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幸福”成为*热门话题之一的今日,围绕着对幸福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追求,在大众中还存在着诸多困惑、盲点和误区《幸福八讲:一个文学教授的人生哲学课》正是针对这一社会文化热点,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幸福的本质、要义,即从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传统与现代等关系的辩证统一角度,提炼、归纳出代表主导核心价值的现代幸福观。在此基础上,着重联系当代现实和普通人的生活实际,围绕构成个体幸福的种种要素,对此加以具体阐发。
时下关于幸福方面的读物很多。但有的是专家学者的专业理论研究。太过高深,脱离了普通人的生活实际:更多的则是属于大众文化的时尚话题,显得肤浅,缺乏内涵。《幸福八讲:一个文学教授的人生哲学课》取两者之长,补两者之短,使“幸福”这个话题从抽象的哲学教条中解放出来,还原为具体变化的生活形态和普通人的实践追求:同时摆脱大众时尚文化对此的庸俗化、随意化阐释,力图以深邃的内涵、纯正的风格影响读者。
黄书泉,安徽肥西人,一九五一年生。当过农民、工人、士兵、机关办事员、中学教师,一九八六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现为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
出版有专著《现实的人和审美的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当代中年人人生五大危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边缘思语》(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文学批评新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文学转型与小说嬗变》(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重构百年经典――20世纪中国长篇小说阐释》(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长篇小说《大学囚徒》(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乡土皖南的书写者――吴组缃创作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年)等。
第一章 幸福究竟是什么――古今中外论幸福
从央视海访“你幸福吗”谈起
西方人论幸福
中国人论幸福
幸福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
幸福是需要的满足,还是欲望的实现
幸福的悖论
幸福没有定义
第二章 “把懒散当作福音”――事业成功与幸福
“成功”是现代社会的一剂毒药
何谓“事业有成”
“外部成功”的虚幻性
自我实现者的幸福
幸福来自于注重过程
不成功者的幸福人生
第三章 “保持轻度贫困是该被祝福的”――金钱财富与幸福
贫穷绝不是幸福
将幸福落到“民生工程”的实处
有钱就幸福吗
幸福的富人们
“保持轻度贫困是该被祝福的”
第四章 “围城”内外咏叹调――爱情、婚姻、家庭与幸福
爱情、婚姻、家庭
爱情的甜蜜与痛苦
婚姻的现实与虚幻
家庭的温馨与苦涩
走向更广阔的人生
第五章 建构你的“称心的环境”――人际关系与幸福
自我与社会(他人)
“只有上帝和野兽才喜欢孤独”
“他人即天堂”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第六章 人生就是修行――个性、人格与幸福
“认识你自己”与人生修行
追求幸福与自我选择
人性的弱点
战胜、超越自我者的幸福
第七章 当好生命之旅的过客――人生各个阶段与幸福
生命是一个过程
少年也识愁滋味
青春是美丽的,又是可怕的
“四十而惑”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直面死亡
第八章 通向幸福之路――结语:幸福三问
幸福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幸福
幸福的梦想能否变为现实
我的人生关怀――代后记
《幸福八讲:一个文学教授的人生哲学课》:
幸福的本义是指个体的幸福,它与主体的感受密切相关,有着强烈的主观性,而个体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不同的人对幸福的认识、理解和追求各不相同。当萨特感叹:“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同时它又让我认识到这没有多大意思,不过你有什么办法?”过着简单而快乐生活的乡村草民能有这样的体验吗?被金钱美女、功名富贵的欲望刺激着的人又怎么能够理解和认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式的幸福?在“焦大们”看来,过着锦衣玉食生活的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实在是“吃饱饭撑的”,“有福不会享”;而一个置身于剪不断理还乱的官场争斗中不胜其烦的官员,有时甚至羡慕倒头就能睡着的街头乞丐的“幸福”;许多大富大贵、功成名就的人由于感觉不到人生的幸福与快乐而自杀,许多在底层挣扎的人却信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因里希·伯尔的小说《一则关于劳动生产率下降的故事》便是一个关于幸福之不同的寓言。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渔民在打鱼,这一天获得丰收,鱼太多了他处理不过来。旁边一棵树的阴凉里头,一个年轻小伙子正在睡觉,他就叫那小伙子起来帮他干活:“我这鱼太多了,大白天你睡什么觉?”小伙子说:“我为什么要帮你干活?”渔民说:“你帮我干活,我给你钱。”小伙子说:“我为什么要钱?”渔民说:“你有钱可以出去旅游,你可以过幸福的生活。”小伙子说:“我现在在树底下睡着觉,小凉风吹着,我过的就是最幸福的生活。你把我的幸福生活破坏了,让我跟你一块去打鱼。我不想要这个钱,也不想打这个鱼。”
这一切似乎表明: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一个客观的、有着共同标准的所谓“幸福”,而只有各人理解、体验的“幸福感”,有多少种人,就有多少种对幸福的理解、体验和追求,所谓共同的、作为客观标准可以量化的“幸福指数”只是扯淡。如普林尼所说:“人们无法判断谁得到了最大的幸福,因为每人以自己的方式和秉性来定义幸福。”①
幸福的确是一个与个体主体特征,包括气质和性格、环境和经历、年龄和性别、思想和感情、需要和欲望、兴趣和癖好、理想和愿望、信念和价值观等在内的密切相连的个体的一种理解、体验与认同。从此意义上讲,幸福就在你的心中。中国有句成语:“境由心生”;禅宗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心头若无烦恼事,便是人间好时节。”幸福与否,主要取决于个体对幸福的体认。蒙田说:“生活的乐趣取决于我们对生活关注的程度。”“由于我们不知我们内心的风景,于是只好到外面去寻找。”②叔本华也主要是在主观的意义上肯定幸福存在的,譬如他认为:“能够反身而乐,不必求之于外,并可以这样声称:除了这一身之外,我再无他求,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内容。”③罗素在《快乐生活》一书中说:“假如心情可由理由决定,那么快乐的理由断不在绝望的理由之下。”钱钟书在《论快乐》一文中说:“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精神的”,“陕乐由精神来决定”。李银河甚至决绝地认为:“说到底,美好还是悲惨,快乐还是痛苦,只是人的一种感觉。所以我说一个人能否使自己的生活变得美好,只在一念之间。”④所以,尽管个体的客观环境、条件差异巨大,但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