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作文命题解读与2018年中考作文命题预测
一、2017年中考作文命题解读
认真梳理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再仔细对比各地近几年作文命题,我们发现2017年中考作文命题所呈现出来的整体趋势是:形式上百花齐放,内容上主要关注八个方面。
(一)形式上百花齐放
中考作文命题形式多样,且呈现出稳中趋变态势,以引导作文教学中的多样化与丰富性。
1.命题作文独占鳌头,话题作文继续式微。命题作文,作为四大传统命题形式之一,2017年又来迎来一个高潮,从统计数据来看,占据总命题题型一半以上,比如山东烟台卷考题生活,是一面镜子,吉林长春卷考题我的一次改变,山东济南卷考题醒来。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开放的命题形式,到2016年创下新低,但并没有从中考试卷中消失,除了少数地区还在采用之外,比如湖北十堰卷多年来一直采用话题作文,2017年有少数考区在选题作文中把其中一道变为话题作文,如湖北襄阳卷以后盾为话题写作,可见这种命题形式虽然式微,但还具有一定生命力。
2.半命题作文基本稳定,新材料作文趋向活跃。2017年,半命题作文所占比重与往年基本持平。半命题作文补题多样,有前补式命题,如天津卷考题___的旅程,也有后补式命题,如浙江杭州卷考题我本来可以_____,整体来看,前补式命题多一些,主要是为了限定写作中心词。新材料作文在2015年和2016年飞速增长的基础上,日趋活跃,从由单纯的材料提炼写作关键词,到抓住材料中心立意,再到话题、命题作文前面的材料引入,无不丰富着材料命题的形式,这一点值得备考2018年中考作文时重点关注。
3.大小作文组合趋稳,写作比重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
大小作文组合的形式,从统计考区数量来看,保持在7道,整体上趋稳,呈现出对接高考和新教材的特点。比如今年北京卷高考作文是三道微写作加一道大作文,北京卷中考作文是两道微写作加一道大作文,并且,山西、江西、南京、内蒙古呼和浩特等考区近年来一直坚持这种微写作加大作文的组合方式,这样的命题方式意在检验考生扎实的写作基本功,我们在平时作文训练中应当多进行作文专项片断训练和写作技法专题训练。2017年山西卷120分的语文试卷,写作竟然占到70分,写作比重很高,从新版教材使用和编写意图来看,写作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比重上升的趋势值得期待。
4.在命题多样化的背景下,选题作文继续保持一定的份额。
2017年中考作文命题选题提醒呈现多样化趋势,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话题均有出现,也出现同一考区的两个题目是同一类型的情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想像作文也有出现,比如北京卷考题二就是一道有关森林王国的想象作文。
(二)内容上主要关注八个方面
1.关注人称在写作对象上,关注你、我、他。从2017年中考来看,命题中对三种人称都有涉及,或关注考生自己,让考生用自己的视角关注社会。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卷为例,近六年来,命题人称均以我为主:2012年考题是我们家的星期天,2013年考题是那声音在我耳边回响,2014年考题是没有想到,2015年考题是____________使我受益匪浅,2016年考题是我们班的故事,2017年考题是我心中的内蒙古(或呼和浩特)。
2. 关注情感在情感表达上,关注人情亲情友情。生活是写作的全部外延,那些在生活中出现的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应该是同学们写作中情感的着力点,中考命题者也在更多引导考生关注这些真善美的元素。如2017年江苏南京卷考题无情岁月有味诗,广西南充卷考题期待的眼神等,便关注了情感。
3.关注品质在健康成长上,关注诚信、友善、互助等。成长需要培养优秀品质,那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每年中考命题都会引导考生思考成长中最不可或缺的品质。如2017年江苏无锡考题____是人生的必修课,山东青岛卷考题___诚可贵,山东济宁卷考题习惯等。
4.关注经历考题更关注成长过程,而不是结果。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成长更是如此,如果我们过分关注结果,必定会陷入急功近利的错误怪圈。如浙江杭州卷考题我本来可以_____,江苏泰州卷考题慢下来,会精彩,便是这类命题。
5.关注热点命题材料上多用寓言、故事、励志诗歌等。每年中考,命题者都会关注当年的热点事件、重大新闻等,融入命题材料,如2017年山东德州卷考题车站,四川衢州卷考题给小强或文文写一封信等,关注了成长的烦恼和二孩的问题。
6. 关注生活在时间上,关注昨天、今天或明天。中考命题关注更多的是昨天和今天,明天话题因为带有更多想像,近两年来已不多见。如2017年山东滨州卷考题那一刻,我流泪了,山东青岛卷考题做了一次最好的自己,上海卷考题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湖北黄石卷考题别怕,向前再迈一步,都对时间性予以关注。
7.关注经典在写作话题上,切合课文、单元训练题、名著等。随着新教材的普遍使用,单元作文训练上出现了更多贴近学生写作实际的作文题,这也成为命题者可以借鉴的资源之一;同时经典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标题,也绘成为命题人思考的方向;与课本相关的素材、名著等,往往也会成为写作材料或题目。如2017年湖南长沙卷考题切中了七年级教材中的孝文化,江苏苏州卷考题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山东聊城卷考题这才是青春,都切中了教材综合性学习中的青春随想等。
8.关注文体在文体选择上,关注记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新课改以来,考场作文渐渐淡化了文化要求,但这样容易引发考生写成四不像作文,不利于学生进行规范扎实的文体写作训练。近年来,部分考区明确了写作文体,这些在2017年中考作文命题中依然表现抢眼。比如2017年北京卷考题森林王国就必须写成记叙文,山东青岛卷考题做了一次最好的自己也要求写记叙文。
二、2018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展望
1.命题作文保持相对稳定,题型进一步趋向多元化。
同一个考区的命题相对稳定的趋势,在2017年仍然表现强势,但题型在趋向多元,这一点也很值得关注。比如贵州贵阳卷考题连续七年均为半命题作文,体现出相对稳定的特点。
2. 区域特色个性鲜明,省(直辖市、自治区)级整合大有可能。
除统一命题的省区外,同一省市的单独命题考区命题呈现主流相同,百花齐放的特点。以山东省2017年各地区考题为例,命题呈现下列几个特点:
(一)单题作文是主流。2017年山东省已知的13套考题中,命制一道题目的考区有12个,只有山东青岛卷考题是选题作文,山东临沂卷考题由2016年选题作文变成命题作文,山东泰安卷考题则由选题作文变为材料作文,选题作文范围有所缩小。
(二)材料作文表现强势,由2016年一道材料作文,变为2017年山东泰安、山东潍坊、山东济宁三个考区的三道,有扩大趋势,值得关注。
(三)命题作文依然占据主导地位,2017年山东省共有8个考区出现了命题作文,与高考趋向全国统一命题的趋势一样,今年统一命题的省区又增加了一个福建考区,原本独立命题的地市,今年也开始走向全省统一命题,这是否将成为考试改革的趋势,值得我们留心和期待。
3.注重读写一体,落实好课本序列作文。
读写一体化,引领着目前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命题的方向。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从阅读到写作,从课本到生活,读写一体的命题形式,讲会成为大语文写作的一个方向。从读到写的考查,传统上设计成阅读相关话题,多以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形式出现,典型的如2017年山西卷的小作文与一道短文阅读结合在一起,先找说明书的问题,再写一段话宣传药物说明书的重要性,读写一体,解决实际问题。伴随着2017年秋季全国都将使用部版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就更应注重单元作文训练中的各类新题目,以引导广大师生更加注重作文体系化训练,突出教材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备考2018年中考作文要培养四种意识
中考作文往往成为胜败关键,如何写好2018年中考考场作文呢?
1.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
中考作文淡化文体要求,但并不意味着不要文体,随着个性化作文的异军突起,作文散文化、碎片化成为学生作文不该有的痼疾。为引导考生写好文体明确的文章,不少考区明确要求中考作文只能写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让学生有一种文体意识,并写好文体明确的作文,值得注意的是,少数考区可以允许学生写诗歌,比如2017年河北卷考题了不起,要求考生可写不少于30行的诗歌。
2.要有良好的构思意识。
为文如造屋。好的作文结构往往成为考场作文一道不可或缺的靓丽风景,成为吸引阅卷老师注目的焦点。那么一篇好作文的作文结构应当怎样呢?从考场作文来看,作文结构上的好,至少包括这样三点:
一是线索清晰层次明。简单说就是一线贯之,时空转移词语、句子合理安排在行文之中,且突出在每一段或每部分之前;情感变化分明,均匀分布于文章始终,让读者随着作者的情感逐步变化,这两种行文思路,都是结构好的表现。
二是过渡自然多照应。简单说就是作文中过渡段落衔接自然,前后部分浑然一体,且把伏笔与照应融合在一起,使文章结构完整。
三是要有明确的点题意识。
写作中在文章中的开头、中间、结尾等处,要有明显的点题、扣题词句,给阅卷老师一个清晰的印象。
3.要有精彩的表达意识。
我们常说人靠衣装。其实,作文也要靠衣装,作文的这件漂亮外衣就是语言表达。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考场作文中,如果没有好的语言支撑,再好的主题也难以表达,再好的中心也难以表现,再好的情感也难以寄托,整篇文章的主旨难以升华。出彩的语言,就像一张靓丽的名片,总是给阅卷老师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这样的作文当然会在阅卷场被争相传阅,这也是考场作文能得到高分的秘诀之一。如何解决考场作文语言贫乏,缺乏亮点的问题呢?可以在语句中多用修饰语和叠词,可以在段落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还可以在行文中做到形象化描绘。
4.要有丰富的素材意识。
俗话说:小曲好唱口难开。写作最难的莫过找到鲜活、有用素材。写作中真的缺素材吗?答案是否定的,正如生活中并不是缺少风景,而是缺少发现风景的慧眼,写作素材的缺失往往就是少了这样的一双慧眼。
我们在构思写作时,可以从熟悉的课本中寻找素材。比如同样是老师,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慈爱型的,有严厉型的,有知识型的,有知错就改型的等,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或许可以成为写作借鉴,或许可以直接借用为写作素材。如果我们将这些人物的人生经历作为素材,写进我们的考场作文,就能生发演绎出瑰丽耀眼的篇章。
我们还可以从生活中搜寻素材。生活活水,永远是写作的最好源头。那些生活中的小事也好,热点话题、焦点新闻也好,一定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论是久远的故事,还是时新的热点,都可以借为写作素材。比如在作文引用当代社会最美的人这类素材,可以让文章更有时代感和感召力,将会令中考作文在考场中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