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应用心理、人物学派、评论综述三大部分,分别梳理介绍了古代的各种心理思想、心理学派,并做出了精当的分析和评价,非常适合对中国古代心理学发展历程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参考。本书分别阐述了中国古代的人才心理思想、犯罪心理思想、军事心理思想、医学心理思想、管理心理思想、关于梦的学说,以及教育心理思想。同时,又以学派为分类,介
本书为读者了解、梳理、重新审视这位重要分析师的思想和疗法提供了引导。书中汇集了12篇欧洲的知名精神分析学者分别撰写的论文,论述温尼科特在各个不同时段的理论、实践发展和贡献,并按时间顺序进行组织,清晰而有条理,对于对该流派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份宝贵的理解温尼科特一生思想发展全貌的纹理地图。
本书为心理治疗格式塔流派的奠基之作,分为上下两卷。上卷由通过对18个实验的详细描述,将艰深的理论通俗道来,目的在于提高个体觉察当下身心运作的能力。下卷则是对格式塔治疗的理论阐释。作者探讨了现实、人性和社会的关系,强调了社会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明确指出专注的自我乃有机体追求自我实现的人格核心。弗雷德里克·皮尔斯(Frede
在创立分析心理学理论的早期,荣格将自身与精神分析的另外两位先驱弗洛伊德和阿德勒区分开来,并着重强调了不同学派间基本视角和实践上的差异。在当代,荣格分析心理学以令人兴奋的方式不断发展,实践荣格精神的新路径不断被探索,因而荣格学派写作的重点也转向了与精神分析大家庭融合和对话的视角,也因此才有了本书的书名——《荣格派精神分析
本书是有关行为心理学的书籍。分为五个部分:语言和行为剖析入门,语言和行为剖析的6类动机模式,语言和行为剖析的8种工作效率模式,语言和行为剖析的应用,附录。作者从神经语言学的成果中归纳总结出14种元行为模式,将其划分为两大单元,即动机模式和工作效率模式,讲述了如何将自己的语言与周围的人,比如工作中的同事、老板和客户、生活
本书是著名学者贝特森学术生涯的集大成之作,通过本书的阐述和探索,贝特森不仅回溯和发展了使他最早成名的人类学理论,而且循着问题思考的轨迹,进入心理学、精神病学、遗传学、信息理论和传播学诸多学科。 贝特森在历史发展和学科汇通的背景下考察人类心灵的本质,认为心灵与人类关系、社会或生态系统以及各种内外通道不可分离。在此意义上
本书将自体心理学和投射测验结合在一起,为自体心理学取向的临床工作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在作者看来,投射测验与我们在求医过程中接受的放射性检查并无不同,自体心理学的临床应用不仅仅局限于访谈,而是可以将投射测验作为一种媒介和工具来使用,从而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来访者。
本书是英国利物约翰摩尔浦大学健康心理学教授米歇尔·克罗斯利撰写的一部叙事心理学导论性著作。米歇尔·克罗斯利是英国心理学界闻名的叙事研究专家,在该领域发表许多研究论文,本书既是她的长期研究结晶,也是叙事心理学的极佳入门读物。叙事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出现的新趋向之一,现波及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
本书出版于1984年,作者在书中全面介绍了他的研究,提出了与自我-皮肤相关的功能理论。同年再版,进行了新的修订和进一步完善。皮肤是身体的外壳,就像自我是精神机制的外壳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为精神分析学家和心理学家提供富有成效的类比,帮助他们在理论反思与临床技术方面明确方向。自我-皮肤是作为一个操作性
本书结合社会的变迁,以及接受精神分析治疗的条件及设置方面的变化,从不同国家与背景的分析师的视角,对弗洛伊德在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做了批判性的分析与探讨。如对时间、费用、试验期的约定,对自由联想、阻抗、移情的使用与分析等,甚至对于如何定义治疗的开始,从过去到现在也有了很不同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