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关于下一代互联网技术集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于一体的教材。书中详细介绍IPv6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协议体系结构,并将其与IPv4进行了差异性与兼容性的比较;详细介绍路由技术、交换技术和网络安全协议,重点介绍SRv6、iFIT、网络切片和BIERv6等IPv6+关键技术,以及IPv6+网络管理技术和IPv6+过渡技术
本书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未来6G通信融合的方向,深入分析人工智能如何内嵌于现代通信网络,推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并塑造未来的网络系统。全书共5章,从6G的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到数据驱动的端到端通信系统的实现,再到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数字孪生网络和大模型辅助的语义通信,同时提供全面的技术分析和丰富的实例研究。本书旨在为读者揭示智能
随着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无线通信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愈发紧密。智能通信系统将在6G网络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全覆盖、高速率、低延时的通信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本书聚焦智能通信研究领域,对无线通信网络空口资源配置和信号处理的泛在智能设计技术进行介绍。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与人工智能方法介绍、未来
本书以互联网设计原理为指南,详细分析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v4)和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数据报头结构和寻址原理,系统介绍新一代过渡技术中的协议翻译和地址映射的技术思路和适用于不同场景的IPv6过渡技术实现方案。本书是作者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进行IPv6过渡技术研究时对产生的重要研究成果的系统化总结。这些成果已
本书从空间维度分析了全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总体形势,梳理了美国、俄罗斯、亚洲、欧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战略和政策变化发展情况,展现出全球网络空间的总体格局与地域特色。分析了2022年网络安全形势与治理的月度特点和重点,描墓了全球网络空间形势的动态变化与相关政策的调整方向。针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战略政策
随着通信技术迅猛发展,通信业务向综合化、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方向发展,人们对通信业务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本书以当前各种接入网技术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各种现代通信接入网的技术理论和工程实践,共7个模块,包括通信接入网基础认知、LAN接入技术、EPON技术、GPON技术、10GPON技术、WLAN技术和ODN工程实
本书介绍使用华为网络设备搭建网络实训环境。全书以实际项目为导向,共6个项目,包括认识网络设备、构建办公局域网络、局域网冗余技术、网络间路由互联、网络安全配置与管理,以及广域网接入配置。
本书共9个单元,包括了解园区网路由技术、深入了解静态路由技术、精通OSPF动态路由协议、优化OSPF动态路由技术、管理路由重发布实现不同自治域路由注入、实施路由策略优化路由表、使用策略路由优化传输路径、使用BGP路由实现域间路由选择、实现园区网安全访问控制列表。
本书基于网络关键设备通用的安全检测技术,对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设备等网络关键设备的安全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检测环境、冗余、备份恢复与异常检测、漏洞和恶意程序防范、预装软件启动及更新安全、用户身份标识与鉴别、访问控制安全、日志审计安全、通信安全、数据安全等安全功能的检测实
本书面向工业网络系统通信的高效性和运行的安全性实际需求,从多智能体系统建模的角度,系统介绍了面向工业网络系统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首先,从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介绍了工业网络系统的内涵、结构与调控问题,概述了工业网络系统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案以及相关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接着从分布式脉冲控制、分布式采样控制、分布式静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基础协议,对保障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十分重要,其规模部署需要较长时间且过程复杂。本书系统地阐述“IPv6+”体系的丰富内涵,包括“IPv6+”的提出背景、诞生过程、产业政策、关键技术、产业价值和应用案例等。全书共16章,分为趋势篇、总体篇、技术篇、产业篇和展望篇。趋势篇(第1~5章
本书的编写遵循网络工程师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能积累的规律,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融入内容,以华为HCIA(DataCOM)职业认证标准为编写依据,以华为网络设备为硬件平台,以网络工程项目为依托,从企业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出发组织全部内容。本书共6个项目(18个任务):项目1为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项目2为部
本书以5G和云计算的发展给IP网络带来挑战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IP网络切片的产生背景、架构设计、技术实现、规划设计和部署建议。首先,本书分析了IP网络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从业务角度说明了IP网络切片技术承载的历史使命。其次,本书分析了IP网络切片技术与传统SLA保障技术的差异,试图解释IP网络切片为什么能够满足5G和
本书围绕网络工程师对路由交换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技能,较系统、完整地介绍IPv6地址、邻居发现、IPv6静态路由、IPv6默认路由、OSPFv3、IPv6访问控制列表、IPv6隧道等知识。 本书由IPv6局域网应用篇、IPv6园区网应用篇、IPv4与IPv6混合应用篇、IPv6扩展应用篇共4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3~5个
本书首先以时间为顺序分析了网络协议各个阶段的代表性技术及发展概况,结合TCP/IP的设计原理和技术分析其设计原由及演变方向,从目前有代表性的互联网协议角度,分别介绍了目前IP协议的发展方向以及各个方向维度的发展现状和技术进展情况,以及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后从需求角度、技术能力发展和过渡演变趋势3个角度,重点介绍了面
本书旨在帮助初级阶段的学生进一步学习网络技术的常用协议和对应的配置方法。 本书的结构为先交换后路由。本书首先介绍交换网络的基础知识,然后介绍VLAN和STP这两种网络中常用的技术和协议,最后详细介绍路由技术。路由是网络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因此,本书还介绍了网络中常用的协议,并展示了相应的配置命令和代码。此外,本书根据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服务于全球、带动全社会相关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而网络服务是基于网络基础设施为各种网络业务提供共性支撑的信息服务化平台。针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网络服务平台,本书介绍了网络服务的基本概念、核心技术、发展历程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然后对网络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基础设施管理,以及组网
全书共5个模块,13个任务。模块1是通信网络基础知识,介绍了通信、通信网络、通信系统相关知识。模块2是TCP/IP基础,介绍了网络拓扑与TCP/IP的应用。模块3是网络安全,介绍了安全传输与VPN构建。模块4是网络设备安全,介绍了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模块5是通信安全,介绍了日常生活中信息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每个模块的
本书内容包含了作者在卫星通信和天地一体化网络领域10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广泛而深入地阐述了相关概念及内涵、全球天基传输网络概况、星座构型、传输体制、链路预算、业务接入及路由交换体制、协议体系、典型站型及网络应用等,兼具系统性和工程实用性,具有很高的实际工程参考价值和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 本书适合从事卫星互联网
本书聚焦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战略与政策问题,从网络安全防护、数据治理、内容管理、信息化发展等方面系统梳理了2021年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政策动态,分析了每个月的态势和特点,重点研究了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及欧盟的网络安全政策变化发展情况,同时对一些重点国家和组织的战略政策文件、智库报告等进行了摘编评述和翻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