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文物珍品展”展览图册。图册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近代部分,通过20余张油画,生动再现了俄罗斯的生活革命场景,同时还有“阿芙乐尔”巡洋舰的舷窗、三线步枪模型等20件历史文物和10余张历史照片。第二部分当代部分,以1917-1990年间40余张宣传海报和近30件纪念性文物,展现苏联时期的人民
本书汇集了从莎士比亚博物馆中精选的50件珍品,带领我们探索莎士比亚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有著名的画作、家具、陶器、纺织品以及金属制品。本书根据人生的七个时期的时间线进行叙述,为我们揭示了当时的日常事物以及如何更加深入了解当时的宗教和社会变革、教育、出生、婚姻、家庭生活、死亡、专业和社区生活等重大主题。
本书主要介绍了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馆内所珍藏的罗马时代古文物的规模堪称欧洲首屈一指,世界上*重要的考古博物馆之一。本书展示了凡尼斯大力士、维纳斯卡皮丽姬娅、亚历山大的马赛克、凡尼斯公牛以及来自赫库兰尼姆莎草别墅的等铜像,这些世界闻名、受人敬仰并可供观赏的艺术作品齐聚一堂却被陈列在至今仍分时限制进入的展览大厅和分区。
米诺斯文明欧洲首个超级文明、西方文明的真正鼻祖,它是个谜,是个令无数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的迷宫。 本书探讨了米诺斯文明的辉煌成就:从斐斯托斯圆盘之谜、测量单位的测量、戴金箔面具的国王、古希腊的真相、遗产和作品《物象》、被遗忘的祭司体系到亚特兰蒂斯的毁灭一场发生在大约公元前1600年的世界范围内的大灾难。
《庞贝的三天》为读者展现的是被火山喷发彻底毁灭前的古城庞贝的“貌似真实的”恢复:地貌,建筑,城市规模,人们的生活习惯、交通方式以及快速有效地互通信息的办法。它将让读者逐一认识从那场史上最惨重的灾难中死里逃生的七个幸存者:他们的性别、名字、年龄、职业。它将为读者提供一条探察庞贝及其周边地区的真实、准确的路线:从城市的大街
此书对西方独具特色的墓葬文化进行了精彩介绍,通过鲜活的史料分析与透彻的哲学思考,带领读者体会早期基督徒的对生死问题的理解。因此,某时某地的人如何建造坟墓,如何对待死者,也是理解其看待死亡、生命和生活的钥匙。本书由两部学术小品组成,两位在意大利求学的年轻学者从两处基督徒墓葬的历史、构造和相关习俗入手,揭示出基督教精神在墓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专题论文、罗马尼亚文明的诞生:从史前时期到铁器时代早期、古代罗马尼亚文明:盖塔——达契亚与罗马时期、古罗马与盖塔——达契亚文明、中世纪罗马尼亚文明:公元10-18世纪等。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博物馆,建筑群始建于1585年,主要用来收藏希腊和埃及黄金时代的画像、雕刻、青铜器等古物。本书对馆内的主要藏品进行了介绍。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这本书展示了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所有伟大的作品:凡尼斯大力士、维纳斯·卡皮丽姬娅、亚历山大的马赛克、凡尼斯公牛、凡尼斯杯以及来自赫库兰尼姆莎草别墅的铜像。这些世界闻名、受人敬仰并可供观赏的艺术作品齐聚一堂却被陈列在至今仍分时“限制”进入的展览大厅和分区。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渤海文物集粹(精)》编著者宋玉彬、伊夫里耶夫、格尔曼。本书体现的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与中国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科研合作成果。根据协议,两所的合作开始于1993年,目前已进入第二个十年。从最初的学术互访、交流学术著述,已经发展为近年来联合开展俄罗斯滨海地区克拉斯基诺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