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人类对月球一直都很向往。从古代的嫦娥奔月到近代的阿波罗计划,人类怀着对月球的憧憬与向往,一步步把登月变成了现实。因为地球上能源紧张,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对地球以外的宜居星球的探索一直广受关注。移民月球真的可行吗?如果月球可以移民了,你愿意去月球上居住吗?在月球上居住会遇到哪些问题?移民月球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成年后从事天文研究的X博士在某次太空探测中误入虫洞,穿越到30年前,X博士突发奇想要看看当时还是小智的自己,而后利用自己的工作权限帮助小智实现他去太空冒险的梦想,进而对酒泉奖励给小智的智能机器人太白进行数据连接,设定了协助小智完成天文梦想的指令,从此太白便带着小智穿越时间、空间进行了一次次太空游历,本书以小智和智能机器
本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由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李象益教授和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研究员组成创作团队,历时两年多时间倾心编写。《太空探梦画卷》长1.8米,用207幅手绘图片,以全景时空图谱的形式,呈现人类太空探索的艰辛历程,把小读者带向宇宙深处,全方位探索宇宙的无穷奥秘,同时还重点介绍
本书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与SpringerNature联合出版图书。 深空探测技术是一项多学科交叉、技术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深空探测活动在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极具挑战性、创新性和带动性,可推动一系列高新技术的诞生、成长、推广和应用,催生一大批新学科的形成、创新、开拓和发展,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空间科学是以航天器为主要工作平台,研究行星地球、日地空间、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回答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的形成与演化、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物质结构等重大科学问题的交叉性、综合性新兴科学领域。本书从人类利用航天器探索和进入空间的历史开始,介绍空间科学各分支领域研究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必备的基础技术知识、航天器研
“月宫365”实验是世界上时间z长、闭合度z高的模拟人类在外太空长期生存的密闭隔离实验,《月宫日记》记录了“月宫365”实验期间,舱内实验志愿者们的工作和生活,舱外“月宫一号”团队的风采,忠实地记录了入舱、换班、出舱的重要时间节点及其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并跟踪后记到出舱一周年。《月宫日记》主要以志愿者视角,从多方面介绍
NASA资深顾问讲述太空发展前景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时代的黎明时期——太空2.0时代。回顾过去,从美国第一代载人飞船水星计划开始,太空1.0时代拉开了序幕,点燃了探索太空的希望之光。历经50多年,以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执行第135次任务为标志,太空1.0时代结束。现在,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来临——太空访问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和
本书面向2035年,对空间天文观测、太阳系探测、载人航天、空间通信、空间导航定位、运载技术、航天器平台、空间遥感8个空间技术子领域进行预见分析。邀请国内**空间科技专家系统展望各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遴选出中国空间领域未来最重要的10项关键技术并进行详细述评。本书对我国空间领域技术预见研究、关键技术选择、重大科技政策
本书遵循人类大脑吸收和消化知识的规律,以知识与图片结合的形式,按照年代顺序给出333个知识点,讲述人类探索太空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包括天文地理、环境变化、历史事件、著名人物、科学与发现、人文与艺术、思维与信仰、社会与变革,以及相关的传奇故事,等等。本书为太空探索类科普读物,力争做到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让广大读者在领
什么是火箭?火箭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我们现在有哪些航天飞机?宇航员是如何在太空中生活的?哪些探测器开始探索这个奇妙的太空?从人类诞生之初人们就幻想着探索太空,现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打开这本书,和科学家们一起去探索太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