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百万粉丝自媒体、Z具影响力的文艺大号 “4个小时逃离北上广”“丢书大作战”“新世相图书馆”年度刷屏事件策划者 这是新世相创始人张伟的首本随笔集。 84篇用文艺解决人间烦恼的样本。 84篇样本里你会看到,原来折磨你和乔布斯、海明威、梦露、卡波特、原研哉……的,是同一种东西。大师们未必有生活的解药,但你会从他们的故事里发现一些实用而不失格调的生活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丈量世界坐标系。 保持镇静、不被生活吞没,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100万人的“深夜陪伴品”,84篇用文艺解决人间烦恼的样本 你经常有目光短浅的时候,愤怒的时候,万念俱灰的时候,无聊度日的时候,这个时候,你需要文学和艺术。 ★百万粉丝自媒体、具影响力的文艺大号新世相创始人张伟首本随笔集 ★100万人的“深夜陪伴品”,84篇用文艺解决人间烦恼的样本 ★张伟精选84篇受好评文章,重新修改、创作,实体书du家发布 ★32张精选内文配图+流传度广的经典语录首次集合。四色印刷,精美装帧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审美本质上是区分好与坏的过程。我们中间的许多分歧,花费大量时间争论,经常是因为没有勇气做最终的好与坏的决断。比方说,我们为了辩论长句和短句究竟哪个更漂亮举出了无数理由,最终还互相握手妥协,认为各有优劣。事实上呢?长句优于短句是一件不容商量的事。审美是非此即彼黑白分明的,在这个领域不需要宽容。 有一个关于品位的定义我曾推崇了很久:“品位是判断事物好坏的勇气和能力,以及对坏东西说不的能力。”如果细分起来,最难的反倒是对坏东西说不的勇气和能力。我自己对“品位”一词还有另一种更肤浅解释:品位是准确感知潮流方向的能力,以及明知潮流向何流动但仍不失去自我方向的能力。说到这里图穷匕见,当社会潮流是反感“文艺”的,是调侃和反讽的,但2013年开始,世相始终希望恢复“文艺”的名誉,也希望我们不为坏的潮流所动摇,并努力改变潮水的方向。 如果说我不愿意面对一个空洞的“社会”发出邀请,那么我起码对世相和它的读者有所要求,或有所寄望。我们是时候做出选择。是否愿意承认文艺是生活的根基,是否愿意对抗对文艺的拙劣的伤害,是否愿意重新公开展示自己身上某一部分潜伏的文艺气质。 我热切地希望一个可以公开推崇文艺且不受指点的时代重新归来。或者说,如果这个时代本身就还存在,希望它浮出水面而不是藏在众人生活的暗影里。希望阅读、旅行,欣赏建筑和油画,当众赞美精神生活都成为新的潮流。 这一切当然散落着存在各个角落,也让人对“文艺溃败”这个论点充满怀疑。但归根结底,为什么需要对文艺的一次统一命名?因为当我们行其实而不扬其名,久而久之,这种畏缩和规避心态成为风气,遮掩正常的文艺生活居然成为常态,那些居于边缘地位的文艺生活首当其冲,遭到冷遇甚至讪笑,漠然和木然随后扩展到最主流的文学生活中。 在此之前,还有工作要做。文艺同样区分好坏,因为它本身就意味着审美和品位。救护文艺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好的文艺产生共识。坦白讲,文艺的坏品味是让许多其实热爱文艺的人反倒羞于谈论文艺的最主要的原因。我们需要区分好文艺和坏文艺的能力,更需要勇气。长久以来,某一类小众的行为和审美倾向被强横地定义为“文艺”,这类审美倾向包括腻味的抒情、毫无实质内容而形式又做作难堪的言辞、空洞而不知所云的励志、不懂节制的情绪以及腐朽的妆扮。将此称作“文艺”并进而对文艺进行嘲讽和唾弃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是恶劣的,其可笑程度就如同因为有人溺水而希望填没整个海洋那样可笑。 从另一个角度讲,审美是一系列复杂判断过程被抽象化的结果,这些复杂的判断的标准在我们成长到生命某个阶段就已经基本固定,最后内化为直觉,也就是判断力。我们有机会调整自己判断的能力,但这需要我们养成重视细节、不时发问的习惯,为什么在21寸显示器上五号字体比小五号字体更粗俗?为什么苹果手机的圆直角比纯粹的直角和圆弧更加精致?为什么微笑的小丑比哭泣的小丑更加悲伤?每一次对此类问题的回答都可以训练判断力和审美能力,在这种琐碎问题上花费时间是值得的。 这是我们为获得更优质的文艺生活必须付出的努力——它毫不艰辛,充满愉悦。 ▏为何该勇于承认自己是文艺青年 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希望每个人都有点“文艺”气质,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对人生、命运、浮沉有思考,才能对人和事有超出世俗算计的理解。 这句话理所当然地受到了部分嘲笑,其背景是在当下中国,称一个人是“文艺青年”已经变成某种便捷的消解和嘲笑方式,即,某个人如果表现出真诚的哀怨,或不切实际地审美追求,那么这个人会显得格格不入,可笑,甚至可耻。 急于嘲讽和以貌似游离于真诚的态度调侃一切认真的审美追求都是不正行的。反讽自兴盛之初,只有在对抗错误的权威之时才获得合法性,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是有害的。 在被反讽和段子毁掉的诸多真诚与美好事物中,“文艺”是很显著的一种。套用我最喜欢的句式来说,“世道变坏是从人们取笑文艺青年开始的”。 大概10年前,文学青年成为骂人的词汇,再过几年,文艺青年也成了没人愿意承认的身份。人们匆匆忙忙地、诡异地笑着,或者故作嗔怒地反驳道:你才是文艺青年。 这些说辞令真诚地讨论美好事物变得不合时宜,甚至显得丢人,久而久之,以至于当“世相”被称作“文艺青年”所喜欢的东西时,很多人显得忧心忡忡。 重复是一种致命力量。久而久之,也许再没有人会在拒绝承认自己文艺之前先仔细想想,什么是文艺,它可耻吗?我们在随波逐流之际,是否也小心翼翼地切割了某些自己本来很珍爱的东西? 我对这种风气所能竭尽全力做出的理解是,文艺有时候被认为是无病呻吟、矫情、夸大日常生活的戏剧感并且沉浸其中,或者使用某些华丽而毫无实际内容的词汇来形容一种飘渺而不可捕捉的情绪。 但这是一种误解,一种偏见,或者一种刻意的诋毁。事实上,上述特征只是文艺情绪被过度夸张或滥用的表现,而不是“文艺”本身。将一些泛滥的不够克制的或者装模作样的情感归结为“文艺”并加以嘲讽,误伤了很多正常、健康甚至不可或缺的东西。 几乎可以肯定,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被称作“文艺”的那些东西。谁不曾在某一瞬间感到忧愁或伤感?谁不曾忽然叹口气觉得这世界过于现实?谁不曾突然被某件美丽的事物——一朵花或者一道日光——触动并陷入沉思? 被以“文艺”之名进行嘲讽的事物,正是人类精神中最可贵的那部分存在——爱情、美丽、感动、伤感、渺小感,等等。相比之下,“文艺”的人选择一种更加精致、尽量不那么粗鄙甚至非常优雅的词汇阐述现实生活,展示内心世界。这原本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审美的构成,它与苏格兰人门外的花圃以及英国绅士脖子下的领结一样,显示着对世界的积极态度,显示着对品质的追求和对粗率的拒绝。 “文艺”代表着一种雕琢的努力,一种抒情之美。它并非回避真相,而是用更高级的方式陈述真相;它并非忽视现实,而是用鲜美的养料滋润现实。它是真诚的、严肃的、高尚的,它并非只是表面化、碎片化的堆砌一些花哨之物,它向内渴望精深生活,结果导向一个社会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并且可以抵抗过于功利的潮流。在目前,我们并不幸福的重要原因恰恰是“文艺”太少而非太多。“文艺”名声的溃败伴随着我们时代文学、艺术的溃败而发生。 结果,我们毫不留情地对这些重要事物进行围攻,羞于承认自己与它们发生任何关系,并将类似情绪深埋在心里。我们学着别人讪笑或啐口唾沫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抹杀内心深处认可的珍贵情感的过程,就是让自己内心庸俗化的过程,也是我们屈服于粗糙贫乏的集体意识而修正敏感活泼的精神世界的过程。 接受本质,而不是躲避它。我们何必为人之常情而羞愧呢?本质上来说,生命的过程不就是将粗鄙不堪的本质装扮成优雅美好的表象的过程吗?我们都在为生存奔忙,文艺是让这种奔忙的本质显得略带质感的努力。我们都在为了有用而生活,但人性不就是为有用这个本质提供装扮让我们觉得生活不只是功利计算,还可以躲进内心寻求不安的情愫吗? 只要还愿意在生活的任何方面追求美,谁不是“文艺青年”呢?我受够了,我绝不愿意生活在一个缺少文艺气质的社会里。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文艺青年 你会冲糖水,但你会冲一杯恰到好处的糖水吗?甜度再增加一点,就有让人痛饮之后感到腻味的可能;甜度略减,喝了就总不够幸福。 很少有人具备这种能力,但我们总是责怪世界上的糖水太多了——即便是一杯恰到好处的糖水在面前,我们也将它混杂在品位底下的糖水里,一同责骂。久而久之,我们不但断然无法获得冲一杯好糖水的能力,甚至失去了辨别好糖水的能力。 我们的确是在失去写作甚至品鉴励志美文的能力,我们制造了“心灵鸡汤”这个词,制造了“文艺青年”这个鄙夷的称谓,结果,对人类至关重要,在无数个关键时刻影响了无数人命运的那类作品,名声统统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是对“文艺青年”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批判大潮犯下的最可耻的错误(这个错误是由那些劣质的文艺写作者协助完成的)。好的糖水太重要了,但现在我们甚至不敢提及,更不用说试着制造。好的文艺作品、好的柔情,都太重要了,它事实上意味着理想主义、教养、尊重和自我敏感,但我们已经不再将它作为好品味的标志了。我们迫切需要重树糖水工业的标准,给这个行业生存和喘息的空间。 但的确有若干错乱在“文艺”之名下发生。坏品位被放大、固化,轻浮之风盛行,这为嘲笑者找到来虽不公道但有效的靶子。爱护文艺的最好方式是成为一名“对”的文艺青年。 拥有坚持品位的勇气 由于豆瓣网、小众网站和交际圈的存在,文艺青年容易接触自己起初并不欣赏但被视作理所应当的行事风格。这时候,合格的文艺青年该拥有向坏品位说不的能力。“判断好坏的能力”以及“对坏说不的勇气和能力”本身就是品位的定义。 不喜欢安妮宝贝、苏珊?桑塔格或乔布斯,拒绝因为别人都在引用而读他们的作品;但若喜欢安妮宝贝、苏珊?桑塔格或乔布斯,拒绝因为有人鄙弃而羞于谈论她们。让人认可的气质永远是自己遵从内心喜欢并长期坚持的结果,《文艺青年装逼指南》不能嘲笑那些真正喜欢并尊重棉布裙子和银手镯的女孩,或……男孩。他们与那些只被肤浅而一时华丽的说辞打动的人本质上的区别,是对选择的清醒和坚持。 2.给自己寻找某种文艺支撑物 文艺的生活应该是一种深刻的生活,它并非只需要情绪,它需要的是有思考和人生经历做基础的情绪。你是否广泛阅读,了解世界上的许多角落?你是否能停止为不美好的事物盖上假的外表,而是认清它之后去找到它的美?你是否掌握某一种生活技能,并且像对待音乐和绘画一样对待它?太多要求,指向一个,你是否清楚地知道自己以为是文艺的那种东西究竟有什么意义?一旦开始思考,你会发现这思考是无尽头的。 浅薄是文艺的大忌。对“浅薄”一词最基本的解释是“外在表现缺少内在支撑”,确保自己表现给别人的外在形象不会被发现只是人云亦云,毫不了解。比方说,喜欢“摇滚青年”的愤怒、迷醉、反叛,就要了解摇滚音乐史,熟知代表人物的演唱技巧,熟知某个潮流所应和的时代整体气质。让“摇滚范儿”真正动人的,是它的精神内核,即破坏某种确定藩篱的快感,它的反抗是有指向的,并非不负责任的。喜欢一位作家或一首诗同样如此。确保他或它不只是一种肤浅的情感,里尔克的《秋日》很好,但为什么好?想明白之后才在朋友圈里张贴它,确保自己可以和人深入地谈论它。 “文艺”本身是一种向美的东西,是精致设计生活的某个方面,追求精致的精神生活。因而,即便是那些看起来不符合世俗审美的文艺,也都有着某个向度的精神追求:真正信奉迷幻药并从中有收获的人追求的是“剥离尘世的抽象感”,以过度夸张的奢华为追求的“坎普”是追求“对悲剧的反叛”。这都是经过精致设计的体系。相反,将“文艺”视作邋遢、肮脏甚至放弃责任感的想法极为错误。因此,如果你希望赤脚生活,没关系,但你第一件要做的事恐怕是先自己跟自己辩论,确定这真的体现了你追求的生活态度,而不只是学习一种表象。 3.坚硬的坐标系 文艺的内容就包括对真实世界的洞察理解。 每个人要坦然面对生活,都必须建立认识世界的独有的坐标系,即可以将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切分的工具。不同的坐标系可以将世界切成不同的形状,找到藏在其中的不同的金块。对坐标系的要求是系统,完整,假如你以商业为系统来了解某样事物,确保它首先被进行了完整的商业分析,一位女士的美貌或者一张纸的厚度,都可以在商业视角下获得认可。人当然应该尽可能多地掌握坐标系,以便丰富自己的观察力,但前提是,起码有一样坐标,你是熟悉的,可以随时供你取用,可以用来指导一切难题。我本人的坐标系是特稿写作,我了解世界结构的方式源自我了解一篇文章结构的方式。我了解一家企业推出产品的速度是否合适,也基于我对于文字节奏感的把握,以及从中得出的对于世界整体节奏感的把握。我看待一份感情里的情话是否妥当,与我思考一篇文章里的形容词使用是否妥当时遵循的原则是大抵相似的。 原研哉的坐标系是设计,他对世界的了解是设计化的,他甚至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场设计。对于自己选定的坐标系,必须相信它可以指向最本质的层面,并且用它来看待所有问题。 “分工”虽然倡导专业知识,但并不是对某类重要知识完全无知的借口。在“专业”之外还有一个更高的标准,那就是“知识”。宇宙起源、一朵花的结构与日本和歌的写作手法都是让生活更有质量的知识。我至今念念不忘的一样艺术作品,是国外科学家对苍蝇的头部、花蕊、细胞等物品的摄影。科学与艺术无法区分。 更何况,融合往往带来更美好的生活。除了优秀的工业设计、建筑以外,最平易近人的证据则是那些辉煌的科幻小说,和科学性、文学性都很棒的作品,比如《自达尔文以来》,比如《崩溃》,比如《自私的基因》,比如《上帝掷骰子吗》……这个书单几乎有无限长。 4.对风格拥有选择的能力 选择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之前,要知道有哪些类型的人可以成为。因此系统的知识储备必不可少。不要零星获得,尤其不要让通过只言片语了解的事物成为自己风格的核心要素。要利用分类法进行知识储备。分类的意思是,如果你因为读了《乔布斯传》而对包豪斯情有独钟,那么不妨先别到处谈论,先对包豪斯进行远超过百度百科的理解,然后开始系统研习建筑及设计流派,哥特和后现代分别是什么,它们对你的吸引力为何小于包豪斯,日本设计师在面对“饱和世界”时如何选择。了解所有风格可以支撑你的选择,也可以避免你因为视野局限而错过更好的选择。 关于分类还有几个例子,因为它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如果你某一天知晓了伍尔夫的悲剧生活,认为她是自己悲剧气质的构成,那么立即购买她的传记和代表作阅读(搜索引擎让我们在选择一本书读的时候不会错太离谱),了解她所处的圈子,对那个圈子的气质和它在英国近代史以及世界经济学史上的地位有起码认知。如果你宣称自己喜欢花草,那么你需要知道从林奈开始的植物分类学的大致历史,尽力让自己知道我们通称的“玫瑰”其实是月季,而真正的玫瑰是单薄的。如果做得足够好,你要知道什么是“花程式”。 5.分寸感:准确、克制的表达 分寸感极为重要,很多时候,是否有分寸直接决定着你践行的是好的文艺还是坏的文艺。了解什么是好的表达,什么是好的文字,什么是好的抒情。这不容易,需要对情境的掌握,需要对分寸感的理解。可以柔软,但不能令人打寒战;可以狂野,但不能粗俗。文字表达上尤其如此,在一篇诗里听起来恰如其分的话,在地铁的日常对白里说通常可以被视作坏品位。已经被很多人说过的话,毫不俭省地重复第一万零一遍,就是坏品位。“人世悲欢”这句话,现在就已经不如“人生所能经历的痛苦和欢乐”这句话品位更好。“做个淡然的女子”之所以从最初让人惊艳变为如今遭人诟病,就是因为它已经泛滥,使用上失去了分寸。 当你用一个词,你得有理由。对词语的重视和认真本身就是很文艺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更高的要求。“文艺”这东西,从表象上来看天生就跟甜腻的糖水有相似性,因此,总有人误以为甜腻的糖水也是“文艺”味儿的。辨别两者的区别,其实很考验一个人的临界把控能力,最好的文艺永远在文艺和糖水交接的线上踩着走,但绝不能踩进糖水里面去,怎么保证这一点?只能靠多读好的文艺作品,增强自己的修养,总结经验,规避教训。词汇量一定要多,不能只记得几个所有人都记得住的词。词语和情绪都要见好就收,如果一些词明显很有情调,比如“人世”和“亦”,都那么醒目,那么一定要控制数量,你如果非说“人世亦如此”,就真不如“人世也这样”或者“生活亦可以这么说”来的通达恰当。千万不能一路向西,要适时收回脚,回到正常人的语境里待会儿,然后再回去凄美苍凉安静自怨,这样就好比用茶水调剂了一下肉汤,不会腻到别人胃口。 关于这一点,又可以引用普鲁斯特评价贝戈特那句话来打比方,请尽量抄在笔记本上——“在哀怨的行文中插入一两个唐突的字眼儿,一种粗声粗气的强调,不用说,他本人也一定感到自己最感人的魅力正在于此。” 6.真诚而坚韧 我长久生活在一个我并不欣赏的时代,感到无所适从,我无所适从的最主要的事物之一就是一种戏谑的、不肯直接面对的游走的态度。它的表现包括不正式但漂亮异样的装束,善意但并不严肃的、喜欢消解但蔑视认真追求的谈吐,光怪陆离的、缺乏传统意义感的生活方式。 要真诚,也就是说,尽量避免戏谑地表达。“文艺狗”这种自嘲的词汇不要出现在自己嘴里。将“文艺青年”这个身份视作一件严肃的、重要的事情。 张伟,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GQ智族》副主编、总主笔,中文非虚构写作代表人物。“世相”“新世相”公众号创始人,先后收获100多万读者,关注者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艺术家、创业领袖。 新世相是一个“深夜陪伴品”,也是“为文艺正名”的潮流开创者,提倡品位、审美和有物质基础的精神生活。过去一年里,先后做出“4小时逃离北上广”“新世相图书馆”“丢书大作战”等现象级互联网产品,张伟本人也被外界称为“文艺教主”。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为何该勇于承认自己是文艺青年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文艺青年 1.拥有坚持品位的勇气 2.给自己寻找某种文艺支撑物 3.坚硬的坐标系 4.对风格拥有选择的能力 5.分寸感:准确、克制的表达 6.真诚而坚韧 ▏Chapter1在惯常里藏着了不起的事情 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可能发生了不起的事情 我听庞麦郎《滑板鞋》时想到的一些事 该不该“与世界为敌” 物质如潮水,精神是河床 风吹过万物前,先吹过柔软的身体 相比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更应该成为一个识趣的人 你选择了现在的生活,还是被迫过着现在的生活? 如果你壮志在胸,就得反复试验去哪里生活 世界上最不势利的喜欢 我从来没有羞于承认过,无论是汪国真还是余秋雨 这么多年了,朋克们都在过着什么生活 跳绳游戏 不随便让别人感动或伤心,也是一种道德 活在平凡的世界里你是不是就认了? 好故事来自坏生活 阳光照进枯井里,就知道了黑暗的温柔 死在沙滩上之后,要不要爬起来再做一次前浪? ▏Chapter2保持不被潮水吞没的基础 那些暴露了你的内心 你们各过桥,我缄口不语 我们都是敏感的时代病人,强求生活不具有的美好 短痛不如长痛 失眠者 找到你生活里的龙,或者变成一声春雷 杰作与人生,都靠余味 尽管痛苦的回忆远多过快乐的回忆 欲望的分寸 依赖淡薄的表面关系过日子,不是比独处更寂寞吗? 就像那未了的余情 想起十九岁那年的事,真叫人又难过又怦然一动 为什么要回家 被背叛的人更有力量 性比爱更可靠,因为它离物质世界更近 最好的男女关系是免费的快乐,还是隐藏的折磨 时间 ▏Chapter3你的外表是否衬得上你的灵魂 人们热衷的应该反对,人们反对的应该流行 风格是一种流动的本质 再论风格:不以貌取人,而以魅力取人 你为什么停住时光 美化生活的恶果,是被赤裸真相伤得更深 不是茨冈人就别学着热衷于离别 为什么矛盾而复杂的女人特别有魅力 你的外表是否衬得上你的灵魂 穿什么为何如此重要 有用的性感 扮演成整天自我矮化的人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看清了这个被误解的时代 我总仰仗陌生人的善意 做一些让自己觉得激动的事情 坎普 ▏Chapter4你有偶尔对世界说去他妈的权利 这两年你过得好不好,你已经改变了多少 你偶尔该对这个世界说“去他妈的” 在下雨的夜晚死而复生 田园生活 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随时培养自己的不满 我们把自由想得太美好,以至于它永远无法抵达。 没有任何痛苦能通过“想明白”化解 当风暴不袭击你时,愤然去袭击风暴 到底什么理由让人愿意打一场艰难而美好的仗 誓言跟时代是相反的,还在遵守誓言的人像旧时代的人 矛盾感、偏差、陌生感 过去既然很好,你又何必回头 没有耐心的时代 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从容跟随 ▏Chapter5生活其实是更重要的事 生活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该在日常生活里不断冒险 我让生活更简单的努力是怎么失败的 为什么要远离人生导师 刻薄盛行的时代,你还喜欢宽厚的人吗 在成功者看起来都不大正常的年代,我们正常人该怎么办 假如你是个普通人 在成为很酷的事物与成为善意的事物之间,你会怎样选 人们总说“勿忘初心”,但初心真的不能抛弃吗? 过着普通的生活,也能有伟大的体验吗 在互联网年代,花五年时间安静地做一件事是什么感觉 关于鸡汤的若干苦恼 被贴上与事实不符的标签后,该怎么办 巨头上市,帝国分离,我们如何看待兴衰 写给豆瓣十周年 将来总归要天上相聚,别在意此刻流逝光阴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可能发生了不起的事情 【2】该不该“与世界为敌” 一
经常有人问我该不该“与世界为敌”这个问题。交流下来,很有意思。
我欣赏的一种日常生活态度是,在内心坚持视自己还有那么一点不同,对外却并不因此与这个世界表现出巨大的敌意。
在内心里,我们得相信自己与这个世界的所有人和事有所分别。我们找得到自己最珍贵的不同之处,哪怕是一点骄傲的不足以说出的梦想,这是我们保持镇静和不被生活吞没的基础。
但对外并不需要刻意表现出这种不同。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有意乃至表演性地“与世界为敌”。只要心里真的拥有“我有所不同”的自信,我们就不需要通过外在强调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来寻找存在感。我们可以温和、平静,宽容他人,尊重某些看上去平庸的事物。
这样,我们可以尽己所能地表达尊敬,生出尊敬心。
有内在的分别感又带着平常心态面对外部世界,大概是最理想的,但我逐渐发现,同时保留这两种品质并不容易。
二
我常见到的是两类人。
一类人,经常是年轻人,或始终没有丧失年轻特质的中年人。他们对世界表现出不顾一切的勇气,他们内心视自己为“不同的人”,同时也焦急地希望所有人知道这一点。他们与他人的关系是冲撞性的,是不妥贴的,通过嘲讽、争吵和远离大众生活来表达自己的不同。
另一类人,通常站在一长串人生履历背后,打心底里放弃了“自己有所不同”的看法。他们从不审视和反思,视一切为理所应当,并且表现出纯熟的圆滑和周到。他们外在世界没有形状,是因为内在世界没有形状。
丧失内在的分别心会让自己真正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一个被时代吞没的平庸者。而对外强烈表现出冲突,则会让生活充满痛苦。有些人偶尔问我,为什么自己与众不同却在生活中处处因此受到挫折。我的答案就是:因为真正的自我认可是并不需要通过对外的行为表现出来的。
三
大概两年前,我编辑过一篇关于吴秀波的文章。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对他的好感开始增加。现在想来,抛开一切是非,他表现出的正是我认可的态度,内心始终不放弃自己“有所不同”的信心,同时却用开放的平常心态应对生活。
我的作者与吴秀波一起参加过一个卡拉OK,在那个混乱的场合,他表现出的开放和体贴让人惊讶,无论是男人、女人,无论是看客、记者还是朋友,他都不让人感到冷落。
要知道,吴秀波最初是一个与自己供职的铁路文工团发生冲突而辞职的理想主义者,一个“与世界为敌”的青年。他的生活经历最终让他变成了一个温和精明的人。
但在内心里,他抱有始终不放弃的追求,相信自己可以成为自己期待的那种人。有足够多的机会可以逼迫他完全放弃这种内心坚持。在42岁出名以前,他当过餐厅老板、流浪歌手、演员经纪人,他靠近过底层的生活,刷盘子;走穴时看见过有人拿枪指着另一个人的太阳穴;交往9年的女友走了,他身边没有朋友,养活不了自己,靠朋友接济。
吴秀波的成长也许能对很多问我“该不该与世界为敌”的人他提出很好的借鉴:无论经历什么,都不要放弃自己的分别之心,要保护自己的不同;但最终,你应该带着这种不同与世界更好的相处。 【3】物质如潮水,精神是河床 一
事情是这样的,在世相的新浪微博@世相 上,两位姑娘发来她们手抄的痖弦的《如歌的行板》的照片,并且留言说:“少女情怀……总是诗”。我回复说:“有一条没被点明的世界运行规律是:少女胜过所有诗歌。”
这句话应该被展开说得更详细,它是一次深思的结果,而不是一种肤浅的调侃。
诗歌是纯粹的精神事物;少女则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我们提及“少女”这个词,正如普鲁斯特所提到的那样,既是在指一个个可以感触的、具体而生动的身躯、衣着,也在指一种纯粹真实的、冒险主义的、新奇而让人歌颂的精神象征。
而我一直为那些能展现精神和物质结合点的事物而着迷。
文学(包括诗歌)、音乐、艺术……这些抽象的精神产品,虽然都具有某种物质化的形象——纸张和书籍、唱片以及绘画雕塑等——然而它们的物质属性非常弱,大多数时候,这些物质仅是为了承载精神才有价值,尽管我们也对书籍和唱片的装帧花费工夫,但它们的魅力延续自精神产品本身。
另一些产品,既具有精神意义,本身的物质属性也很强,比如建筑、服饰、苹果手机,它们本身是某种强烈精神的产物,但产品本身同样有脱离精神的物质价值。它们的物质属性本身是迷人而关键的,而且在它们身上,精神和物质的迷人之处被叠加并增益。
我越来越喜欢那些使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同时并存的事物。这并非表示我对小说、诗歌这样的事物不再热爱,或它们不再重要,相反,它们始终在人类精神的王冠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它们从个人偏好上日益远离我。理由是:我相信只有进入具体生活的实用领域,一件事物所具有的精神价值才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触、认可、熟知。
这就是为什么我相信“少女胜过所有诗歌”。上面就是我在这个为追求诗意而极端的表达背后希望说的道理。
二
我们超越物质的任何努力都要借助抽象能力,只有物质是具体的,对物质的转述、定义、分类,都需要跳跃一道分布于物质世界边缘和精神世界边缘的狭窄但深不可测的裂痕。抽象需要两种能力,跳跃性和方向感,既要纵身跨越裂痕,又要跳到正确的位置,避免产生妄想和不知所云的解读。大多数时候,这种抽象过程是潜在的,想到这世界上大多数人只能模糊地感知对具体世界的抽象结果而无法清晰理解、掌握乃至描述它,再想到自己也是这大多数人中的一个,难免会感到无力和挫败。但不经过长久的哲学训练,甘愿埋首具体生活和谈论具体事物,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荼毒。除了寄望于侥幸而来的天才,抽象能力的获取通常需要付出与具体物质生活——肉体上更舒适的生活——融洽相处的代价,面对随时而来的具体世界的崩塌。
我在康定斯基对色彩的描述中看到了抽象的某种巅峰,因为它在别人望而却步、攻坚克难的物质与精神的缝隙两头随意蹦跳,却像一直高明的总能落到舒适的位置——而它居然还有实用指南的作用。橙色由于加入了黄色而更接近人。“当蓝色接近黑色,就表现出超脱人世的悲伤。”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们只能无奈地跟随着想起大海,想起我们面对深海若有所思却无法诉说的痛苦。
三
故事是一切小说的根基,正如物质是一切生活的根基。小说没有好故事与生活没有物质基础一样,是糟糕的,是不成立的。但真正让小说优秀乃至伟大的却是故事之外的,是抽取走故事之后再去审视并发现的气氛之美,是情节外的短句、标点、景色描述以及情感共鸣的营造。同样,判断一段生活是否成立并美好,需要抽去物质基础之后审视它的精神气氛,是去掉好房子、好鞋子之后,是否仍留下值得希冀和怀念的事物。有时候,小说里的非故事的气氛与生活里的非物质的事物是如此重要,它们可以让故事不好的小说和物质匮乏的生活也不那么难忍受,极端情况下,只靠这些也可以让小说和生活变得优越和伟大。这也如同煮面高手既需要劲道实诚的面条,也需要一锅好汤,通常而言,面本身的品质决定着面是否成功,但如果有一锅无与伦比的好汤,这碗面怎么都不会难以忍受。
因此,抽去故事看一篇小说,撇开物质审视一种生活,看它是否还能动人,是判断好坏的有效方法。桑顿的小镇也是这样,我抠除了那些具体的悲欢离合之外,检查它是否有一种动人的普遍性的气氛,是否有附着于名词和数据之上的生死的动人,繁华万户的辽阔,以及时间流动本身带来的寂静。这些寻常生活集聚而成的美感更接近永恒。昨天见了张楚,聊起他在《博客天下》上开的专栏。他通常要提前一天划好文章结构,然后酝酿情绪,第二天开始动笔写。他知道自己写的故事并没有超出大众经验,也许只是略微特殊一点,关于如何租房子,或碰到一些尚未开始就结束的感情。但故事之外那些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世界秩序的探寻,那些在情节行将结束之际突然勾出的短句,成为故事的气氛,成为一锅好汤,或者一种动人的精神。 【4】风吹过万物前,先吹过柔软的身体 一
风吹过小镇总是先在旗帜和悬晒的衣服之上显出踪迹,然后才吹动少女的眼波。潮流的显现是一个由外入内的过程,柔软的外在之物最先被趋势和潮流推动,坚硬的内核随后才应声而动。衣物和肉体均是柔软之物。一位歌词创作者在1900年前后就提醒说,“流行音乐的风格像女士的帽子那样易变”。菲茨杰拉德也看出了这一点,他描写美国的“爵士年代”,即知道一个放浪腐败的潮流是首先表现在人们的穿戴和性行为——即对肉体的态度上。
因而别轻视衣着潮流和人们对肉体的态度,它们是前奏也是旗帜。那些发生在女士胸前和男人喉结上的变化慢慢必然就会发生在一个年代最伟大的文学和最杰出的音乐里头。《花花公子》的兴衰和它趣味的变化代表了很多事情,这是它应该被作为一本重要杂志对待的原因。而广告业——广告即时代本身的欲望,它既是衣物和肉体这些浅显迅速的风潮的结果,也是这些风潮里最敏锐的先奏。
二
我们见到的越多,越知道时代的兴衰。世界自废墟中开始发育,并一次次被重新化为废墟。这并不是坏事,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一天生活,毁灭起码意味着重新开始,有一种新生甚至必须以毁灭为前提。1930年代大萧条之中产生了新商业霸主,古典艺术理念的崩塌为现代设计的出生松了土。关键问题是废墟形成后从废墟中长出了什么,覆满焦土之上的是野花还是肥胖的蛆虫。毁灭之后,人们总会经历短暂迷惘,或者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或者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但通常结果是,野花与蛆虫同时生长,无力感和全能感总是同时出现,一切都充满临时性,临时的道德、临时的荣辱观、临时的长久目标和临时的逃避心态。
我们身处的时代,大厦倒塌的灰尘还没有完全落定,废墟还没有被完全遮掩,野花和蛆虫的战争没分出胜负,急于欢庆或者急于心如死灰都是无理的急促,“我们只是暂时停顿,还是向着彻底的灾难一路冲去?”这个问题悬而未决,目前积极态度重要于消极态度。在还有比哀叹更重要的争夺正在发生之际,哀叹本身也是轻浮的。
三
时代披在一切事物上,无可逃避。最深刻的灵魂,躲进宗教、诗歌或者哲学的洞穴里,也无法完全逃离时代。世界上不存在被时代彻底遗忘之处——因为海水在流动,即使是无人的海岛也会遇见洋流带来的瓶罐和残骸,获知文明已经变更的气息。
海子在1989年3月卧轨自杀,这件事本身与那一年最核心的故事和死亡没有直接关联,但往深处望去,榕树的根连着桦树的根,那一年的总体原则分别遍布于每一个具体细节,细节之间则互相交错,动荡的风吹过每一个角落,这些死亡和这些故事之间,德令哈的雨夜和国家的哀愁之间,都有着结实的联系。
不熟知时代的气味,如何伟大起来?这句话大抵上是对的,从事任何技术,无论是打磨马蹄铁还是制作电脑屏幕,时代都在你潜首工作时站在窗外打量,借以挑选它的宠儿。技术需要动人,而“动人”二字的标准是由时代风貌确立的。鲍勃·迪伦熟知他所成功的时代,知晓它的荣兴和退败,知晓它的毛孔里透着什么香氛,他了解时代为何选择他,或他如何熨帖那个时代——一个迷幻而沮丧,又怀着莫名其妙的兴奋感的古怪的年代,若非如此,凭什么是鲍勃·迪伦?
但通过上面的叙述,你也许已经看出“不熟知时代气味如何伟大”这句话的若干漏洞。一方面,时代选择恰当的人作为它自己的表情,但它是不是偶尔选择一些本身并未获得启蒙的人?比如,它曾选择一个蹩脚的或者说迷惘的二流乐手谱写的《马赛曲》作为血腥时代的前奏。另一方面,有没有人是跨越时代的,是独立于具体时代之外而符合历史长河的永恒流速的?一定有。这样的人,不需要熟知当下时代的口味和爱好,只需要熟知——凭借知识或者凭借内心的天成——人类的恒久韵律,熟知藏在常情常理里的人性沟曲,熟知人类精神的奇妙。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