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研究》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办,是“CSSCI来源集刊数据库”首批收录的学术集刊之一,每年两辑。集中反映了海内外学人中国文字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国文字研究》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将“集刊”升级为文字研究领域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期刊”、学术名刊。同时,依托《中国文字研究》,广泛团结海内外文字学界同仁,更好地发挥重点基地在文字研究领域的引领带头作用。
古文字研究
读《上博六》词语札记三则
说楚简文字中的及其相关字
释《成之闻之》简的
沬司徒疑簋“祉”、“啚”释“徙”、释“图”说平议
从商周金文看文字孳乳
《甲骨文合集补编释文》校勘(一)
花园庄东地甲骨文干支字形考察——与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的干支字形比较
甲骨研究二题
黄组甲骨缀合九例
殷墟黄类卜辞新缀十组
“毕公左徒”玉戈小考
《三面铜镜铭文释读补正》之补正
古瓦当文字杂识
历代字书研究
《篆隶万象名义》价值及体例特点
略论《一切经音义》字典的编纂
《方言》在大型字书疑难字考释方面的价值
试论《康熙字典》释义对《方言》的征引
《汉语大字典》“篆文楷化字”研究
《说文》“各”字探源——兼说文字演变的复杂性
试说中华书局版《说文解字》字头楷体存在的问题
序跋与汉字研究史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文字编(一~五)》序
甲骨文字构造的“二书说”——《殷商甲骨文字形系统再研究》序
俗文字学研究综述及相关问题
刘又辛先生的语言文字研究。
汉字应用与规范研究
0—6岁汉语儿童语用交流行为发展与分化研究
认知理论及其在汉语作为二语的字词教学中的应用
中型语文词典收释专名词语的规范原则
论汉字规范的三个原则问题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表》(甲表)中的几个问题
汉字理论与构形研究
论因形求义法
魏晋南北朝石刻篆字与《说文》小篆构形比较
春秋时期汉字字形分化现象的初步考察
货币文字中的“传形”探讨
东汉石刻中的“声符替代字”现象
少数民族文字研究
关于文字传播的同义比较的意义与任务
从同义比较看纳西族多文种间的关系与发展
2007年,我蒙陈婷珠女士的导师刘志基教授的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了她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我认为,作者在短短的数年时间里,对殷商甲骨文字形系统作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不但重视新出土的甲骨材料,注意吸收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还有自己的一些新见解,实属不易。例如,殷墟甲骨文不重复的单字的字数究竟是多少?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却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作者经过研究,得出一个阶段性成果,她说:“我们最后完成了甲骨文字形数量的清理,得到的甲骨文字形数为6232个。”又如独体字的字数究竟是多少?作者经过研究之后说:“在甲骨文独体字中,甲骨文的字头数为1025个,占到甲骨文单字字头数的26.32%。这个比例比以往研究要来得高。从历时比较可以看出,在越早期的文字中,独体字的比重越高。”上面这些数字或结论都是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其结论“越早期的文字中,独体字的比重越高”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至于统计数字还有待今后作进一步的修正和补充(经答辩与修改,统计结果有所改动)。但是,从这些数字的背后可以看出,作者对甲骨文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是下了很大的工夫的。现在,陈婷珠女士来信告诉我,她的博士学位论文《殷商甲骨文字形系统再研究》即将出版,要我写一篇序。我想乘此机会,谈谈我个人关于甲骨文字构造的一个新看法,即所谓“二书说”。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系统的古汉字资料。它有15万片左右,总字数超过100万字。这对研究商代文字的构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它是了解古汉字形体构造的活化石。甲骨文字的形体构造,即许慎《说文》所说的“六书”。若以“六书”去观察甲骨文,可以说都具备了。这说明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商代甲骨文是古汉字的开端,秦代的小篆是古汉字的终端。通过商代甲骨文字形系统跟秦代小篆字形系统构造的比较,可以知道,其构造具有各自的特色。
汉字的结构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古人很早就注意到汉字的构造。在传世文献中保留有很多关于说解文字的记载。如《左传》记载“止戈为武”、“反正为乏”、“皿虫为蛊”之类,说明古人很早就懂得汉字是有结构的。“六书”一语最早见于战国时所作的《周礼》。《周礼·;地官·;保氏》列举了周代用来教育贵族子弟的“六艺”的项目,其中有“六书”。但是,《周礼》并没有具体说明“六书”的内容。到了汉代,学者把“六书”解释为关于汉字构造的六种结构类型,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称为“六书”。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汉代对“六书”的诠释主要有三家,其中以许慎的说法最为详备。许慎《说文》所收的字以秦汉的篆文为主,兼录西周的籀文和战国时六国的古文等。许慎在分析了大量篆文(包括古文和籀文等)的结构之后,在《说文·;叙》中分别给“六书”下了定义,并举了例字。这是最早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
……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