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语文太重要:高中写作创意
本书共有12讲,介绍了高考作文如何写作才能得到好的成绩,内容包括:第一讲 物不平则鸣 、第二讲 修辞立其诚 、第三讲 我手写我心、第四讲 思维的乐趣、第五讲 必也正名乎、第六讲 明亮的对话、第七讲 故事的效应、第八讲 大胆的想象、第九讲 辨析辩证法、第十讲 说理的面向、第十一讲 底层的立场、第十二讲 普世的价值,既有名家经典的解读,也有思维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批判思维的养生均有帮助。
作者连续参加过三年高考阅卷,批改的都是作文。就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而言,我觉得上海卷的作文题目难度并不高,阅卷组对于好作文,也就是所谓的分数在二类卷及其以上的作文,要求也并不是很高。但是,就阅卷的实际情况而言,好作文真的不多,能够获得公认的一类卷,真是少之又少。有时候一天三百份试卷批阅下来,难得碰得到几篇一类卷。 高考作文,作为考场作文,虽然不能代表上海市中学生整体的写作水平,但大体上可以折射出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诸多问题。其中,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学生的审题训练上。这当然无可厚非,因为作文一旦离题,就会被打入四类卷,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但是,审题并不是写作教学的全部。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只能算作阅读训练。读懂一道题目,按照题目的要求写作,应该说是写作的基本规范。倘若只是在基本规范上动脑筋,那写出来的作文,也就是个基准分而已。况且,这几年高考作文的审题难题并不大,“心灵的微光”也好,“最重要的小事”也罢,走出沙漠的“自由”与“不自由”而已,这还用得着费尽脑筋来审题吗?这种所谓的新材料作文,新就新在降低了审题难度,让考生一看,就知道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总比某些省市那些让人不知所云的“猜谜语”式的题目要强些。 那怎样才能写好一篇高考作文呢? 首先,要有比较强的文体意识。记叙文要写出记叙文的样子,议论文要写出议论文的样子。不要在文体上玩花样,瞎折腾,变换着法子写出一篇四不像的变体文来。变体文虽则不是文学家的专利,但是只有董桥这种散文大家,才能把各种体式的散体写得得心应手,变换得不留痕迹。高考作文在文体上还是写得中规中矩些比较保险。 这里的规矩指的是文体的体式特征。你要写记叙文,起码得知道故事的核心是制造冲突吧,无论是真人真事,还是通过想象虚构出来的情节,起码人物得够形象吧,情节得够完整吧,主题得够准确吧。你要写议论文,起码得有你自己的观点吧,不管你的观点多么偏颇——只要别像毕福剑那样口无遮拦就行,至少你得提出三四条理由,加以论证,做到自圆其说吧。在论证的过程中,总得符合基本的逻辑推理规范吧,不能出现明显的逻辑谬误吧。 这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明显倾向议论文,特别关注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一个没怎么专门接受过逻辑训练的人,是很难达到较高的要求的。学有余力的学生,不妨找几本批判性思维的书来看看,对于提升理性思辨能力还是大有帮助的。 其次,要有比较强的读者意识。所谓的读者意识,在这里指的就是你得揣摩一下阅卷老师的阅读心理吧。中学语文老师总体上思想是比较保守的,有人在高考作文中现身说法,大谈自己丰富的情感经历是什么情况?不知道语文老师大多都有做班主任的丰富经历吗?最让他们头疼的不就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好、感情生活乱套的学生吗? 还有人在高考作文中大谈辩证法,什么对立统一啦,质变量变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啦,你把它当作一种思维方式,暗含在你的写作思路中,那是没有问题的。你大段大段地默写思想政治原理究竟是什么心理?难道是看错了考试科目跑来撰写政治小论文的吗?何况辩证法,也不是什么好的思维方式,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樊弓教授写的一篇关于辩证法的趣文来看看,保证你从此以后会对辩证法另眼相看。 选修历史的同学千万不要以“文史不分家”的优越性自居,然后就千篇一律地从闭关锁国写到改革开放,从鸦片战争写到解放战争,从新文化运动写到大国崛起,从商鞅变法写到百日维新,这种粗线条的大历史观根本就经不起细节上的推敲。再说了,黄仁宇先生提倡的大历史观可不是让我们在八百个字里面纵横捭阖,激扬起历史的沉渣,佐证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结论。 历史史实、文史掌故当然都可以拿来论证你的观点。但是宜细不宜粗,尤其要写出自己的史识来,发前人所未发,言前人所未言,不要落入历史教科书的窠臼。高考作文,也不是历史小论文,没有人强迫你运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来分析史实,你完全可以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要敢于写翻案文章。苏洵论管仲,苏轼论张良、方孝标论王安石,都是翻案文的典范之作。 有人可能要跳出来问,那我可以歌颂希特勒吗?当然不行。历史上著名的暴君,由于层累的原因,可能没有后人描述得那么残暴。就像子贡说的: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但是他毕竟还是暴君。不论社会如何变迁,思想如何多元,最起码的辨别是非、美丑、善恶、对错的能力,还是要具备的。作为二十世纪著名的三条恶棍之首,希特勒反人类罪的事实是不容抹杀的。你要替希特勒翻案,至少得先看看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兴亡史》吧,看完你就知道你这种想法有多么幼稚、荒谬,又怎么可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 作者不是主张你只能写那些无比伟大、无比光荣、无比正确的观念和素材,这种道德说教本来就没有什么思辨性可言,既写不出新意,也写不出深意。对于思辨性训练的最佳方法,反而是把自己置身于经典的道 德伦理困境,在激烈的认知冲突中挑战人性的弱点,唤醒理性的不安。像死刑存废、同性婚姻、电影分级、亲亲相隐、以直报怨这种话题,都可以拿来试笔,看看理性思辨会把我们引向何方。 再来谈谈备考的问题,或者说素材积累的问题。很多人把备考理解成积累素材,在素材积累上花了不少工夫,大有韩信带兵多多益善之感。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写作误区。先不说这些所谓的素材,最终能否会遇上。即使碰巧遇上了合适的主题,也有一个因文制宜的问题。平日注重素材积累的人,考场作文时很容易先入为主,把不合时宜的素材牵强附会在作文中。 其实素材的概念外延很广,完全没有必要刻意地准备写作素材。对于议论文写作的成败而言,关键不在于你使用了哪些素材,而在于你的主张是什么;为了论证你的主张,你的主要理由是什么;在你的主张和你的理由之间,是否有一个逻辑比较严密的推理过程,能不能说服读者;最后才是你的论据是否充分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素材积累是一个比较枝节的小问题,过多地强调素材积累,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表现。
语文太重要(序)
孩子呱呱坠地,父母便要为孩子的起名冥思苦想。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的名字,就是苏洵根据儿子个性精心打造的。一个凭“轼”而“瞻”,一个“由”“辙”而行。还特意写了一篇 “名二子说”来教育孩子。 一本书的问世,对于作者来说,也是如此。在命名中寄托着厚望与祝福。本书定稿之后,起名就颇费斟酌,凡四易其名。最初名为《怎样学好语文》,虽四平八稳,未免寡淡无味,且有说教之嫌,商量后改为《语文好玩》。陈省身当年提出“数学好玩”,影响很大。“好玩”意味着有趣,兴趣第一,学习和研究在“玩”中完成,而且,“玩”字本身有研究的意思在,比如“古玩”,就是研究古董的意思。这很好。不过仍然觉得不满意。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前提,钻研是深入理解的途径,并没有没把我们编写此书的真正的意图表达出来。后来又想到改成《语文真酷》,觉得太现代,而且不明确,到底酷在哪里?总之是转辗反侧,苦苦寻觅,不得其名。 有一天,与一位家长闲聊,他不经意中说:“黄老师,我知道语文重要,但是拉不开分数距离。”此刻,我感到灵光乍现,沉潜了心里多少年的一句话,从我的脑海深处跳了出来:“语文太重要”!太好了!而今天,人们太不把它当回事了。就把它作为书名! 表面上看,语文是雷打不动的“主课”。语文课上的阅读分析和配套作业、习题、考试,占据了学生一大块时间。然而,这外表的风光,却掩盖不了语文在很多家长学生的心目中已沦为“鸡肋”的事实。 语文的分数差距不大。再差的学生也能保底,再好的学生也高不到哪里去。有时还会倒挂。高考也好,中考也罢。能够拉开十分二十分已经非常了不起。所以,与其在语文上花功夫,还不如把时间精力用在抓分的刀口上,用在数理化外语上。在特别重视“信价比”的今天,人们不重视语文,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不能转化为分数的“无用”的东西是不被重视的。没竞争力,也就没有意义。这一点,学生和家长们“心照不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心照不宣”的轻视,已经渐渐堂而皇之起来。在一些名牌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中,干脆只考数学、英语。理由是:“搞学术离不开查国外资料,英语不好没有前途”。而语文呢?反正“考不出差距”,大家都是中国人,哪有不会说话写字的?普通人只要能写会说大白话就行。 然而,他们忘了,语文的差距,本来就不是分数的差距。语文的差距,是人生的差距,是一生的差距,是生命的差距,是生命质量的差距。这个差距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很大很大。它将跟你一辈子。你的生命是不是有厚度,有宽度有高度,你是不是能够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精神生活的人,一个真正精神上独立自由的人,你的一生,生命的质量如何,这一切都和语文密切相关。 语文太重要了! 当然,所有的知识科目,对于培养思维、塑造人格都是有好处的。培根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但是没有一种学问比得上语文那样无处不在,没有人能够离开。不论你是搞数学物理,搞经济政治。所有的书,都是用母语来表达,来思维的。即便是外语书,最终要让国人能够理解、运用,真正对中国产生影响,还是要或多或少转化为母语。 语文太重要了! 实际上,不重视语文的后果。已经时有显现。多年前,有北大的教授出过一本人类学译注。被指出许多译名极不规范。最滑稽的是书中出现了这样一段: 门修斯的格言“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太阳,居于民众之上的也只有一个帝王”,可以适用于所有大型帝国所建立的界域。 这位“门修斯”看着十分唬人,叫人以为是哪位高端的洋大师。殊不知,这Mencius即中国先秦思想家孟子。而这所谓“格言”,就是“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翻译外国学术著作,到头来却在自己的文化上栽了跟斗。 无独有偶,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的学术著作中,出现了“常凯申”这一号人物。大谈特谈这位“常凯申”如何如何。后被人指出,所谓的“常凯申”,竟是“蒋介石”的误译。粗制滥造,已臻极矣。 这些学者坐镇清华北大这样的顶尖学府,终日“查外国文献”,其外语水平绝不会差。为何会闹这样的笑话?搞学术真的只要外语就行了吗? 语文太重要了! 众所周知,民国时候出了很多的大家,学贯中西者有之,文理兼通者有之,无不以坚实的语文,尤其是大量的经典为其基础。数学家苏步青,在少年时代就熟读《左传》,并写得一手好绝妙的古诗词。 植物学家胡先骕,古体诗写得极棒,著有《忏庵诗稿》,钱钟书赞他的文字“抱弓力大,琢玉功深。”获得若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李政道文化涵养也很深,在交通大学演讲时,他化用杜甫的诗,“细推物理即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让物理的研究成为一种诗意,一种追求真理的境界。 语言,尤其母语是思想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语文太重要了!他的重要超乎人们的想象! 可是,既然语文“太重要”,又好玩,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抱有误解,觉得语文课“太鸡肋”,“太无聊”? 那是因为,如今我们学的不是“大语文”而是“非语文”;不是“真语文”,而是“伪语文”。我们常说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外延相等”,语文本身包涵了文史哲,包涵了我们的生活思想,是何等的丰富。语文水平的提高,本身就是人的素养的提高!可是我们已经把语文窄化为一个个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异化为为了应付知识点考试的零星的碎片,而这一切又成了束缚人的思想的绳索。我们教的和学的甚至是反语文。真语文重读书,伪语文重做题;真语文讲感悟,伪语文讲灌输;真语文成一家之言,伪语文凑标准答案;真语文解放人,伪语文束缚人。这样的语文自然不会引起具有强烈好奇心,不断渴求新知识新思想的孩子们的兴趣。 法国教育家阿兰说过:“怎样学语言?向大作家学,别无他途,向最严密最丰富最深刻的语句中去学,而不学那会话课本的平庸语句。”大量的阅读,阅读原著,并且记忆之、运用之,正是学语文最快也最有效的方法。中国语文教学有优良的传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等等。这些记忆,在发挥运用思考中得到不断的巩固。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在学与思中,用前人思想的财富陶冶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最终得到一种生命的幸福感。 我们这套书正是基于的这样的信念而编写的。我们希望为语文学习,也即是人的成长,开一扇小小的窗口,让青年学生得以窥见“大语文”“真语文”的美好世界。 参与这本书的编著者,是来自一线的老中青三代的语文教师,有近八十岁的宿儒,有三十出头的少壮派。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知名度。这样一支强大的团队,有着广阔的视野,选文抛开固定的程式的做法。比如文言不循《古文观止》那一套,而是选一些似乎冷僻但活生生的、别人很少选的、十分有趣的文章。现代文则大量引入当代西方经典性的美文,重思想、重前瞻、也重文采。至于作文的指导,则与生活贴得更近更紧。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的读物,都是精心选择的成果。 最后,必须说明的是,我们从来没有把提高语文素养与应试对立起来,我们相信,这套读物对于提高应试能力,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也是我们在编写这套书时,经过认真考虑的。 但愿孩子和家长们喜欢这套书。 复旦附中语文教师黄玉峰 2015年7月
黄玉峰:1946年12月生于浙江绍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华东师大中文系硕士生导师,上海市写作学会副会长和上海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教学生活得像个“人”》《说苏轼》《说李白》《说杜甫》等。
序
前言 第一讲 物不平则鸣 001 1.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沉默的大多 数》 003 2.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龙应台《野火集》 009 言论自由的认识及其基本条件——殷海光《殷海光文集》014 创作自由与社会担当 陆天明 018 1. 成为批判性思考者——文森特?鲁吉罗《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 024 2. 批判性思维核心能力 —— 彼得?法乔恩《批判性思维:思考让你永远年轻》026 第二讲 修辞立其诚 027 1. 立论——鲁迅《野 草》 029 2. 说真话之四——巴金《随想 录》 031 说真话难,听真话更难 刘道玉 036 再论说真话——巴金《随想 录》 043 1. 批判性思维自我评估表——知识、技能和态度 —— 斯特拉?科特雷尔《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 047 002 2. 引发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问题 —— 彼得?法乔恩《批判性思维:思考让你永远年轻》049 第三讲 我手写我心 053 1.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 去?保尔?高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1897年) 055 2. 我为什么而活着(What I Have Lived For)——罗素 058 3. 认识你自己 周国平 060 认识自我——克里希那穆提《重新认识你自 己》 063 文学创作与生命体验 王充闾 066 培养优秀的思维特质需要经常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 摘自《批判性思维工具》,作者: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073 第四讲 思维的乐趣 077 1. 思维的乐趣——节选自王小波《思维的乐 趣》 079 2. 中国人的五大思维缺陷 童大焕 086 愤青:中国人“四化思维”的典型代表 ——节选自宋怀常《中国人的思维危 机》 091 继续清除极端主义思维 王学泰 094 常见的思维谬误及其应对 —— 文森特?鲁吉罗:《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097 第五讲 必也正名乎 103 1. 子非鱼,安知鱼之 乐?——《庄子?秋水》 105 2. 白马非马——《公孙龙子?白马 论》 107 标签战——刘瑜《观念的水 位》 112 1. 概念的使用和滥用 —— 摘自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115 批判性文章自我评估表——斯特拉?科特雷尔《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118 第六讲 明亮的对话 123 1. 小事——摘自《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自选集》125 2. 粗鄙是中国社会的癌症 徐 贲 128 民主的仙女需要天梯——《可操作的民主——罗伯特议事规则下乡全纪录》读后 132 1. 重温哈维尔《对话守 则》——摘自《青年时报》,2012年2月1日,作者:阿平 140 罗伯特议事规则精华15条 143 第七讲 故事的效应 147 1. 呼喊特丽莎的人 卡尔维诺 149 2. 故事比现实、比真实更多样更丰富 ——杨照《故事效 应》 153 把好故事讲好 —— 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156 麻辣故事 ——杰里?克利弗《小说写作教程》159 经验法则及其误用可能导致的结果 —— 《批判性思维——思考让你永远年轻》164 第八讲 大胆的想象 169 1. 想象上海 王安忆 171 2. 理想的下午——舒国治《理想的下 午》 176 想象2049年的中国 陈志武 180 关于“文学想象 力” 张 炜 187 评价证据量表——文森特?鲁吉罗:《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191 第九讲 辨析辩证法 195 1. 先讲形式逻辑,再说辩证法 王学泰 197 2. 正确运用“一分为二”的思维方法 边家珍 201 辩证法是什么——波普尔《猜想与反驳》205 关于辩证思维的局限性以及辩证法适用范围的思考 张树军 212 批判性思维的思维标准(上)——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 《批判性思维工具》218 第十讲 说理的面向 225 1. 微博是好的说理形式 吗 徐 贲 227 2. 到底谁有理,问问“第三 方” 徐 贲 231 道德说理的限度 周 濂 235 1. 说理之为教化 陈嘉映 240 批判性思维的思维标准(下)——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 《批判性思维工具》246 第十一讲 底层的立场 251 1. 黑窑之恶文明之痛 郭于华 253 2. 底层沦陷与上层逃离 童大焕 257 底层社会的权利逻辑 于建嵘 261 如何表现底层人民 崔卫平 267 科学调查步骤——彼得?法乔恩《批判性思维: 思考让你永远年轻》272 第十二讲 普世的价值 277 1. 没有普世价值 李银河 279 2. 寻求文化中的“普世价 值” 汤一介 283 什么是普世价值 唐 逸 288 走出普世价值的逻辑困境 马德普 293 1. 发展和评价批判性思维的工具 彼得?乔法恩博士 —— 《批判性思维——思考让你永远年轻》298 2.思考和认识水平的7个阶段 —— 彼得?法乔恩《批判性思维——思考让你永远年轻》299 第一讲 物不平则鸣 目标导引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写给孟郊的赠序中开门见山地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则更为明确地提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些是古老中国言论自由的先声。你对作为四大自由之首的言论自由是如何理解的?言论自由的基本条件有哪些?导致我国“沉默的大多数”的国民心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怎样才能把一向信奉“沉默是金”的中国人引向通往言论自由的坦途呢? 思辨现场 1. 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 数》 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作怯懦,但这是不对的。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它的价值观很简单:开口是银,沉默是金。一种文化之内,往往有一种交流信息的独特方式,甚至是特有的语言,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文化可以传播,等等。这才能叫做文 化。 一种文化必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沉默也是有的。戈尔巴乔夫说过这样的话:有一件事是公开的秘密,假如你想给自己盖个小房子,就得给主管官员些贿赂,再到国家的工地上偷点建筑材料。这样的事干得说不得,属于沉默;再加上讲这些话时,戈氏是苏共总书记,所以当然语惊四座。还有一点要补充的,那就是:属于沉默的事用话讲了出来,总是这么怪怪 的。 沉默也可以传播。在某些年代里,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沉默就像野火一样四下蔓延着。把这叫作传播,多少有点过甚其辞,但也不离大谱。在沉默的年代里,人们也在传播小道消息,这件事破坏了沉默的完整性。好在这种话语我们只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说,比方说,公共厕所。最起码在追查谣言时,我们是这样交待的:这话我是在厕所里听说的!这样小道消息就成了包含着排便艰巨的呓语,不值得认真对待。另外,公厕虽然也是公共场合,但我有种强烈的欲望,要把它排除在外,因为它太脏 了。 我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从我懂事的年龄起,我就常听人们说:我们这一代,生于一个神圣的时代,多么幸福;而且肩负着解放天下三分之二受苦人的神圣使命,等等;在甜蜜之余也有一点怀疑:这么多美事怎么都叫我赶上了。再说,含蓄是我们的家 教。 在三年困难时期,有一天开饭时,每人碗里有一小片腊肉。我弟弟见了以后,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冲上阳台,朝全世界放声高呼:我们家吃大鱼大肉了!结果被我爸爸拖回来臭揍了一顿。经过这样的教育,我一直比较深沉。所以听到别人说:我们多么幸福、多么神圣时,别人在受苦,我们没有受等等,心里老在想着:假如我们真遇上了这么多美事,不把它说出来会不会更好。当然,这不是说,我不想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对于天下三分之二的受苦人,我是这么想的:与其大呼小叫 说要去解放他们、让人家苦等,倒不如一声不吭。忽然有一天把他们解放,给他们一个意外惊喜。总而言之,我总是从实际的方面去考虑,而且考虑得很周到。智者千虑尚且难免一失,何况当年我只是个小孩子。我就没想到这些奇妙的话语只是说给自己听的,而且不准备当真去解放谁。总而言之,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 因。 与沉默的大多数相反,任何年代都有人在公共场合喋喋不休。我觉得他们是少数人,可能有人会不同意。如福科(又译作福柯,法国当代思想家)先生所言,话语即权力。当我的同龄人开始说话时,给我一种极恶劣的印象。有位朋友写了一本书,写的是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书名为《血统》。可以想见,她出身不好。她要我给她的书写个序。这件事使我想起来自己在那些年的所见所闻。“文革”开始时,我十四岁,正上初中一年级。有一天,忽然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班上的一部分同学忽然变成了红五类,另一部分则成了黑五类。我自己的情况特殊,还说不清是哪一类。当然,这红和黑的说法并不是我们发明出来,这个变化也不是由我们发起的。照我看来,红的同学忽然得到了很大的好处,这是值得祝贺的。黑的同学忽然遇上了很大的不幸,也值得同情。我不等对他们一一表示祝贺和同情,一些红的同学就把脑袋刮光,束上了大皮带,站在校门口,问每一个想进来的人:你什么出身?他们对同班同学问得格外仔细,一听到他们报出不好的出身,就从牙缝里迸出三个字:“狗崽子!”当然,我能理解 他们突然变成了红五类的狂喜,但为此非要使自己的同学在大庭广众下变成狗崽子,未免也太过分。这使我以为,使用话语权是人前显贵,而且总都是为了好的目的。现在看来,我当年以为的未必对,但也未必全 错。 话语有一个神圣的使命,就是想要证明说话者本身与众不同,是芸芸众生中的佼佼者。现在常听说的一种说法是:中国人拥有世界上最杰出的文化,在全世界一切人中最聪明。对此我不想唱任何一种反调,我也不想当人民公敌。我还持十几岁时的态度:假设这些都是实情,我们不妨把这些保藏在内心处不说,“闷兹蜜”。这些话讲出来是不好的,正如在“文革”时,你可以因自己是红五类而沾沾自喜,但不要到人前去显贵,更不要说别人是狗崽子。根除了此类话语,我们这里的话就会少很多,但也未尝不是好 事。 对我来说,这是青少年时代养成的习惯,是一种难改的积习。小时候我贫嘴聊舌,到了一定的岁数之后就开始沉默寡言。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不会说话──在私下里我说的话比任何人都不少──这只意味着我放弃了权力。不说话的人不仅没有权力,而且会被人看做不存在,因为人们不会知道 你。 我曾经是个沉默的人,这就是说,我不喜欢在各种会议上发言,也不喜欢写稿 子。 这一点最近已经发生了改变,参加会议时也会发言,有时也写点稿。对这种改变我有种强烈的感受,有如丧失了童贞。这就意味着我违背了多年以来的积习,不再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了。我还不致为此感到痛苦,但也有一点轻微的失落感。现在我负有双重任务,要向保持沉默的人说明,现在我为什么要进入话语的圈子;又要向在话语圈子里的人说明,我当初为什么要保持沉默,而且很可能在两面都不落好。照我看 来,头一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我发现在沉默的人中间,有些话永远说不出来。照我看,这件事是很不对的。因此我就很想要说些话。当然,话语的圈子里自然有它的逻辑,和我这种逻辑有些距离。虽然大家心知肚明,但我还要说一句,话语圈子里的人有作家、社会科学工作者,还有些别的人。出于对最后一些人的尊重,就不说他们是谁了──其实他们是这个圈子的主宰。我曾经是个社会科学工作者,那时我想,社会科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发掘沉默。就我所知,持我这种立场的人不会有好下场。不过,我还是想做这件 事。 第二个问题是:我当初为什么要保持沉默。这个问题难回答,是因为它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感觉。一个人决定了不说话,他的理由在话语圈子里就是说不清的。但是,我当初面对的话语圈和现在的话语圈已经不是一个了──虽然它们有一脉相承之 处。 在今天的话语圈里,也许我能说明当初保持沉默的理由。而在今后的话语圈里,人们又能说明今天保持沉默的理由。沉默的说明总是要滞后于沉默。倘若你问,我是不是依然部分地保持了沉默,就是明知故问──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决定了要说说昨天的事。但是要慢慢地 说。 在上文中,王小波分析了自己多年以前保持沉默的诸多理由,你是否也有过这些感受?结合你自身的经历思考,造成我国“沉默的大多数”的国民心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造成“沉默的大多数”的国民心态的主要原因 原因1 原因2 原因3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