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广东、广西、海南三省(自治区)主要港口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论述,对其现代的发展与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对主要港口的建设、发展、演变过程做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分析了各主要港口的规划及其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定位、规划、战略及其影响。
大江东去,万里奔腾,自古磨砺英雄。民生公司是一家依托川江及其腹地,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局面下艰难发展起来,并对坚持持久抗战作出历史贡献的现代早期大型民族资本企业。民生公司初创后,特别是在局部抗战时期,迅速发展壮大。抗战全面爆发后,民生公司怀着蓬勃昂扬的爱国精神,抢运政府机关、文教机构、厂矿企业人员物资,输送川军出川抗战
本书在系统总结水运及水运基础设施内涵的基础上,全面梳理行业现状及形势,科学研判国内外水运基础设施技术发展方向,进而对标新时期交通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要求,从发展愿景、关键技术方向、重点研发任务、国际合作领域等角度提出水运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同时提出相关保障措施建议,可供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行政管理者参
本书根据航海活动的特征,从航海技术和航海人文两个维度,按照时间顺序探讨航海活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变迁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在船舶制造、航行技术、航海保障等航海技术上的变迁,回溯了航海文化、航海组织、航海人员、航海教育、航海观念等航海文明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本书旨在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中的航海基因,明晰新
本书聚焦中国航运业所经历的变迁过程,以时间序列上的关键事件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中国港口的兴起与演变,港口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海运航线的变迁,内河航运的筚路蓝缕,航运业发展的时代印记,航运企业制度的变迁,航运体制的变化以及航运政策的发展。全书内容编排旨在使读者能够通过航运这一面镜子了解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艰难
本书是“浙江文丛”之一。共二十卷。清黄宗汉等撰。黄宗汉(?1864),福建晋江人。道光进士。官至甘肃布政使、云南浙江巡抚、四川总督。是书共分三编:原编八卷、续编四卷,为黄宗汉辑撰。新编八卷,为马新贻撰。马新贻,山东荷泽县人。清道光进士,官至浙江巡抚、两江总督。是书将咸丰、同治年间浙江改办海运的前因后果叙述得至为详细,为
本书以作者历年来深度参与深圳绿色港口建设的重大委托课题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在不同历史阶段,深圳港口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所面临的不同问题,以及由此形成的有关政策建议。分析了课题的建议、最终形成的政策,以及为推动社科类课题的“成果转化”所做的主要工作和产生的影响。
《国家航海》为中国航海博物馆馆刊,是以刊发中外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论文为主的学术辑刊。《国家航海》所刊文章议题以航海为核心,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航运、海上贸易、舟船技术、海防军事、中外交流、航海文献、水下考古、航海博物等,同时兼及相关领域学术书评及学术综述。
本书运用2017~2020年的数据,在总体阐述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形势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在把握北部湾国际门户港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港口建设、经济产业支撑、港产城联动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本书以时间为轴,借助历史图像这一线索,尝试讲述一个连贯而又完整的帆船故事,同时尽可能地横向展开,讲述各大海区分头发展的重要帆船类型,以及它们在不同时空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在介绍帆船的发展历史时,也融入了一些人物与事件的介绍,试图使这些历史图像生动起来。 帆船的诞生,推动着海洋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可以说,帆船开启了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