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年版)美术学科主编。明末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绘画史研究中,对这一段历史是注意不够的,因此,即使谈到这一段历史,谈到这段历史中的画家,也不能深刻地加以解释,而只能仅止于表面的认识,甚至作出相反的价值判断。徐建融一直比较关注晚
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年版)美术学科主编。宋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巅峰时期,这一时期所创造的成就,生动地体认了“艺术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工程师”和“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本书十讲包括:一、徐熙考;二、董源传世画迹的真伪鉴定;三、《益州名画录》考论;四、
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年版)美术学科主编。将元明清三代的绘画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认识,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并把握中国绘画史发展的规律和脉搏。这三代的画家,尤其是文人画家,竭尽他们的才智和生命,创造了绘画史上一个又一个高扬民族精神的丰硕成果,以不完全相同于前代
近年来,绘画心理技术作为投射技术的一种,被越来越多的咨询师运用到咨询当中。而绘画心理技术作为一门课程,也已经陆续在一些高校开设,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全书分为绘画心理个体绘画咨询、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及高校开设绘画心理课程和活动的设计思路。个体咨询的主题分为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生涯规划四大内容。通过若干个典型案例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民族特征。其强调神似、讲究意境、巧妙布置,能引起无限遐想,常达到引人入胜、玩味不尽的效果。《匀红点翠:一本书读懂中国绘画》是一部简明的中国绘画史,全面介绍了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品评历代名家名作,能够丰富人们的文化知识,提升艺术修养,对于现代人来说是有益的,梳理了历代画史脉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围绕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近二十位西方艺术大师及其名作展开讨论,不仅分析了大师们的一些绘画、雕塑作品,还涉及哲学、文学、音乐、经济、历史背景等诸多方面,赏析角度广阔,观点深刻鲜明,给人以开阔而丰盛的精神体验。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采用历史考察法分析波普设计的历史背景和演进,运用系统整体观和个案研究法揭示蒂基模因的表征系统与传播区间规律,使用哲学思辨法,解释自然主义美学思潮下的蒂基几何之美,结合跨学科与定性研究法,进行蒂基波普的整合性研究。在研究内容上,绪论主要阐述了本书涉及的概念和研究蒂基的意义、背景等;第一章阐述南太平洋风格
“人间天堂”的观念始终萦绕于人类的想象之中。本书中,T.J.克拉克凭借对绘画细节的敏锐洞察和令人敬畏的文化涵养,通过追溯乔托、勃鲁盖尔、普桑、委罗内塞和毕加索的重要作品,探究绘画如何以其自身的语言特性,来展现“人间天堂”在不同时空的流转。 作为新艺术史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克拉克并未放弃对艺术本体的重视,并尝试将图像
阿比·瓦尔堡(AbyWarburg)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学家之一,《记忆女神图集》是他被人提及最多的作品,这个大型的图集研究成为他生命后期的核心成果,旨在研究西方文化中的古代遗存在后世的艺术中何以重生。本书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图像实验室于2022年举办的瓦尔堡在中国工作坊和学术论坛发表的文章结集
威廉·透纳以擅于描绘壮丽景色和捕捉光、空气、水之间的微妙关系而闻名,被视为现代艺术的奠基者。可他对后世的影响绝不仅仅限于技巧层面,可谓与莎士比亚并肩的文豪。透纳的一生,经历了1819世纪欧洲社会的动荡与大英帝国的兴衰;他的画作,或隐或显地反映着时代的重大事件,揭示出画家内心对西方文明体系以及人类未来的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