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丛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从宏观维度及学术理论上再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沿观点及热点问题,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境遇,为重新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广阔的空间。
《当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丛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内容涉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与学派谱系、马克思资本批判的历史视域与当代意义等。
从历史上看,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逝世后,对他的观点、思想和学说进行持续性研究,在人类思想史上不乏先例。但是,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如此广泛、深入而持久的研究却是罕见的。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仍是一门“显学”,研究的范围愈来愈广,层次愈来愈深,角度愈来愈多,其探讨的问题之宏大邃微,概念范畴之洗练繁多,理论内容之博大精深,思潮迭起之波澜壮阔,学派形成之层出不穷,实为任何一种学术研究无法比拟。这使我不禁想起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柯林武德的一段颇有见地的论述:“对某种学说进行激烈的论战,乃是争论中的学说在作者的环境中形象高大、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的一种确实无误的标志。”
当然,我注意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研究中,基础理论研究具有根本性和方向性,犹如一座宏伟大厦的基石,仿佛一艘远洋巨轮的舵手。基础理论研究从根本上制约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理论内容、理论特征和理论职能的理解。正因为如此,我们向读者呈上《当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丛书》。
《当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丛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当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最终成果。《当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丛书》包括:杨耕等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程恩富等教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秦宣教授的《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任平教授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张一兵等教授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张一兵、程恩富、任平、秦宣等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和探索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些著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上下求索、深刻反思的思想历程,是他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心灵写照和诚实记录。在这里,他们以“客观的理解”为准绳,力图用简洁的语言、适当的叙述、合理的逻辑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但是,我们并不认为这些著作完全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本来面目”,这些解释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因为我们深知解释学的合理性,深知我们与马克思之间存在着“文化差”、“时代差”,而且马克思离我们的时代越远,对他理解的难度也就越大,就像行人远去,越远越难辨认一样。
人们常说。理解万岁“,这本身就说明理解的艰难性、复杂性。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并在特定的意识形态氛围中进行理解活动的。历史环境的不可复制性,历史进程的不可逆转性,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使理解者不可能完全回归到被理解者的特定的历史情境,不可能完全”设身处地“地从作者的角度去理解文本,因而也就不可能完全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和文本的”本真精神“。
导论 深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图谱
第一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域
一、视域统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提反思
二、破除学科壁垒:建立“反思的问题学”
三、从当年到当代:与时俱进的研究视域
四、批判与建设:“改变世界”双向向度
五、资本全球化的总体批判:东西方研究视域的互通
六、“一体两翼”:出场路径与研究视域的统一
第二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与学派谱系
一、研究范式与学派谱系
二、教科书改革范式与教科书学派
三、原理研究范式与体系学派
四、思想史范式与历史学派
五、文本一文献学解读范式与经典学派
六、对话范式与文化学派
七、反思的问题学范式与批判学派
八、新领域研究范式与分析学派
九、中国化研究范式与本土化学派
十、出场学范式与辩证学派
第三章 马克思资本批判的历史视域与当代意义
一、资本全球化:马克思思想出场的原初场域
二、全球金融危机分析:马克思“资本批判”历史视域的当代意义
三、资本创新逻辑批判与唯物史观的当代阐释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场路径与理论实质
一、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路径
二、视域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路径
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挑战与应答
四、主体辨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群众路线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实质
第五章 中国新现代性:重写现代性的中国道路
一、新全球化时代:中国现代性的复杂语境与基本特征
二、历史反思:重写现代性的中国道路
三、差异性社会:中国道路的社会根基
四、跨越“半现代”陷阱:中国道路面临的历史挑战
五、中国道路:重写现代性的世界意义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基本经济制度
一、改革与转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二、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基础
三、创新与探索:构建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第七章 差异性社会的正义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
一、差异性社会:社会善治规范体系建构的基础
二、差异的正义:差异性社会的善治逻辑与政治表达
三、和谐政治与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未来
第八章 社会转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
一、社会转型:国家现代治理的需求
二、建设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基本结构与主要问题
三、空间正义:新型城镇化治理的正义之维
四、全球正义:马克思主义全球治理观
五、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
第九章 文明冲突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
一、新全球化与文明对话: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语境
二、“一元与多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文化矛盾
三、三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使命
四、文化“走出去”:努力构建走向世界的中国学术创新体系
第十章 绿色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内在张力:生态文明何以可能
二、生态支持与绿色发展:创造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基本条件
三、美丽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当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丛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第二,真正以“回到马克思”原初语境的方式开启了以时代视域历史地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原典意义的研究路径,超越了传统原著选读那种“本质上是穿着原著外衣出场的原理教科书”的非历史性解读方式,为思想史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奠定了最为重要的基础。
第三,文本一文献学解读范式成为一种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方式。“返本”不是为了“原教旨主义”,不是为了“顽强的崇古意识”,不是用一个“原版”的马克思主义来取代苏东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相反,这一解读的前理解是时代的和创新的,是用创新视域的对话来让马克思“大声说话”,让文本意义真正向当代人开放。
第四,文本文献学的范式的特点同时也是以文本文献为对象的多重学术视域的聚焦点。其中至少包括了文献学、认识论、文本解释学三个层面的研究。第一层面是基础,相当于传统的国学中的“小学”,版本、目录、编纂和校勘决定文本结构,文本结构如果决定文本意义,那么,追问“恰当的文本的文献结构”恰好决定了何为“本真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探索的是文本结构及其与意义结构的关联。文本解释学层面进一步追问解释的意义。在有没有文本原意、什么是文本原意问题上,学界展开激烈的争论。客观主义主张文本有不依赖于读者,甚至不依赖于作者的原意,而读者的理解有相对性,但是文本原意并不因为读者甚至读者的主观意图而改变。在此,这一主张区分两种意义的含义:一是文本的原意,二是文本对读者的意义。文本的原意是相对不变的,而对读者的意义却是不断变化的。读者以自己的时代的前理解构成的主体图式来解读对象文本,就造成了差异化解读,这一过程,正如张一兵强调的,“回到马克思”的原初语境绝不是对一个“现成在手”状态,而是“重新上手状态”,即对读者说来的生成。解读文本的结构依赖解读者的时代视域。
依托这一范式所形成的经典学派,是最为具有学院派风格的学派。这不仅体现在他们“板櫈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严谨学风,更体现在他们对文献学研究所必然依赖的技术型路径。版本考订、编纂学考察需要一种编辑式的细致的对比功夫,对每一章节、每一页版本的样式、每一句行的字迹、每一个眉批等都需要细致关注,科学考量。与以往“天马行空”式的思想阐释和所谓“联系实际”式的具体议论相比,这更需要有严格的学术规范,言出必有据,而且是版本学的考据。它把翻译、编辑式的技术责任与严谨细致的理论研究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范式,也锻炼出了一批学者,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学派。他们当然因为依赖原典而得名。他们因为范式对于技术要求颇高而显得人数偏少。然而,这是最具有国际交流和对话能力的学派。他们都是用同一种技术范和话语方式来交流并可以在技术上相互印证的人。当然,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派的少数人有技术至上主义倾向。最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可能导致“学术登场、思想退场”,用规范的技术方式来做一个相当规范的版本考订成果,但是却不知其思想意义和理论价值。当然,这一范式因为论域集中而研究着力为甚,因此,创新指数低于平均值,为0.286。究其原因,除了前期的文本解读类成果主要是原著教学讲解类,很少有新思想外,这多半是因为新的学术路径出场较晚,学术积累严重不足。假以时日,这一范式的创新成果未必低于原理研究与体系创新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