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皇五帝到夏商,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童年期,由于文字的缺席,使那段漫长遥远的历史显得扑朔迷离。作者从历史的时空这一自序开篇,以大量历史典籍和考古资料为依据,将神奇的三皇迷离的五帝半遮面的夏朝及写在甲骨、青铜上的故事进行钩沉拾遗与辨析思考,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讲述,将其间的人物、事件生动地呈现出来,使故纸堆间的扁平人物变
《给孩子读的中国历史:从远古至春秋》记叙了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禅让制到世袭制,从中央集权到诸侯争霸的历史。书中既有美丽的神话故事,又有经典的历史战役和睿智的思想、纵横的外交谋略。作者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和精美的插图,为孩子们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孩子们认识到祖先的勤劳、聪明与勇敢。书中所选取的历史故
本书对辽海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考证,系统梳理了辽海地区史前各考古学文化田野考古调查、发掘材料,对辽海地区史前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历程、类型与分期、聚落空间分布特点、经济形态、原始宗教信仰、社会分化与等级制度、早期农业与文明起源、辽海古玉与中华礼制文明的密切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化是传承的,只有传承才可能使数千年文化积淀而形成传统。天文作为中国文化之源,对中华文明诸核心内涵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本书旨在通过天文考古学研究揭示传统的宇宙观体系,重建上古文明乃至前文字时代的知识、制度与思想,从本质上阐释中国文化的特点及核心价值。全书将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和古天文学相结合,以对己身文明
本书主要观点为:一、从古史书写的传统来看,罗泌《路史》可说是古史著述的集大成者。罗泌的文化史论述,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古史书写传统下,史家对上古历史、文化进程的思考。二、从《路史》多引纬书、道经中的古史叙述来看,罗泌所建构的古史体系应与谶纬、道教史观密切相关。罗泌对神话人物的解读、诠释,泰半是透过道教、谶纬史观的视野,重新
《中国上古史纲》是作者根据在南开大学历史系讲授中国上古史的讲稿整理而成的,其范国包括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及初期封建制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全书主要阐述自“中国猿人”至秦统一中国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一般情况,着重说明我们祖先的创造力量,说明人民群众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的历史实践,从而说明劳动创造历史这一无
神美隐现:史前·夏商卷
邹鲁凫山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南部,与滕州市、微山县接壤。从地理单元看,凫山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之鲁南丘陵的西南边缘,属泰沂山脉中段西侧向西凸出的一个东西走向的丘陵山地。从中国地理来看,它是秦岭一淮河以北一个极其特殊的人文地理区域,即以邹鲁凫山为核心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所在的汶泗流域文化区域。凫山虽不高不
本书概括了近代以来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从考古学文化入手,对中国史前社会作了细致而具体的梳理。本书以考古论及中国史前历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典范意义。全书主要分为“序言”、“我们的远古祖先”、“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周边地区的远古文化”等五个部分,以考古发现为依据,在充分利用考古学已有成就和最新成果的同时
中华早期文明之火仿佛是满天星斗,遍布全国各地,而据古史传说来看,上古文化重心明显偏北。本书试图突破学科藩篱,将中国北方地区的古史传说与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凌家滩文化等适度联系,以探求中国北方地区早期文化从多元融合为一体的历史进程。考古学侧重从实物层面研究历史,本书在考古资料基础上联系古史传说,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