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演进与绩效研究(1842-2012)
定 价:66 元
- 作者:方书生著
- 出版时间:2016/10/1
- ISBN:9787552015713
- 出 版 社:上海社会科学学院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127.5
- 页码:285
- 纸张:胶纸版
- 版次:1
- 开本:16K
主要是在实证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演化的基础上,从发展地理学的视角,度量区域经济成长的绩效。主要内容可以解析为两个方面:第一,1842-2012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演变。第二,长三角经济区的运行绩效。
方书生,1980年生,安徽枞阳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经济史、经济地理,承担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撰有博士学位论文《近代经济区的形成与运作: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口岸与腹地(1842-1937)》、博士后报告《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空间的演化与机制(1840—2008)》,参与撰*《中国百年经济拼图:港口城市及其腹地与中国现代化》。
绪论 空间演化及度量的理论与实证
第一节 长时段经济史的新视角:空间的力量
一、第三只“眼睛”的出现
二、空间与经济的合流:历程与观点
三、将空间经济分析置于发展地理学的视野之中
第二节 选题的缘起、意义、方法
一、缘起与价值:长时段空间研究的缺失
二、为何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相关研究起点概述
一、文献与近代长三角地区经济地理研究
二、空间视角下的现代长三角地区经济空间研究
三、长三角空间经济的演化与绩效
四、基本内容、主旨、框架
第一章 晚清时期经济空间的重构与绩效(1842-1914)
第一节 经济空间变革的背景
一、口岸开放与经济变革
二、交通运输改进
三、商业、手工业与近代工业
第二节 近代早期空间演化的逻辑
一、区位与循环因素
二、要素流动与路径
三、从贸易到地方性生产
四、简评:近代早期空间经济的演化
第三节 经济地理的重塑与绩效
一、区域经济的联系与分割
二、经济密度的空间变化
三、经济距离的空间演变
四、简评:空间演变与经济发展
第二章 民国时期经济空间重构与绩效(1915-1949)
第一节 经济空间变革的背景
一、交通运输的发展
二、近代工业的发展
第二节 近代晚期空问演化的逻辑
一、区位选择与循环因果
二、交通运输与要素流动
三、经济聚集与扩散
四、政策与市场的互动
五、简评:近代空间经济的演化
第三节 经济地理的变迁与绩效
一、区域经济的联系与分割
二、经济密度的空间变化
三、经济距离的空间演变
四、简评: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经济空间的重构与绩效(1953-1978)
第一节 经济空间演变的背景
一、整体向上的经济调整
二、计划下的产业经济
三、基础交通的发展
第二节 空间演化的方式
一、区位消逝与计划形成
二、计划下的城市与乡村
三、城乡分割下的经济效率
四、空间分散与聚集
五、简评:改革前的空间演化
第三节 经济地理的重塑与度量
一、区域经济的联系与分割
二、经济密度的空间变化
三、经济距离的空间演变
四、简评:空间结构的演变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经济空间的重构与绩效(1979-2012)
第一节 经济空间变革的背景
一、发展战略的改变
二、交通状况的变化
三、外资的引进
四、经济一体化趋向
第二节 空间演化的过程与机制
一、开放与基础建设
二、要素流动与集散
三、政策因素
四、简评:改革开放以来的演化机制
第三节 经济空间效应及其度量
一、区域经济的联系与分割
二、经济密度的空间变化
三、经济距离的空间演变
四、简评:空间经济的演变
第五章 区域经济活力的源泉:开放与创新(1842-2012)
第一节 经济增长活力之源:理论基础
第二节 近代被动开放下的市场化创新
一、被动开放下的市场化
二、以企业及企业家为主体的制度创新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增长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度约束下的创新
一、老工业基地的形成
二、计划经济下的开放
三、计划经济下的创新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开放与创新
一、新格局下的主动开放
二、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
三、开放与创新的联动
第五节 简评:区域经济活力的源泉
第六章 重构与绩效: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演进(1842-2012)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演进
一、密度、距离、联系(分割)
二、空间演进的路径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演进的启示
一、空间演进的经验与逻辑
二、基于发展地理学的观察
第三节 简评:长三角经济区演进与绩效
参考文献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