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护筒嵌岩桩已成为内河深水码头的主要基础形式之一。现有的设计理论中,钢护筒嵌岩桩仍按普通嵌岩桩考虑,即不考虑钢护筒的作用。事实上,由于钢护筒参与受力,使得钢护筒嵌岩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工作性状与普通嵌岩桩存在较大区别。本书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在揭示钢护筒嵌岩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基础上,查明其承载性状,进一步建立了其设
本书以目前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原状土取样中产生扰动为研究对象,针对研究贯入过程中附加应力分布及取土过程中的扰动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土体取样扰动理论分析、室内常规试验、室内小型模型试验、透明土小型试验,通过改进和完善取土贯入引起的扰动影响下无限空间理论方法的局限和不足之处,在分别研究扰动分析两核心要素"附加应力分布规律"和"水
《岩石断裂力学》主要论述断裂力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在岩土工程与地球科学中的应用,涉及岩土工程安全、震源物理、矿山地震等跨尺度的岩体破裂问题.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线弹性断裂力学、非线性断裂力学,断裂力学参数和破裂物理判据,侧重于压力之下岩石内部的微裂纹的萌生、演化、集结(成核),破裂周围的应力场和位移场,破裂扩展途径,断层的剪切
《冻土断裂破坏准则及其试验研究》主要从断裂力学理论出发,在考虑冻土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冻土破坏的统一模式,并通过现场原状冻土的Ⅰ型、Ⅱ型断裂韧度测试及对翼型裂纹试样研究,得到其对试样断裂韧度值影响的规律。此外,针对原状冻土的非线性断裂破坏,充分考虑冻土特有的胶结力作用,提出冻土非线性胶结力断裂破坏模型,然后对表征胶结
水力与力学特性是当今非饱和土力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书总结了目前非饱和土持水特性、渗透特性和有效应力的研究现状,基于表面科学、颗粒力学及热力学原理,提出了"土样-土颗粒-集合体"的多层次分析模式,先从土样的试验结果出发,研究了持水曲线的影响因素,并在全含水率范围内完善了对土持水及非饱和渗透特性的模型描述;再将土颗粒
压实红黏土工程
高含水率淤泥的固结特性与改良技术
本书精选世界文学名著中的公主故事,主要内容包括小公主、小天使海蒂、公主与妖怪、绿山墙的安妮、秘密花园,为小读者展现了机智勇敢、聪明灵巧、温柔善良的美好公主形象。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会学到感恩、互助、友爱、真诚等美好的品格,成长为一个善良、可爱、聪明的女孩子。
本书以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膨胀土地段破坏机及处理技术”研究为基础,结合以往膨胀土研究成果,针对膨胀边坡稳定的世界级难是,以国内外最大规模的膨胀土渠道原型试验为依托,深入研究了膨胀土的地质结构、裂隙发育及分布规律、地下水赋存形式及工程特性,提出了膨胀土等级现场快速判别的定性和半定量方法。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施工实例图解》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等最新规范、法规、标准为依据,全面阐述了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等内容,并在相关章节增设了实例分析,便于读者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施工实例图解》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内容
《挡土墙和基坑围护结构土压力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针对挡土墙和基坑围护结构上作用的的土压力理论、模拟以及工程监测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土压力与支护结构变形的关系,基坑开挖条件下土的本构关系及数值模拟,基坑开挖过程有限元模拟实例及规律性分析,基坑工程施工期安全监测以及基坑安全监测方法等。
《地基基础工程设计施工实例图解》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等现行的技术标准进行编写,共分为五章,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地基基础工程、地基处理
《土体气压劈裂原理与工程应用》是基于作者十余年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撰写而成,该书主要内容是作者及其课题组获得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主要内容之一。本书内容具有原创性。本著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上下两篇(共9章):上篇:理论篇,包括以下5章内容:(1)绪论;(2)土体气压劈裂机理;(
本书以岩土体参数不确定性表征及可靠度分析为主题,重点阐述基于Copula理论的岩土体参数不确定性表征方法及其在岩土结构物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基于Copula理论的岩土体参数不确定性建模方法,从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阐明了Copula函数对岩土结构物可靠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不完备概率信息条件下岩土结构物可靠度估计方法。建
由王亚军、吴昌瑜、任大春、程展林著的《岩土工程非确定理论研究与应用》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岩土及水利工程中的非确定问题,建立了堤防工程风险决策与安全特性综合评判模型,定义了边坡体的模糊随机失效概率,研究开发了边坡工程的模糊随机可靠度算法,较为全面地实现了对岩土及水利工程中非确定性问题的仿真模拟,另外,本书还探讨了岩土工程大区
节理岩体应力渗流耦合机理及锚固理论是岩土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重要科学和技术问题。《裂隙岩体应力渗流耦合特性及锚固理论》围绕这一关键问题开展系统研究:研制了新型数控剪切渗流耦合试验系统,可在恒定法向荷载和恒定法向刚度边界条件下进行裂隙面的应力渗流耦合试验;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系统分析粗糙裂隙面剪切破坏机理和溶质运移特性
《高边坡岩体流变试验与流变理论及工程应用》系统研究了高坝高边坡软弱岩带和硬脆性岩体的压缩蠕变特征、剪切流变特性和流变破坏机制,提出了岩体大尺寸原位压缩蠕变试验和原位剪切流变试验的加载、测试与分析方法,揭示了软弱岩带和硬脆性岩体的流变力学特性和流变强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软弱岩带的变参数流变损伤模型和硬脆性岩体的非线性黏弹
《岩石动力学基础与应用》立足学科前沿,系统地论述了在10-1-104s-1应变率段岩石动态本构特征与能量耗散规律,应力波在岩体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及边界效应,应力波理论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三大主要内容。《岩石动力学基础与应用》视野开阔,内容新颖丰富,体系完整,学术性强,填补了我国没有关于岩石冲击动力特性专著的空白。《岩石动力
本书阐述了土力学的基本理论,重点讲述了土力学在工程设计领域的应用,详细介绍地基基础的基本原理,指导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全书共分12章:绪论,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土中水及其运动特征等。
本书是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本书是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编写的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之一,较系统的介绍了土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计算方法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等。教材密切结合土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即重视学科基础理论和知识的阐述,又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全书共分为10章,内容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