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交融与和平的未来》若想铲除孕育穆斯林激进分子的激进意识形态,治本之策是,国际社会要大力推动穆斯林世界向温和主义迈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推动穆斯林世界汲取伊斯兰文化和谐观——伊斯兰教核心价值观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之历史智慧,尤其是要汲取其精髓伊斯兰哲学兼收并蓄的智慧。《文明的交融与和平的未
《穆斯林激进主义》:激进主义一直是一股穆斯林世界的破坏性力量,成为伊斯兰教的肘腋之患,流毒千余年,今后还要和我们如影随形地伴生下去。鉴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梳理漫长的穆斯林激进主义历史演进轨迹,探寻其背后实现不同时代传承的激进理论家和践行家的言行,目的不是渲染激进思想及其行为,而是力求提供一份能够正确把
圣训是伊斯兰中仅次于《古兰经》的基本法典,与《古兰经》、公议和类比同为伊斯兰教法创制的四大渊源。《穆斯林圣训实录》是圣训主要经典之一,是对《古兰经》、伊斯兰教义和教法的权威诠释。其内容包含对《古兰经》部分经文的解释与阐发,除了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攻修,亦论及穆斯林的社会行为与活动、处事做人与道德修养等,还包括婚姻、生意
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是伊斯兰世界日渐具有广泛影响的宗教文化思潮,该思潮的勃兴与发展,反映了伊斯兰世界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试图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重建富有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努力。本书在追溯和考察有关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的基础上,着重梳理和阐释了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的一系列思想主张,
本书是思想家安萨里关于伊斯兰伦理思想的专著,也是该领域的代表作。安萨里采取引经据典与案例分析、博采众长与叙议结合相互动的方法,用111章篇幅分门别类地梳理了伊斯兰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探究了伦理与哲学、伦理与社会、伦理与经济、伦理与法律、伦理与教育、伦理与自然等的关系。
近代以来,伊斯兰教解释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精通经训的宗教学者和密切关注现实的宗教思想家们依然是重要的解释主体。本书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哲马鲁丁·阿富汗尼、穆罕默德·阿布杜、阿布尔·阿拉·毛杜迪等六位有代表性的伊斯兰宗教思想家的生平、著述、思想、活动及其社会历史地位、作用和影响,做了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述和评价。本书
阿里出身于麦加古莱什部落哈希姆家族,其父艾布·塔利卜是穆罕默德的伯父。622年9月,为防止麦加贵族阴谋迫害穆罕默德,掩护他安全迁徙麦地那,阿里曾冒着生命危险睡在他的床上做替身。在穆罕默德领导的历次重大战役中,阿里冲锋陷阵,屡建战功,被誉为安拉的雄狮。656年6月奥斯曼遇害后,阿里被推举为第四任哈里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社会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紧缺的局面,从伊斯兰世界大规模移民。最晚自20世纪末以来,移民成为欧洲各国共同的现象。多元文化社会的客观存在极大丰富了欧洲的人文景观和精神内涵。然而,伊斯兰移民的教育、就业、政治参与等方面的生存现状尚存在种种不尽人意之处,尤其是与世俗化欧洲社会的观念落差导致两者之
本书作者梁欣立为北京市民俗学会会员,通过两年多的实地调查,将北京地区全部清真寺做了梳理,是一项重要的宗教文化考察成果。全书图文并茂,全景式展示了北京市清真寺的情况,本书有一定的实用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