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代瑜伽之光——辨喜的生平、思想与影响》是靠前少数研究辨喜生平、思想与影响的专著。作者从三个维度即宇宙、神和人,介绍辨喜的哲学思想及其立论的根本依据,以及所做的瑜伽实践。是一本了解近代印度哲学思想与瑜伽文化的读物。
《智慧瑜伽:商羯罗的《自我知识》(第三版)》*部分是对印度*著名的瑜伽大师、哲学家商羯罗之名著、被认为是智慧瑜伽之代表作的《自我知识》的翻译。第二部分是译者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成先生从东西方跨文化的角度对这部书进行的全面阐释,在阐释中,译者注重从日常生活出发探索了当今瑜伽哲学和精神哲学中的诸多问题。 2
《爱的瑜伽》一书,是对《拿拉达虔信经》的翻译以及注释。《拿拉达虔信经》共83节,探讨了一个人生命走向圆满的虔信之路,揭示了爱的本质是平静和至上喜乐。 英文版的翻译和注释者斯瓦米·帕拉瓦南达具有很深的哲学素养,把深刻的理论用大众的语言表达,并且充满理性。帕拉瓦南达的解释不受制于任何宗教,而是回归心灵的探索。
丸山把思想史家比作演奏家,演奏既不能脱离音乐本身,又必然会带上演奏者的主体色彩,也就是一种再创作,或者说双重创作,尊重史料,但不能拘泥于史料,带着现实的问题意识进入历史,通过历史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不是满足于历史考古求证——况且就算在历史考古领域也不存在完全排除叙述者的“实证”主义——这就是思想史研究的趣味所在。本书
简介:《福泽谕吉与现代世界的诞生》系麦克法兰现代思想家丛书中的一部。麦克法兰现代思想家丛书称得上是他毕生思考现代世界起源问题的集成。2004年麦克法兰教授在清华大学有一个系列演讲,这些演讲稿后被编辑成《现代世界的诞生》,曾获得“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的荣誉。此丛书为现代世界经典思想家的学术评传,《福泽谕吉与现代世界的诞生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中华日本哲学会作为研究日本哲学、思想与文化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成立近四十年来,积极开展对日本哲学与思想、文化方面的学术研究,并促进中日两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本辑内容涉及日本战后、近代以及近世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作者为国内知名高校的*威学者,并设置了特邀日本学者论坛及代
江户时期是日本近现代发展历史中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他们对包括中国儒家思想在内的日本思想资源进行了新的阐发,建构了其后日本思想史发展变化的若干重要基础,影响至于当代。 本书通过对中江藤树、山崎暗斋、伊藤仁斋、荻生徂徕、贺茂真渊、本居宣长等江户时期的重要思想家的重新解读,重构了江户思想,并以
赵京华的著作是汉语学术界靠前部对70年代以降日本思想进行翔实、系统描述的专著,在大量靠前手资料的基础上,以个案研究为中心组合成一幅宏观的历史和理论画面。日本的后60年代思潮与中国改革时代的思潮产生于一个历史时期,相互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深刻的区别,《日本后现代与知识左翼(修订版)》对于我们重新理解过去三十年中国思想和理论
孙歌著的这本《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精)》是一本讨论思想史认识论的书:*部讨论了沟口雄三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整体结构,特别是他在经验研究中折射出来的原理性假说;第二部讨论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生在日本的昭和史论争。本书通过对这两个个案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如何破除静态的知识感觉,建立把握动态过程的认识论课题。在形而下层面建立
兰纳德(R.D.Ranade)英语论文《赫拉克利特》只17页,发表于1916年2月,出版于1926年(印度浦那印刷)。印度近世"圣哲"室利·阿罗频多读其文后,亦以同名撰稿,登载于自办杂志《阿黎耶》(Rrya)即圣道月刊上,时在1916年2月至1917年6月。 50多年后,侨居于南印度的徐梵澄先生将阿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