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全科类)——考点精讲与答题技巧
定 价:65 元
- 作者:陈明勇 编
- 出版时间:2016/4/29
- ISBN:9787109215900
- 出 版 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999999
- 页码:480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本书紧密围绕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点,采取同步辅导与真题训练的方法,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的内容,结合两年真题试卷的特点,与考试大纲和应试指南同步,分为4科15门课程,对考试大纲和应试指南中的考点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提示,以便考生准确地把握考试大纲和应试指南所涉及的考试知识点,重点突出、结构合理,便于理解和记忆。本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条目清晰,内容全面、准确,篇幅浓缩,重在提高考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加深知识理解,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实战水平,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要辅导用书。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分为兽医综合知识考试和临床技能考试两部分。兽医资格综合知识考试包括基础科目、预防科目、临床科目和综合应用四个科目,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考试题型包括A1、A2、A3/A4、B1四种题型,总题量为400题,总分400分。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我们根据2016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组织全国重点农业院校相关学科的一线专家精心编写了《2016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全科类)考点精讲与答题技巧》。全书紧密围绕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点,采取同步辅导与真题训练的方法,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的内容,结合两年真题试卷的特点,与考试大纲和应试指南同步,分为4科15门课程,对考试大纲和应试指南中的考点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提示,以便考生准确地把握考试大纲和应试指南所涉及的考试知识点,重点突出、结构合理,便于理解和记忆。本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条目清晰,内容全面、准确,篇幅浓缩,重在提高考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加深知识理解,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实战水平,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要辅导用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专家学者的相关著作,同时得到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兽医全科类)》编写专家组的指点和帮助,在此谨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本书力求体现指导性和实战性的特点,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出现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同仁们不吝赐教,以便再版时修正提高。
前言
第一部分 考试概况与复习建议
一、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概况
二、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试科目与主要内容
三、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卷分析
四、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复习建议
第二部分 考点精讲与真题训练
第一篇 动物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二篇 动物生理学
第三篇 动物生物化学
第四篇 动物病理学
第五篇 兽医药理学
第六篇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第七篇 兽医传染病学
第八篇 兽医寄生虫学
第九篇 兽医公共卫生学
第十篇 兽医临床诊断学
第十一篇 兽医内科学
第十二篇 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
第十三篇 兽医产科学
第十四篇 中兽医学
第十五篇 兽医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2016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全科类):考点精讲与答题技巧(最新版)》:
考点1:变性的概念和种类
变性是指细胞及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数量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一般而言,变性是可逆性改变。
常见的细胞变性有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和玻璃样变性等;细胞间质变性有黏液样变性、玻璃样变性、淀粉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变性等。
考点2:颗粒变性的病变特点
颗粒变性是组织细胞最轻微且最常见的细胞变性,主要特征是变性细胞的体积肿大,胞浆内出现轻微的淡红染色颗粒。变性的实质器官如心、肝、肾外观肿胀浑浊,失去原有光泽,呈土黄色,似沸水烫过一样。这种变性主要发生在心、肝、肾等实质器官的实质细胞,有实质变性之称。
考点3:空泡变性的病变特点
空泡变性是指在变性细胞的胞浆、胞核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空泡(水泡),使细胞成蜂窝状或网状,又称水泡变性。空泡变性多发生于皮肤和黏膜上皮,如痘疹、口蹄疫等皮肤和黏膜上的疱疹,就是上皮细胞的空泡变性。
考点4:脂肪变性的病变特点
脂肪变性是细胞内脂肪代谢障碍的形态表现,特点是细胞胞浆内出现了正常情况下在光镜下看不见的脂肪滴,或胞浆内脂肪滴增多。
在正常细胞结构中,脂滴是重要的胞浆内含物之一,脂滴以极小的微粒散布于细胞浆中,光镜下看不见,脂滴的主要成分是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及类脂质(胆固醇之类)。在常规石蜡切片中,由于脂滴被脂溶剂(酒精、二甲苯等)溶解而呈圆形空泡状,有时不易与水泡变性相区分,可做冷冻切片,用脂肪染色显示,如苏丹Ⅲ或油红将脂肪染成橘红色,苏丹四将脂肪染成红色,苏丹黑B及锇酸将脂肪染成黑色等。
考点5:肝脏脂肪变性的病变特点
肝脂肪变性:表现肝脏肿大,质地脆软,色泽淡黄至土黄,切面结构模糊,有油腻,有的甚至质脆如泥。如鸡脂肪肝综合征时,肝切面由暗红色的瘀血部分和黄褐色的脂肪变性部分相互交织,形成红黄相间的类似槟榔或肉豆蔻切面的花纹色彩,称为槟榔肝。
考点6:心脏脂肪变性的病变特点
心肌脂肪变性:如恶性口蹄疫及慢性心力衰竭时,心肌发生脂肪变性。透过心内膜可见乳头肌和肉柱的静脉血管周围有灰黄色的条纹或斑点分布在色彩正常的心肌之间,呈红黄相间的虎皮状斑纹,称为虎斑心。
考点7:玻璃样变性的病变特点
玻璃样变性:在变性的细胞胞浆中出现大小不一、均质红染的玻璃样圆形小滴。这种病变常见于肾小球肾炎,当上皮细胞被破坏时,透明蛋白即游离在肾小管腔内,并互相融合凝集成透明管型。
考点8:淀粉样变性的病变特点
淀粉样变性是指在某些组织的网状纤维、血管壁或间质内出现淀粉样物质沉着的病变。淀粉样物质化学性质上属糖蛋白,新鲜变性组织具有淀粉,遇碘时被染成棕褐色,滴加1%硫酸溶液后则呈蓝紫色,故称之为淀粉样物质,其实与淀粉并无关系,之所以出现淀粉样变色反应是由于其中含有多糖物质的缘故。
脾脏淀粉样变性:其淀粉样物质沉着于淋巴滤泡的周边部分、中央动脉壁的平滑肌和外膜之间以及红髓的细胞间,其中以淋巴滤泡周边的量最多。淀粉样物质沉着在淋巴滤泡部位时,呈半透明灰白色颗粒状,外观如煮熟的西米,俗称西米脾。若淀粉样物质弥漫沉着在红髓部分,则呈不规则的灰白区,没有沉着的部位仍保留脾髓固有的暗红色,二者互相交织成火腿样花纹,故称火腿脾。
考点9:坏死的概念和形态学标志
坏死是指动物活体内部组织、细胞的病理性死亡。坏死组织、细胞的物质代谢停止,功能丧失,表现出一系列的形态学改变,是一种不可逆的病理变化。
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性死亡,是一种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我破坏的过程,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细胞核的改变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胞核变化的特征表现为核浓缩、核碎裂和核溶解。
考点10:凝固性坏死的种类和病变特点
凝固性坏死(干性坏死):指坏死组织由于水分减少和蛋白质凝固而变成灰白或黄白、干燥无光泽的凝固状。凝固性坏死分为贫血性梗死、干酪样坏死和蜡样坏死。
贫血性梗死:常见于肾、心、脾等器官,坏死区白色、干燥,早期肿胀,稍突出于脏器的表面,切面坏死区呈楔形,界限清楚。
干酪样坏死:属于凝固性坏死的一种,主要见于结核杆菌和鼻疽杆菌等引起的感染性炎症。干酪样坏死灶局部除了凝固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多量的由结核杆菌产生的脂类物质,使坏死灶外观呈灰白色或黄白色,松软无结构,似干酪样或豆腐渣样,故称为干酪样坏死。组织病理学观察,坏死组织固有结构完全破坏而消失,融合成均质、红染的无定形结构。病程较长时,坏死灶内可见有蓝染的颗粒状的钙盐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