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者通过对有限理性,资产专用性,以及交易的研究,分析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签约问题(合同、企业行为)。这一研究是跨学科进行的,涉及经济学,法学及组织理论,方法是进行制度比较。作者对此前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充分的消化吸收,综合鉴别,终于成就这一集大成的重要著作,并为人们理解签约关系,纵向一体化,工会及
《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思想的演化发展:一个主观主义方法视角的考察》旨在通过对有关中英文文献的细致梳理和深入分析,力求从主观主义方法的角度刻画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思想的演化发展轨迹,最终剖析出这一思想演化的历史逻辑就在于对在由不确定性问题引起的市场过程中企业家如何行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尝试从这一历史逻辑中审视其他商业周期思想
本书是奥匈帝国王储鲁道夫大公17岁时的经济学课程笔记,而授课老师是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卡尔·门格尔。应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西斯·约瑟夫的邀请,门格尔以亚当·斯密等著名经济学家的著作为基础,为年轻的王储准备了一套全面的经济课程。幸运的是,鲁道夫是一位聪明而勤奋的学生,他详细地记录下了门格尔的授课内容。门格尔研究专家埃里希·W.
本书实际是一篇论文,目的是发布作者在几年前想到的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一个原理,他认为这一原理可以解答这一科学中的许多难题。该原理是这样的,随着耕作方式的改进,种植原产品会变得越来越昂贵,换言之,土地净产品与土地总产品之比会不断降低。
本书不是凯恩斯的生平传记,它没有提供有关其生活的新的事实。尽管本书对凯恩斯的生活做了具有进步意义的诠释,但是,其核心仍然是将《通论》视为凯恩斯全部性格的一部分。本书试图在两个被视为割裂的领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一生活与著作。作者将《通论》视为研究的“相关变量”,将次要工作视为“独立变量”,将生活视为“数据”。后者提供了愿
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本科人才,山东财经大学启动了“十二五”精品教材建设工程。本工程以重点学科(专业)为基础,以精品课程教材建设为目标,集中全校优秀师资力量,编撰了高等财经院校“十二五”精品系列教材。本系列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了以下特点:1.质量与特色并行。本系列教材从选题、立项
本书主要介绍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到20世纪30年代为止的发展过程。包括古希腊、古罗马经济思想,欧洲中世纪经济思想,资本主义早期的重商主义思潮,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的古典经济学,从边际革命开始的新古典经济学,一直到凯恩斯革命。它涉及几乎所有重要的西方经济学家,包括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当代微观经济学的奠基
本教材讲述的经济思想史的“通史”,即讲述自古代以来至今的经济学说之发展历程。以理论演进视角,分析经济理论的“蜕进和变异”,以说明现代经济学的形成过程。以“重大的经济事件”为记识标志,以“三次革命”(即古典革命、边际革命和凯恩斯革命)、“三次总结”(即穆勒第一次总结、马歇尔第二次总结和萨缪尔森第三次总结)为主线,讲述经济
《制度经济学研究》已经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www.cnki.net)、台湾中国台湾•华艺数位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数据库(www.ceps.com.tw),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收录来源书刊。
该书系统阐述经济学思想中的不确定性理论,是当前经济学理论书籍中罕见的一部系统研究不确定性的专著。整体架构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不确定性的概念,从客观和主观两种角度阐述了经济学不确定性多样化的含义,剖析了现代古典经济学中不确定性的误解,梳理了经济思想史中的不确定性理论,探讨了哈耶克、希克斯、沙克尔等杰出经济学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