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MRI, PET/CT及SPECT/CT解剖图谱
定 价:280 元
当前图书已被 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美)埃德蒙?基姆,(韩)任亨浚,(韩)李东洙,(韩)孔建旭
- 出版时间:2017/8/1
- ISBN:9787543336704
- 出 版 社: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中图法分类:R814.42-64
- 页码:
- 纸张:铜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PET/MRI, PET/CT及SPECT/CT解剖图谱》一书共3章内容,分别为PET/MRI解剖图谱、PET/CT解剖图谱和SPECT/CT解剖图谱。第1章PET/MRI解剖图谱按照大脑、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肌肉骨骼系统进行描述。第2章PET/CT解剖图谱按照FDG和非-FDG进行分类描述。第3章则描述了肿瘤、骨和其他病变的SPECT/CT表现。该书内容全面、新颖,配有大量高清图片,实用性较强,可供核医学科、放射科、肿瘤科、神经科及心内科等相关医师参考阅读。
核医学中,相比单一成像技术而言,融合成像技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使其成为更为精准的图像诊断方法。在所有的融合图像中,好的工作流程是高效临床工作的重要保证。由于放射系统上数据的采集只能是动态或静态的,因此实际上成像协议主要根据正常解剖来制订。由于解剖关系的复杂性,很难在单纯的PET或SPECT中准确定位病灶,而这一点在诊断疾病中非常关键。无论是在轴位、冠状位或矢状位图像中,很难构建出大脑的三维立体图像来观察病变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伴随着仪器的进步和计算机软件提供的矫正技术,新的PET/CT及SPECT/CT图像已用于临床,本书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此外,也加入了PET/MRI图像的相关内容。
本图谱旨在提供断层解剖及常见病变的有效信息,适于广大核医学、放射科、肿瘤学、神经病学、心脏病学及全科医学领域的医务工作者阅读。
自从我们在2007年出版发行《PET/CT及SPECT/CT断层解剖》以来,使用融合成像技术诊断疾病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相比单一成像技术而言,融合成像技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使其成为更为精准的图像诊断方法。 由于解剖关系的复杂性,我们很难在单纯的PET或者SPECT中准确定位病灶,而这一点在诊断疾病中是非常关键的。无论是在轴位、冠状位或者是矢状位,我们的大脑很难构建出三维的立体图像来观察病变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伴随着仪器的进步和计算机软件提供的矫正技术,我们已经使用新的PET/CT及SPECT/CT图像,此外,我们也新加入了PET/MRI图像。 在所有的融合图像中,好的工作流程是高效的临床工作重要保证。由于在发射系统上的数据采集只能是动态或静态的,因此实际上成像协议主要根据正常解剖来制定。我们编写这本图谱,其目的在于为广大核医学、放射科、肿瘤学、神经病学、心脏病学及全科医学领域的医务工作者提供断层解剖及常见病变的有效信息。
埃德蒙基姆任亨浚李东洙孔建旭
埃德蒙基姆,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放射系教授,首尔国立大学和庆熙大学分子医学系教授。
任亨浚,首尔国立大学医院核医学系讲师。
李东洙, 首尔国立大学医院核医学系教授。
孔建旭, 首尔国立大学医院核医学系主任、教授。
黄云超,男,教授,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昆明医学院临床肿瘤学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云南省肿瘤生物免疫治疗中心副主任、肿瘤研究所副所长。担任中华医学会云南省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云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孙华,主任医师,云南省肿瘤医院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PET/CT中心主任,九三学社会员。从事肿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学术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