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与政治世界批评的重建》汇集了陶东风近年来关于文化研究与文学批评的论文,主题聚焦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今天大转型时期的文学、政治与文化。所收入文章属于两类。文化研究类的论文着力于从中国本土经验出发,参照西方文化理论,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参照、反复对话,建构中国自己的文化研究范式。另一类是着眼于文学特别是小说文本的解读。在研究方法上属于文学和政治的双向阐释:通过文学文本阐释中国政治,丰富对中国政治的认识;同时通过政治学知识阐释文学文本,发现一般的文学研究难以发现的政治信息。但无论是通过文本阐释中国政治,还是反过来通过政治学知识阐释文本,都需充分关注文学文本的内在特征,力求进入文本的内部肌理(如叙述角度、叙述视点、叙述方法等等),也就是通常所谓形式层面。通过这种文本解读,作者希望重建一度被边缘化了的政治批评。
陶东风,1959年出生,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文艺学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著有《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新时期文学三十年》《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等。曾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及台、港、澳地区进行学术访问。
引言 通过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的对话寻求创新——关于文化研究与文学批评的访谈录
第一辑 理论探索
核心价值体系与大众文化的有机融合
“文艺与记忆”研究范式及其批评实践——以三个关键词为核心的考察
从两种世俗化视角看当代中国大众文化
故事、小说与文学的反极权本质——关于阿伦特、哈维尔、昆德拉、克里玛的阅读札记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灾难书写的几个问题
文学理论的公共性:重建政治批评
第二辑 批评实践
《受活》:当代中国政治的文学喻说
大院顽主的荒唐岁月与成圣之路——都梁《血色浪漫》再解读
“悲壮的青春”与梁晓声的英雄叙事——以《今夜有暴风雪》为例
《血色黄昏》与见证文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晚霞消失之后我们到哪里去?——重读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荒唐的革命闹剧与民间的“文革”世相——评李锐的《无风之树》
革命与启蒙的恩恩怨怨——论李锐笔下的张仲银形象
忠诚危机及其疑似“化解”——重读王蒙的《布礼》
王蒙《蝴蝶》与中国文学的忠诚主题
本能、精神胜利法与阿Q革命——重读《阿Q正传》兼评汪晖《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
附录 什么是学术研究的中国话语?
后记 艰难的坚持
《文化研究与政治世界批评的重建》:
即使是哈布瓦赫,当他说“个体通过把自己置于群体的位置来进行回忆”,“群体的记忆是通过个体记忆来实现的,并且在个体记忆之中体现自身”的时候,他的话其实也可以被理解为是对集体记忆与个人记忆的二元对立思维抛弃:不存在个体记忆之外的群体记忆,尽管记忆的最后承载者(记忆的人)永远是个人,但群体的心理框架却内在地“植入”了这个貌似个人的记忆内部。当然,哈布瓦赫没有强诃另外一点:所谓的集体记忆框架对于个体记忆的“植入”,不可能是彻底的、绝对的,个体记忆中总是存在“溢出”集体框架的“漏网之鱼”。作家、艺术家毕竟是一个个的个体,他的写作如果不甘于简单机械地复制抽象、空洞的大历史,那就只能从自己的私人记忆(小历史)进入。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正是这私人记忆中却存有大历史的折光效果,所以它隐约透露出时代的端倪,却更多展现出人类的心灵”。
不仅对个体记忆不能进行这种本质主义的理解,对文学、文学性记忆也是如此。如果认为任何文学书写都是对个人“原初经验”的书写,都会“自动地”与集体框架划清界限,都具有一种“开新”能力,那么这种纯粹本真的、本质主义的“原初记忆”书写就是虚构的理想类型。把这种未经论证的推断运用于“文革”小说,就会天真地认为所有…文革'小说所书写的记忆,只能是一种文学性记忆“。且不说这个论断明显违反了80年代”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高度模式化的事实(这点许子东的著作已经做了强有力的论证),而且即使是与新时期主流的”文革“书写(所谓”老干部的'文革…、“知识分子的'文革'”、“知青的'文革”'等等)不同的另类“文革”书写(大都出现于90年代以后,比如曹文轩的《红瓦》、《草房子》,王朔的《动物凶猛》,王安忆的《启蒙时代》以及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等等),虽然代表了一种儿童或少年对于“文革”的另类经验(所谓“阳光灿烂的日子”:逃学,打群架,性意识的萌动等),也并不是什么与集体记忆完全无关的神,秘个体记忆。恰恰相反,它是另一种集体记忆,它之所以能够在公共领域出现并成为思潮,同样是因为中国思想文化界在90年代出现的新形势为它提供了可能性。对同一个事实的记忆可以被置于多个书写框架之中,这些框架是不同的集体记忆的产物。像逃学、旷课、男女早恋等经验,完全可以被置于不同的解释和叙述框架中得到叙述:既可以被控诉为荒废了学业和前途,也可以美化为摆脱了官僚体制化的学校规训——就看你接受哪个解释框架,而对于解释框架的接受,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受到集体社会文化潮流的牵制和引导。因此,一方面不要对“集体记忆”做一元化、僵硬化的理解,好像一个时代只能有一种无差别的集体记忆;另一方面也不要设想什么完全非社会化、非集体化、远处于权力和意识形态之外的个人记忆、原初记忆或诗性记忆。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之间的关系远较这种理解复杂,它们之间充满了对话协商、相互建构的关系,对抗中有共谋,共谋中也有对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