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媒体革命,是构建主流舆论格局的国家战略。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顶层设计下,各级媒体深耕融合改革创新,着力打造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202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下一阶段媒体融合纵深推进的目标和方向,也为新闻传播领域
该书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撰委员会组编而成。全书以记录当代历史、反映新闻传播教育实态为使命,主要展现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状况,尤其是介绍新闻传播教育2020年度发展概况,各省市(区)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特点、各级各类新闻院系的教学科研情况,新闻传播教育近百年来所涌现的教育家
本书以低碳新闻为研究对象。在新闻传播实践领域,过度地耗费采访资源以及不计成本地投入采访拍摄与制作,一直是一个现实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新闻采访报道,实现“绿色新闻”和“低碳新闻”,最大限度地实现采访报道的最优化,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本书初步探讨了“低碳新闻”及其传播现象和规律问题。尤其是,探讨了“低碳新闻”和“
本书在全面回顾总结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基础上,对国内当下的舆论环境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在实践和学理相结合的基础上,揭示了舆论生成、舆情频发的原因,指明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传播形态格局是社会舆论的最大变量。 本书对主流媒体在舆论场受到的挑战,包括主流性、权威性和可信度下降,议程设置权旁落,
加强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手段,是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本书从文化自信、中国的责任与使命、话语权与国家软实力、西方话语体系、中国的国际参与与话语权、建立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体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维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迅速发展,国家语言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一环,汉语新闻外译必然要围绕用中国声音向世界宣传中国,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这一总目标进行,汉语新闻外译的质量显得日益重要。自2017年起,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担由上海市科协牵头的科创新
社交媒体研究丛书(专著)。该书是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微信舆论的传播特征、机制及舆论生态多维治理研究”结项成果,结合当前微信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而成。全书包括微信发展历程及舆论生态治理研究现状,微信的用户使用习惯与舆论传播特征,微信的舆论传播存在问题及外部效应,微信舆论的传播机制,微信舆论治理的历史与经验,微信舆论生
本书收录的中国十大应用新闻传播创新案例,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会组织,经过专家提名和推荐评审而出,反映了国内媒体在媒介融合和技术创新中的最新探索。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系列书,2018年10月出版了第一辑,2019年10月出版了第二辑,2020年12月出版了第三辑。此为第四辑,是对2020年中国应用新
本书从一线实践出发,以简练、明快的语言,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关于传统城市媒体融合转型的诸多问题。全书分为八章,结合泉州广播电视台无线泉州App等全国数十家媒体转型的鲜活案例,深入阐析了传统城市媒体在融合转型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用户需求、功能定位、平台运营、赢利模式等层面的问题,并由此对传统媒体成功实现转型需要在思想、体制、能力
作者综合运用新闻传播学、社会学、艺术学、美学、符号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从学理层面对其所扮演的媒介角色进行透彻的剖析,包括其赖以生存发展的条件、个性特点和社会功能,文化影响和审美价值,以及在全新媒介语境中所发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等,进而揭示其媒介角色的本质及生存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其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内容有视频媒介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