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黑水城出土文献中拣选与玄奘所传“法相唯识”有关的三部西夏文译本,即《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和《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刊布其录文,用“四行对译法”对西夏文进行了对勘与释读,并利用他校法与本校法,对残损部分的西夏文进行了拟补。将民族文字文献与汉文资料相结合,通过解读这三部具有明确汉文来源的文献,从中总结出一批专有“
月满天心痴迷研究李叔同二十多年,欣赏他的真性情,沉迷于他的大智慧,到处搜集资料和照片,把心血熬成书,还读者一个真性情的李叔同。在作者的笔下,天才神童、风流才子、云水高僧、名门富二代、“渣男”、世间最高尚的人之一、弘一大师、丰子恺的老师,这些身份和标签,犹如风拂花叶,见景见春,层层叠叠出一个令人神往的精神世界。
《乾隆大藏经》宣纸线装古籍
《乾隆大藏经》豪华精装版
南诏大理国是唐宋时期中国西南的地方民族政权,具有以佛教治世,以佛法教化人民的文化传统,其社会、历史、文化各个领域都受到佛教影响,被誉为“南天佛国”。至今我们仍然能够从文献记载,以及佛教物质文化遗产中,触摸并感知到南诏大理佛教信仰的盛况。本书从东亚佛教交流史,特别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出发,通过社会历史情境、佛教与社会、
《坛经》是中国僧人著述中唯一被尊称为“经”的著作,可见其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之高。本书主要以《坛经》前后表面文字矛盾为切入点,从顿与渐、不落阶级与阶级次第、有修与无修、佛性非断非常与可增可断、自性净土与西方净土五个角度研究其中所蕴含的体用不二中道思想。本书最后从总体上探讨了佛教的体用不二思想。
本书根据铃木大拙在美、英各大学讲授“禅与日本文化”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系统考察了禅在日本文化及日本民族性格形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立体阐释了禅的核心特质。是读者理解日本文化、了解禅学不可绕开的重要著作。
本书主要内容是佛教研究方面的专业论文。按照论文内容分为宗派问题新探、佛教史研究、佛教思想研究、佛教文化研究四个板块。书稿收录了近期佛教哲学方面的学术成果,共约二十余篇文章,展现了学者们的对佛教文化各个研究领域的探索,对当代佛教哲学、佛教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册为第十辑。
本书内容包括对《持〈金刚经〉仪轨》《三观九门枢钥文》《洪州祖师教仪》《洪州宗趣注解显争记》、“南阳惠忠语录”、契丹辽文献的详细译注,后附词汇对照表和西夏文献原文照片。作者通过对西夏汉传佛教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完成了相关典籍的译注,为西夏译本和辽金元时期的汉传佛教史的研究,提供了更加翔实的文献资料。全书图文并茂、资料丰富。
西明寺是位于唐代首都长安城延康坊的皇家寺院,是唐代强盛之时的众寺之首,也即所谓“国家大寺”,不仅是僧团日常活动的载体,还集译经的场所、著述的所在、外国僧人的留学重地、皇家礼仪活动乃至市民文化活动的场所等功能于一身,是一个不断吸引周边宗教与世俗精英的知识朝圣的中心,其辐射范围笼罩了整个周边地区与国家。玄奘、不空、道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