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蒙古学文库:清代蒙古寺庙管理体制研究》内容由前言、正文八章、结束语、参考文献等组成。清代蒙古寺院管理体制的总体结构大致由内外两大部分构成,寺院内部管理体制体现在寺院的组织管理机制。其中包括寺院内部喇嘛等级管理制度与寺院执事喇嘛组成的“朝干对会”、通过学部(达场)的组织形式建立起来的喇嘛学制、学位的管理制度和寺院对喇嘛实行的司法管理制度、寺院对所属僧侣和沙毕纳尔的管理以及庙仓对寺院财产的经营管理等因素。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胡日查,蒙古族,1962年生于原哲里木盟库伦旗。教授、历史学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蒙古历电文化研究所所长,内蒙古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民族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兼任内蒙古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蒙古学学会常务理事。1985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8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民族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师从那木云教授;2003年蒙古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蒙古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历虫科学博士(Sc。D)学位,师从蒙古国科学院院士哲·宝力道巴特尔教授。从事北元时期蒙古部落变迁史和清代蒙古宗教、政治、社会、经济史研究工作。著有《科尔沁蒙古史略》(第一作者)、《清代内蒙古地区寺院经济研究》(独著)、《草原文化区域分部研究》(副主编)、《清代蒙古志》(第三作者),已发表<清代内蒙古蒙旗扎萨克衙门蒙古文档案研究价值》、《清代喀喇沁三旋土地与环境变化》等50余篇学术论文。主持及合作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发展研究》、《内蒙古通史》,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清代内蒙古地区寺院经济研究》,国家《清史》编纂项目《清史·典志·民族志·蒙古篇》等多项科研课题,《科尔沁蒙古史略》、《草原文化区域分部研究》分别获内蒙古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和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一、二等奖。现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传佛教与近代内蒙古社会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清代蒙古寺院管理体制研究》等课题。
第一章 清代蒙古寺庙管理体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清朝对蒙古宗教政策的制定
一、入关前清朝对蒙宗教策略
二、入关后清朝对蒙宗教政策
三、具体措施
第二节 蒙古地区寺庙体系的建立
一、清代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寺庙
二、清代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寺庙
三、外札萨克喀尔喀和厄鲁特蒙古地区的寺庙
四、蒙古地区寺庙体系的种类
第三节 清代蒙古呼图克图、札萨克达喇嘛系统的形成
一、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和章嘉呼图克图转世系统的建立
二、内札萨克蒙古地区的呼图克图、札萨克达喇嘛系统
三、外札萨克喀尔喀地区的呼图克图系统
四、外札萨克厄鲁特蒙古地区的呼图克图系统
第四节 清代蒙古寺庙管理体制的总体结构
一、清代蒙古寺庙管理体制产生的直接原因
二、清代蒙古寺庙管理体制的总体结构
第二章 理藩院对蒙古地区寺庙和喇嘛的行政管理机制
第一节 理藩院各司的分工与行政、司法管理规定
一、理藩院各司对蒙古寺庙和喇嘛的分工管理职责
二、理藩院对蒙古地区寺庙和喇嘛制定的行政、司法管理规定
第二节 理藩院控制的蒙古地区活佛转世制度
一、活佛转世制度的改定与“金瓶掣签法”的制定
二、蒙古地区活佛转世制度的确立与实施程序
第三节 理藩院制定的“喇嘛年班制度”及其管理
一、清代蒙古喇嘛年班制度的初定年份
二、喇嘛年班的相关环节
三、清末喇嘛年班制度的维持状况
第四节 理藩院颁发的喇嘛札付、度牒证书及其管理效应
一、理藩院实行的喇嘛札付、度牒制度
二、颁发喇嘛札付、度牒证书的管理效应
第三章 札萨克喇嘛旗与掌印呼图克图喇嘛旗管理体制
第一节 清代蒙古札萨克喇嘛旗与掌印呼图克图喇嘛旗区别
第二节 札萨克喇嘛旗及其管理体制
一、锡勒图库伦札萨克喇嘛旗
二、察汉诺们罕旗
三、札萨克喇嘛旗管理体制
第三节 掌印呼图克图喇嘛旗及其管理体制
一、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旗
二、额尔德尼班第达呼图克图旗
三、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旗
四、青苏珠克图诺门罕旗
五、那鲁班禅呼图克图旗
六、“商卓特巴衙门”与掌印呼图克图喇嘛旗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四章 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及其印务处管理体制
第一节 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及其印务处的设立
第二节 呼和浩特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印务处及其管理
一、呼和浩特喇嘛印务处建立的历史背景及其经过
二、呼和浩特喇嘛印务处机构体制及其所辖寺庙
三、掌印札萨克达喇嘛的任免与喇嘛印务处隶属关系的变更
四、呼和浩特喇嘛印务处“政教合一”的行政管理职能
第三节 多伦诺尔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及其印务处管理
一、多伦诺尔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及其印务处的设立
二、多伦诺尔喇嘛印务处管理权限
三、多伦诺尔历代掌印札萨克达喇嘛更迭情况
第五章 蒙旗对所辖寺庙与喇嘛的行政管理机制
第一节 登记或推荐境内呼图克图、达喇嘛、度牒喇嘛、台吉喇嘛
一、登记或推荐境内呼图克图、达喇嘛、度牒喇嘛人选
二、登记、呈报出家台吉喇嘛
第二节 蒙旗札萨克对境内寺庙及其喇嘛的行政监督和管理
一、行政监督和管理
二、司法审理、裁决和管理
第六章 清代蒙古寺庙内部管理体制
第一节 寺庙内部喇嘛等级管理制度与执事喇嘛组成的“朝干对会”
一、寺庙内部喇嘛等级管理制度
二、寺庙内部的最高行政管理组织“朝干对会”
第二节 学部的组织形式与喇嘛学制、学位的管理机制
一、却伊拉扎仓及其学制、学位管理
二、卓特巴、洞阔尔、曼巴、拉麻哩木扎仓及其学制、
学位管理
第三节 寺庙对喇嘛实行的司法管理制度
一、《乌兰哈其尔图》中制定的喇嘛法规
二、《查干乌拉庙庙规》所制定的寺庙和喇嘛的司法管理制度
第七章 寺庙对沙毕纳尔的行政、司法管理体制
第一节 沙毕纳尔对所属寺庙和喇嘛的赋役
一、沙毕纳尔的来源与构成
二、沙毕纳尔的生产劳动与赋役
第二节 寺庙对沙毕纳尔的控制与管理
一、寺庙对沙毕纳尔的人身、财产的控制与管理
二、寺庙对所属沙毕纳尔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八章 清代蒙古寺庙对庙仓财产的经营管理体制
第一节 寺庙各种财产和收入
一、沙毕纳尔的生产收入和庙仓财产的增值收入
二、高利贷收入
三、佛事收入
第二节 寺庙对庙仓财产、收支的管理体制
一、庙仓财产、收支的管理机构
二、庙仓财产的经营管理体制
三、寺庙对仓、吉萨财产的管理制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蒙古文内容提要及目录
后记
《中国蒙古学文库》已经出版书目
第一节 清朝对蒙古宗教政策的制定
16世纪末17世纪初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蒙古各部的广泛传播对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而清朝政府对藏传佛教采取的利用、扶植和鼓励政策则进一步推动了清代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畸形发展.
清朝是满洲人建立的封建王朝,人口较少的满洲人之所以在17世纪上半叶的明朝、蒙古、后金三足鼎立的政治割据中,能够相继降服蒙古诸部,进而入主中原,推翻明王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自元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是在很大程度上与努尔哈赤、皇太极及其继承者们对骁勇善战的蒙古民族采取的政治上的拉拢和经济上的优待政策的基础上建立的满蒙联合统治息息相关。其中,清朝政府采取的利用、扶植和鼓励藏传佛教的政策,对笼络蒙古各部王公贵族,进而建立满蒙联合统治起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
一、入关前清朝对蒙宗教策略
满洲人同藏传佛教的接触始于17世纪初期,几乎与科尔沁等东蒙古诸部同步。天命六年(1921)西藏乌斯藏地方的高僧囊苏喇嘛自蒙古科尔沁部到达后金,努尔哈赤亲自接见,深表恭敬,“敬礼师尊,倍常供给”。同年八月囊苏喇嘛圆寂后,努尔哈赤根据他的遗嘱,妥善对其安葬,并委托给在辽东的巴噶巴喇嘛祭祀。同时,派人领回在科尔沁的该喇嘛所属诸申63户,让他们看守在辽东城(今朝阳市旧城)修建的敛藏该喇嘛之塔园。“据《大金喇嘛法师宝记》,巴噶巴喇嘛(又写白喇嘛)系囊苏喇嘛同门法弟,又囊苏喇嘛另有瓮卜等门徒42名。‘可以看出,努尔哈赤时期后金境内已有藏传佛教高僧传法,并得到努尔哈赤的优待。天命十年(1625)又有叫唐古特喇嘛者因不堪科尔沁蒙古诸贝勒的虐待,携带随从萨哈尔察等信徒归附后金。该喇嘛来投时说:“蒙古的诸贝勒养活不好,汗养活的好。”对此,努尔哈赤同样优礼相待,并下令“随从来的萨哈尔察等子孙万代免纳贡赋。犯了罪,另作处理,犯了罚财物的罪,也免罚。永沐慈爱之道。记录下来,给了一百三十二人敕书”。”努尔哈赤对投奔后金的喇嘛如同蒙古各部贵族,既在经济上给予优惠待遇,又在政治上特别优待,并把优礼和尊崇藏传佛教的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皇太极即位后,为了达到笼络、控制蒙古各部的政治目的,继续推行尊崇藏传佛教的政策。认为,藏传佛教是一种巨大的政治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蒙古各部的政治形势,影响着蒙古人心的向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