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获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点经费支持出版。大理州作为云南省两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试点之一,其实践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验样本。本书以大理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工作与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为内容范围与写作对象,就创建工作机制创新、构筑中华民族共同有精神家园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项重要工作,进行实践及案例研究。通过大理州在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广
本书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总论,概览了民族精神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二至第五章为分论,分别阐述了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核心要义、历史底蕴和百年实践;第六章为余论,提出了新时代弘扬民族精神的若干路径。书稿旨在帮助青年干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干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进、砥砺前行。
本书为文学人类学研究领域论文集,聚焦当代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探索跨学科研究模式,突出跨文化研究视野,涉及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批评、文学人类学田野考察、口头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世界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神话与历史/科幻、社会记忆与身份认同、跨文化比较等主题,展示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四川大学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能为推动中华多民族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当代转型与跨文化对话开拓多元路径与广阔前景,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本书以先秦诸子思想为标的,比较详细地厘析了其中所孕育、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如对儒家心性论与中华民族的伦常之道、道家“道德”论与中华民族的立世之道、庄玄禅的生命体悟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之道等民族精神的发掘。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能够被孕育、滋生,并茁壮成长起来,是因为它有自己深厚的哲学根基和肥沃的哲学土壤,因此本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哲学底蕴也进行了探索和发掘,考察了其形而上的本体论维度。
本书从心理学与精神病学角度对黑人与白人世界的关系进行研究。作者一方面以他个人体验和搜集的个体经验为基础,描述了来自法属马提尼克岛的黑人面对白人社会的各种态度;另一方面也从同时代的黑人文学作品中摘取了素材,并参考引述了医学、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相关学术著作和文章,分析指出了各种理论及各项研究中存在的偏见与局限性。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女排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现实背景和文化背景,讲述了女排精神在形成时期(1981-1986年)、传承时期(1987-2012年)和发展时期(2013-现在)感人至深的故事;阐释了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祖国至上、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永不言败);阐述了女排精神的地位与作用(唤醒了民族自觉、激励了民族自强、增强了民族自信)、女排精神的时代价值等内容。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展现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旅游是文化传播的特别途径,是低碳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文旅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经济增长重要引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是展示绵阳文化旅游的窗口,在推进西部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建设中有核心引领、宣传教育、辐射带动作用。本书收录了众多文化研究学者针对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进行研究的多篇文章,多角度多维度多方面研究抗震救灾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播正能量,为研究抗震精神、灾后重建等提供有力参考意义。
本书基于广西百色市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这一主题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探究百色市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在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进程中的相关做法和经验,从理论到实践,开展了整体性研究。本书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提出、边境地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的背景和意义、边境地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的基础、百色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举措及成效以及百色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的经验启示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和研究。
啊!我的身体,让我永远做一个追问的人吧! 《黑皮肤,白面具》是一本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也是被殖民者深沉的痛楚之声。法农以充满感情而又冷静的笔触,诉说黑人如何在殖民主义中失去他的主体性,直到他的身体、欲望和日常行为完全向白人世界臣服,渴望将自己提升到白人的位置,一心寻求白人的认可,以证明自身的存在和价值。法农以精神病理学家的分析沉痛地指出,这是殖民主义的白人文明和欧洲文化强加给黑人的,这种认知和存在的偏差更是白人的建构。 黑皮肤的人为何要戴上白面具?因为这个世界是透过白人的眼睛来观看,只有戴上
本书紧扣“两个百年”和“两个大局”,深入阐释新时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的理论发展、战略意义、战略重心与任务要求,通过比较借鉴国外民族凝聚力建设的经验教训,明确新时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的际遇与挑战,结合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重点论述从工作责任感、物质获得感、文化认同感、社会公平感等层面,提出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