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山水的邂逅,带你横越三秦大地,尽瞰美景横陈,翻开此书,陕西境内的自然人文风光将一网打尽。名山秀水、险峰大河、森林溶洞、观庙古镇,让你惊叹这个陕西,不再只是尘埃漫天的黄土高原,这片古老的土地之上,一样有令人沉醉无边的景致万千。
余秋雨先生在其《中国文脉》一书中,对陕西——中国文脉中最为勃发有力的环节充满崇敬,不仅“仰望长安”,还写道“我曾无数次地去过西安,当地很多读者一直问我为什么不写一篇有关西安的文章,我总是讷讷难言”,“走向大唐,需要一股浩荡之气”。
陕西文化的长度就是中华文明的长度,历史的源流厚重自不必说,先辈们的勤劳创进,为自己赢得了后人的尊崇,也涵养了陕西人“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精神。工作和生活在这片热土的人们,不敢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臆想自夸,而是扑下身子,踏踏实实地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历史。陕西需要新视觉、新色彩、新形式、新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新变化。
互联网让文化传播变得多元化,在发达的信息环境里,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快速传播和碎片阅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作为传播陕西文化的图书,为什么不可以减个肥、瘦个身,更加轻松地面对读者呢?2012年,在日本考察期间,时任陕西省省长的赵正永同志对东京地铁的“口袋书”颇有感触,他说:“把书籍做小一些,让人便于携带,更有利于人们养成旅行中的阅读习惯。陕西应该把我们的历史故事、文化遗址、自然景观等编印成这种样式的书,摆列到地铁、机场和景点等旅客流动的场所,用这种方式传播我们的文化。”半年多来,我们组织精干的团队,从选题策划到编写校对,一丝不苟,完成了这一套口袋书。它装帧时尚、携带方便、语言鲜活,让厚重的陕西文化资源有了温度。
但愿每位读者,能从这套口袋书里,看到一个色彩斑斓、活力四射、人文丰富、民风淳朴的新陕西!由于编写经验不足,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范晓涵,89年生人,文学硕士,“中华颂全国诗词歌赋创作大赛”陕西省一等奖。张博佳,90年生人,新锐作者,爱影视,善文学。
仁者乐山
洞天福地隐逸终南
汉唐后花园
神农之乡圣人之谷
太乙真形显佛光
绯红故事黛色山
奇绝天下第一山
本初子午线的平行山林
朝霞飞凤道法自然
天然生态宝地
壮哉古战场
探寻天堂草原
千古河山一窗棂
帝王御用的笔架
红色光芒照耀的灯塔
吹箫引凤在延安
丹霞如火岁月如歌
……
智者乐水
此身纵情入山林
红尘中的绿意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