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研究三种》由《古诗十九首研究》《清代词学概论》《诗经学》三种著作拼合而成。这三种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体裁——诗、词的起源、发展与演变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有很大的帮助。本书由《古诗十九首研究》《清代词学概论》《诗经学》三种著作拼合而成。这三种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体裁——诗、词的起源、发展与演变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有很大的帮助。
胡朴安,安徽泾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南社诗人。曾先后任教于上海大学、群治大学等。精通中国古代儒学经典。徐珂,民国时期的词学研究者。贺杨灵,民国时期的诗词研究者。
诗经学
绪论
命名
原始
作诗、采诗、删诗
大序、小序
六义
四始
诗乐
诗谱
三家诗
读诗法
春秋时之赋诗及羣籍之引诗
两汉诗经学
三国南北朝隋唐诗经学
宋元明诗经学
清代诗经学
《诗经》之文字学
《诗经》之文章学
《诗经》之礼教学
《诗经》之史地学
《诗经》之博物学
研究诗经学之书目
《古诗十九首》研究
原序
三版感言
一、《古诗十九首》之作者问题
二、《古诗十九首》所着之时代孜
(一)《行行重行行》篇
(二)《青青陵上柏》篇
(三)《回车驾言迈》篇
(四)《明月皎夜光》篇
(五)《驱车上东门》篇
(六)《去者日以疎》篇
(七)《生年不满百》篇
(八)《青青河畔帅》篇
(九)《西北有高楼》篇
(十)《冉冉孤生竹》篇
(十一)《迢迢牵牛星》篇
(十二)《孟冬寒气至》篇
(十三)《客从远方来》篇
三、《古诗十九首》之艺术上的鉴赏
(一)《行行重行行》篇
(二)《青青河畔草》篇
(三)《今日良宴会》篇
(四)《西北有高楼》篇
(五)《明月皎夜光》篇
(六)《冉冉孤生竹》篇
(七)《迢迢牵牛星》篇
(八)《东城高且长》篇
(九)《生年不满百》篇
(十)《凛凛岁云暮》篇
(十一)《孟冬寒气至》篇
(十二)《客从远方来》篇
(十三)《回车驾言迈》篇
(十四)《驱车上东门》篇
(十五)《去者日以疎》篇
(十六)《庭中有奇树》篇
(十七)《涉江采芙蓉》篇
(十八)《明月何皎皎》篇
(十九)《青青陵上柏》篇
四、《古诗十九首》与各家之拟作
(一)《拟行行重行行》篇
(二)《拟今日良宴会》篇
(三)《拟迢迢牵牛星》篇
(四)《拟青青陵上柏》篇
(五)《拟西北有高楼》篇
(六)《拟东城高且长》篇
(七)《拟涉江采芙蓉》篇
(八)《拟青青河畔草》篇
(九)《拟明月何皎皎》篇
(十)《拟兰若生春阳》篇
(十一)《拟庭中有奇树》篇
(十二)《拟明月皎夜光》篇
(十三)《驾言出北阙》篇
(十四)《遨游出西城》篇(郎《回车驾言迈》之拟作)
五、《古诗十九首》之校勘记
清代词学概论
序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派别
(一)浙派
(二)常州派
第三章 选本
第四章 评语
第五章 词谱
第六章 词韵
第七章 词话
编后记
《古代诗词研究三种》:
据郑氏此序而观,则诗谱与诗,实有密切之关系。三百篇之诗,皆一时之风俗,见之于吟咏之余。魏有俭啬之俗,唐有杀礼之风,齐有太公之化,卫有康叔之泽,见之于诗者,必须征之于谱。按世以求,而得失自见。自《唐正义》以郑《谱》冠于各篇之首,而其旁行之谱,溲以失传,卽正义所载谱文,亦未免佚脱也。宋欧阳永叔,得残缺郑《谱》,因加考订,补谱十有五,补文字二百七,增损涂乙改正者,八百八十三,为诗谱补亡。然其所得之谱,自周公以上皆阙,反不如《正义》所载之完。其后序称国谱旁行,尤易讹舛,悉皆颠倒错乱,不可为序。则知永叔所得之谱,残缺实甚。其增损涂乙,或出于永叔之改削,而不尽为康成之旧观;且其舛驳殊多,不足为据。清休宁戴氏东原,曾订诗谱,亦沿其误。其所正者,仅桧、郑同谱,王居《雅》上二事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