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世界气候外交的著作。书中探讨的问题重大而前沿。专家们旨在研究全球气候谈判和中国低碳发展的四个方面:一是后京都气候变化谈判进程的总结;二是金融危机和气候危机的关系;三是美国奥巴马新政府的气候外交;四是中国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战略。该书涉及的问题不但牵涉到全球福祉和环境保护,而且对中国大国责任与低碳发展具有关键意义,是本不容错过的好书。
应对“中国环境威胁论”和气候变化谈判的思考,击破气候变化谈判的“坚壳”,《京都议定书》生效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中日合作与中美合作比较研究,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与外交的影响,能源安全与中国的大国地位。
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问题是当前国际体系中具有复合意义和长远影响的重大议题之一,当前的金融危机尽管来势凶猛,但是无论在长期性和艰巨性方面都无法和气候变化议题相比。如果我们不能把地球保护好,那我们就会遗误子孙后代,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也是响应中央的号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需要。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现代化站在新的起点上的新的地标:即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当前国际体系正在转变,在国际体系转变的过程中,不仅有机制性转变、价值观念转变、行为主体的转变,也有议题的转变。20世纪30年代的国联、20世纪90年代的联合国都没有抓住议题转变的历史机遇和主导权,为今天的世界留下历史遗憾。如果我们能够以气候变化、金融危机为抓手,就把握了国际体系的正确方向,也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序一
序二
前言
上编 “巴厘岛路线图”一周年回顾和展望
第一章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巴厘岛路线图”进程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巴厘岛路线图”的主要内容和产生背景
第二节 “巴厘岛路线图”谈判进程一年回顾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对气候变化谈判进程的影响
第四节 新一届美国政府的政策走向
第五节 对哥本哈根会议的展望
第二章 击破气候变化谈判的“坚壳”
第一节 波兹南会议
第二节 会议主要分歧
第三节 谈判不确定因素增加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压力增加
第五节 中国的态度
第三章 金融危机中气候变化国际进程新动向及其对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警示
第一节 学术界的看法
第二节 金融界的观点
第三节 政府的反应
第四节 综合分析
第四章 《京都议定书》生效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第一节 《京都议定书》的拟定过程和主要内容
第二节 如何理解和评价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
第三节 我国面临《京都议定书》带来的各种挑战
第五章 论《京都议定书》的履约监督机制
第一节 履约监督程序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不遵守程序
第三节 履约监督机制的特点
第六章 应对气候变化:中日合作与中美合作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中美和中日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应对气候变化:中日合作与中美合作进展比较
第三节 中美合作为什么落后于中日合作?
第四节 结语
第七章 奥巴马上台前的美国气候变化政策态势
第一节 美国气候变化政策趋于定型和成熟,态度更加坚定
第二节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美国国内已经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初步形成了一致行动的基础
第三节 巴厘岛会议和美国
第四节 美国和全球气候领导战略
第八章 波兹南气候谈判和全球气候治理的发展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能源环境竞争和全球治理失效的双重聚焦
第二节 波兹南会议和全球气候变化治理
第三节 波兹南会议推动新兴大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九章 亚太地区二轨外交:对气候变化的讨论
第一节 亚太地区的“二轨”概况
第二节 亚太地区“二轨”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第三节 亚太地区学者对气候变化的讨论
第十章 国际环境治理与联合国环境署改革
第一节 国际环境治理的定义、基本架构与问题
第二节 联合国环境署在国际环境治理中的问题及改革需求
第三节 联合国环境署改革方案和各主要国家对改革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分析
第四节 我国对联合国环境署改革的立场分析和建议
第十一章 经济危机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经济学策略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国际经济发展需求
第二节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环境法规制
第三节 国际环境法与国际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十二章 全球气候变化与联合国的作用
第一节 联合国的职能与应对气候变化
第二节 联合国在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行动方面的作用
第三节 联合国对全球市民社会的促进及协调作用
下编 中国的应对和低碳发展
第十三章 十七大报告中的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分析
第一节 能源和气候变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第二节 能源和气候变化融入国家战略架构
第三节 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新阶段
第十四章 碳排放与发展权益
第一节 气候变化与碳排放权
第二节 碳排放权与人文发展
第三节 基于国际公平的碳排放权
第四节 基于人际公平的碳排放权
第五节 国际气候制度中基于不同公平原则的碳排放权设计
第十五章 应对“中国环境威胁论”和气候变化谈判的思考
第一节 应对“中国环境威胁论”的思考
第二节 应对后京都气候变化谈判的思考
第十六章 中国的能源需求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
第一节 模型方法
第二节 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展望
第三节 中国未来能源和排放情景
第四节 中国的减排的宏观影响分析
第五节 中国未来减排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第六节 中国进行减排的成本和投入
第十七章 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与外交的影响
第一节 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挂钩趋势明显
第二节 中国面临的内外挑战
第三节 几点思考与建议
第十八章 2001-2006年我国出口贸易的环境影响
第一节 我国出口贸易的特征分析
第二节 出口贸易重污染行业污染排放特征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十九章 中国资源环境政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协调
第一节 “两高一资”出口限制方式及争议焦点
第二节 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的关系
第三节 与《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的关系
第四节 结论与进一步思考
第二十章 能源安全与中国的大国地位——以石油供应安全为例
第一节 国际能源安全概况
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形势
第三节 能源安全与中国的大国地位
第二十一章 俄罗斯的能源政治与其整体外交的互动
第一节 俄罗斯对能源政治的理解
第二节 能源与外交:国际政治层面的互动
第三节 思考与建议
上编 “巴厘岛路线图”一周年回顾和展望
第一章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巴厘岛路线图”进程回顾与展望
第二节 “巴厘岛路线图”谈判进程一年回顾
《公约》缔约方第十四次会议刚刚在波兹南落下帷幕,标志着“巴厘岛路线图”谈判进程过半。从总体看,进展十分缓慢,实质性问题多未涉及。如重要议题:“关于共同愿景和长远目标,到2050年应该做什么”,仍处于各自表述状态,发达国家仍着力突出2050年排放减半的目标,发展中国家则坚持“全面性”,强调对减排、适应、资金和技术四大问题应平衡对待,同时强调发达国家中期减排目标。关于发达国家2012年后的减排承诺,由于发达国家刻意回避,基本上围绕方法学等技术、边缘问题进行,实质性谈判尚未展开。关于美国的具有可比性的减排承诺、发展中国家的行动以及应获得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按照工作计划,要在2009年3月份的会上开始讨论。
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1.美国因素。“巴厘岛路线图”达成之后,美国很快进入大选阶段,各方无法将布什政府视为真正谈判对手,更关心谁将入主白宫、新一届美国政府的政策如何,也不愿在美国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过早亮出自己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