增强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责任感、使命感。
深刻理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梦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这是大势所趋,是时代的主题,也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当代青年必须勇敢地接过前人的接力棒,切实肩负起属于当代青年的光荣使命,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为实现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只有这样,当代中国青年运动才能在时代进步中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深刻理解实现中国梦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最好舞台。总书记在讲话中进一步阐明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强调中国梦既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进程,将贯穿当代青年成长发展的全过程,这为当代青年实现价值、有所作为提供了乘势而上的难得机遇。广大青年只要自觉地把个人的追求和奋斗融入到这一进程之中,就一定能够共同支撑、共同见证、共同享有伟大的中国梦。
深刻理解当代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一支强大的有生力量。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青年一代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对广大青年是极大的鼓舞。青年最有朝气、最富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青年树立共同理想,中国梦的实现就会拥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青年坚持共同奋斗,中国梦的实现就会获得更加广泛和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二,深刻认识当代青年成长发展、建功立业的正确道路。总书记在讲话中,深情勉励当代青年要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并提出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五个方面的殷切期望,既体现了党对青年一代的一贯要求,又富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深刻揭示了青年一代成长发展的必然规律。广大青年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作为人生的座右铭,认真领会、认真实践。
深刻认识坚定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核心灵魂。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最根本的就是必须牢固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生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
第一篇 探索未来中国改革之路
第一章 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考/陈雨露
第二章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胡钰
第三章 深化农村制度改革 “三农”助力实现中国梦/魏琦姜雷
第四章 关于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若干现实问题的思考/周道许
第五章 发展大文化,铸就中国梦/薛松岩
第六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杨雪冬
第七章 结构转型:走向“中国梦”/许高峰薛白
第八章 成就梦想,教育为本/赵保国
第九章 医疗改革的中国道路与中国梦想/陈航
第十章 从环境保护到生态文明建设/王彤宙
第二篇 我心中的中国梦——青联委员感言集锦
后记
三、农村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必须深刻认识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农村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新形势下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对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从改革的进程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必须深化改革。农村改革在推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对农村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过去的改革是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进行的,通过破除旧体制束缚和引入市场机制,初步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机制;现在的改革是在我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的情况下进行的,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和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得到加快构建和完善。过去的改革是在物质短缺情况下进行的大家都受益的增量改革,相关主体的利益冲突不大,比较容易形成改革共识,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小;现在的改革是在物质相对丰裕条件下对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相关主体的利益取向不同,推进改革的难度加大。过去的改革是在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相对封闭状态下进行的,以农业农村内部的单项改革为主,改革容易推进、容易成功;现在的改革是在大开放背景下进行的,农业与国民经济和全球农业的联系非常紧密,改革内容更多,涉及范围更广,利益关系更为复杂,需要整体考虑、统筹推进。过去的改革多是依靠基层和群众的探索,在取得成熟经验后逐步推广,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推进方式,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的改革是在鼓励基层和群众探索的同时,主动开展试验示范,加强改革的统筹规划和理论指导,需要采取上下结合的综合方式推进。与过去的改革相比,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呈现出更为明显的阶段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特征。只有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才能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前进。
(2)从发展的任务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当前的一项首要任务。长期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压力更大、任务更艰巨。一是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的趋势难以逆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农业生产经营仍然粗放,加上近几年极端气候影响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农业总体上还处在靠天吃饭的状态,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国家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二是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三是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进口冲击加剧,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调控国内余缺的难度加大,农业国际竞争力面临严峻挑战,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宏观调控,加快健全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