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心理健康丛书”是毕淑敏的心理纪实作品集,共三册,分别是《星期五的心理咨询室》《和你一起幸福》和《心灵七游戏》。毕淑敏以医生、心理师和作家的三重身份,为读者破解生命中的疑惑、心理上的困扰,解读幸福的实质。《毕淑敏心理健康丛书 和你一起幸福》是以毕淑敏在CCTV-10《百家讲坛》栏目所作的关于幸福的讲座为基础,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润色而成。
在《毕淑敏:和你一起幸福》中,毕淑敏从心理学、医学、人文科学的角度,通过案例为我们详细解答如何破解心灵锁链——自卑、抑郁、焦虑、悲伤、焦虑等这些潜藏在意识深层的创伤,如何客观理性地梳理自我的情绪,思考与探索和谐平衡的心灵艺术。
她教给我们爱,同时教给我们理性。面对美丽的大千世界,毕淑敏建议我们怎样调整自我的心理,怎样在繁杂纷纭的人世间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国古老的《诗经》中这样说。理解上,有人以为是颂赞,有人感觉是爱情。总之都判断为美好的分享。见过有人把幸福也比拟为“木桃”和“琼瑶”,因为同样香喷喷而且珍贵。我却总疑心这结论是拔高和一厢情愿。投桃报李,不像是无私的分享,不过是凡夫俗子之间的交换法则。你想啊,换来换去的结果就是——第一个人少了木桃(前提是他有一个以上的木桃),而第二个人则失去了琼瑶。(假设他只有一个琼瑶)。幸福的分享,遵循的应该是另外的定律。幸福的人,只希望在自己周围也看到幸福的人。这是德国的大哲学家费尔巴哈说的。
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幸福。这是英国的大哲学家休谟说的。
这样看来,普天下不论性别、年龄、民族、国别……的人们殊途同归,挤到同一条道路上,大家成了同道中人。
这个道,就是寻找幸福。
有这样一首诗:“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岛屿能孑然独立每个人都是一个碎片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不要问丧钟为谁鸣丧钟为你而鸣”这是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邓恩诗作“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岛屿”的节选。海明威对此诗情有独钟,尤其喜爱诗文的最后一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不但把它选做自己长篇小说的题目,还把诗文抄录在该小说的扉页上。
这首诗悲怆的。不过,在通往幸福的航路上,每个人并不是不幸而孤独的岛屿。人们借波涛起伏的海水为蓝色纽带,在坚实海底连成一体,结成稳定的大陆。
一切深渊一切掩埋一切海啸与一切崩塌,皆因这种人与人的连接断裂而成。于是便有了猜忌、阴谋、厮杀与战争,有了一切残忍的凶险与罪恶。
幸福是如同火焰一样的东西。它燃烧着,照耀着,温暖着,播散着。人们被和煦与光明所吸引,不约而同地聚拢过来,用自己手中的木材、布帛、纸张……一切找得到的可以燃烧的东西,从火种那里获取能量,看光明一寸寸扩大,然后心满意足地带着自己的火苗离开。从此,在如墨的夜晚中,便有了星星点点的光芒,指示我们安全的方向。
我们不知道何时生离何时死别,这是人生的谜语。与其无望地猜测它,被它愚弄,不如坚定地掌握当下的时间。命运就是绣女手中有边际的框架,你没法子不接受它的限制。你能做的就是在框架中,按照自己的爱好挑选丝线,把蓝图绣出缤纷色彩。一针一线地一层一层叠加自己的幸福画卷。幸福会在与人分享的过程中,发扬光大遍地开花。
幸福这种不同凡响令人赞叹的品格,人们可要充分加以采用哦!它不会因为你分给了别人,而自身衰灭。你和别人共享的越多,它就越沉浸其中,份量倍增。所以,让你我一道幸福吧!分享幸福的时间,流传幸福的故事,手挽手,直到幸福与天地融为一体。
……2013年7月7日
毕淑敏,出生在新疆伊宁,16岁参军到西藏阿里,在那里度过了12年,后来回到北京,当过内科医生,开过心理诊所。
著有《拯救乳房》《红处方》《血玲珑》《女心理师》《和你一起幸福》《心灵七游戏》《星期五的心理咨询室》等畅销书。
她带着一颗宽厚、悲悯的心关注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带着一颗诚恳、谨慎和敬畏的心开始写作,把她的人生经验、感悟以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期待着在某一方面、某一时刻,触动某位读者,带给他(她)一点点正面的能量,被誉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幸福不是奢侈品……」
学会用荷尔蒙去寻找幸福
没有内啡肽的激发,幸福不过是跛子
给快乐赋予意义,如同让手指穿过婚戒
「从自卑走向幸福 ……」
自卑情结是幸福的最大敌人
我们的生命,不因别人的喜欢而存在
承认自卑,是迈开改变它的第一步
自我排查,找到自卑的根源
接纳自卑,它会以意料不到的方式来帮助你
写下自己的优点,学会自我鼓励
「封印悲伤,再建自我……」
悲伤是“丧失”后不可避免的生命体验
我们正在经历哪一种悲伤
接受丧失的现实,开始建立新的生活秩序
接纳不可逆转的改变,从生活中寻找新力量
时间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要有意识地缝合受伤的心
悲伤不必强求消失,让其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适当应激,缓解焦虑……」
利用“应激”机制化解焦虑
A型性格的人是紧张焦虑的高发分子
B、D型性格的心理特征与自我调节
给A型开方:放慢生活节奏,学会等待
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能有效抗击焦虑和危机
C型性格的人是癌症的高发分子
「放下包袱,持花而行……」
给健康打分,评价个体的状态
改变自己所能改变的事物,接受自己所不能改变的事物
自我肯定,获得恰到好处的安全感
天下没有绝对的好事或坏事,就看你如何面对
珍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随时相信“我能”
控制情绪,不用“完美”苛求自己
拓宽心理容量,将别人的处境纳入思考范畴
勇于表达自己,战胜自我恐惧
增强心理弹性指数,让压力落荒而逃
启动适度的自我防卫机制,跨越心理危机
恰切评估,对自己有正确的期望
适应改变,将幸福砝码握在自己手上
所有抑郁症的产生,都是人际关系出了问题
不要活在过往,生活从现在开始
附录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
后记 了解幸福的真相,构建自己的幸福体系
继续谈论幸福,因为它是如此重要和容易被误解。
首先,咱们来统一幸福的定义。关于幸福到底是什么,有无数种说法。有人说,幸福是一种主观判定。有人说,幸福是纯粹的个人感觉。有人说,幸福就是物质的满足。有人说,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我认为:幸福并不是单纯的生理反应,而是一种快乐和意义的结合体。
真正幸福的人,不仅仅指的是他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快乐的,而是指他的生命整个状态,即使有经历痛苦的时刻,但他明白这些痛苦的真实意义,他知道这些痛苦过后,依然指向幸福。甚至可以说,这些痛苦也是幸福的一部分,他在总体上仍然是幸福的。
我们前面说过幸福和愉悦的生理学基础,那就是你身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开始活跃,你血管内有了更高的内啡肽水平。
简言之,快乐就是指活在当下,你的内啡肽开始分泌。
意义就是指你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你知道方向,你有你的理想,你知道所有的步骤都是在向那个方向前进。
你的内啡肽会持续不断地有所分泌。
自有人类以来,我们对自己的内分泌系统俯首帖耳。它堂而皇之居住在我们身体内,统摄着我们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可是我们却对它一筹莫展。我们是自己内分泌系统的奴隶,我们听命于它,它是无所不在的君王和主宰。如果它不开心了,就会引发形形色色的病症,直至将我们引到死亡的台阶下。
假如内分泌可以发言的话,我想听了我以上的话,它一定要举红牌抗议。它说自己不过是个忠实的奴仆,一切都听命于主人所发出的指令,不单听你说出来的话,而且听取你还没有说出来的话,它觉得自己是善解人意的忠臣。
内分泌的这番抗议,我觉得也有它的道理。如果你不是有意识地支配指挥自己的内分泌系统的话,它就按照古老的遗传法则,在那里自行其是。有的时候是拔刀相助,有的时候则完全是帮倒忙,倒行逆施火上浇油,它也浑然不觉,没准还沾沾自喜呢。要知道,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居住着自进化以来的所有房客。内分泌系统,实在是个古老的体系,它大概有几千万年的进化历史了,或许和爬虫一样古老,你不能指望它有太高的智商。
学会控制你的荷尔蒙,这是新时代的人的崭新任务。如果说这个题目太大,大到耸人听闻的话,我们就暂时缩小一下目标——学会控制你的内啡肽。
让我们先把话题荡开,讨论一部小说。
在苏联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有这样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只有一次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不会因虚度年华而羞愧,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贡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一段话,是大家所熟知的,但在这句话的后面,还有另外一段,常常被人所忽略。接下来是这样说的——“所以应该赶紧生活,要知道稀奇古怪的疾病或一些悲惨的偶发事件都可以中断人的生命。”这是一部著名的理想主义的小说的谆谆告诫。我觉得这段话有两个要点,非常精辟地阐明了:生活要有意义;要抓紧生活。
为什么生活要有意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