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村研究报告.2019
本书不仅是对“两权合一”到“两权分离”再到“三权分置”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系统分析,重要的是总结农地制度变迁的内在规律。同时,搞清农地制度现存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因而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不仅对“三权”内涵做出较为全面科学的界定,而且进一步研究其权能实现,力图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地制度改革的理论,具有很强的
《农村土地退出:理论、意愿与实践》从城乡大变革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人地关系及农业发展走向,提出农村土地退出这一改革方向,然后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14年和2018年在黄淮海地区完成的一手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户的承包地、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变化,计量分析了两类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探究了承包
本书在剖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土地政策发展现状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深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土地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评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土地政策的实施效应。通过比较、借鉴国际上典型国家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土地政策的做法和经验,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土地政策支撑体系,提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
本书由序图、自然概况、农村经济与生产概况、农村生活概况四部分以及农村变迁、农业发展两个专题报告组成,主要介绍了昌邑市农业农村经济状况、农业科技现代化成果、农村时代变迁与农业发展概况,总结和展示了昌邑市在农林牧渔业、通信、旅游、教育、卫生、人民生活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构建了一个认识昌邑、宣传昌邑的直观窗口,
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以及部分地区洪灾和旱灾的极端天气、沙漠蝗虫和草地贪夜蛾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粮食市场动荡不稳、贸易限制措施频出,全球粮食安全风险进一步上升,世界多国的粮食安全正面临着巨大的危险隐患,联合国五大机构2020年7月13日联合发布的《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全球目前有6
书从“马克思学派”角度对(西欧)恩格斯、(东欧)列宁、(东亚)陈独秀关于资本的历史作用论述予以了整理摘录,对资本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致地持批判的、分析的态度,并且基于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或文化结构而对资本的历史作用的具体情形作了分析。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围绕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一线特别是镇村实践者触碰到了深邃的理论难题和许多具体的实践问题,形成了地域特征的定思路、定任务、定政策、全面部署上的思维瓶颈。本书是作者担任辽宁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兼首席专家以来,依据自身的研究积淀和实地走访的432个村的问题汇总,围绕地域实
为了深入了解河北省农村能源发展现状,挖掘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编写组针对农村能源发展难点、重点,开展了一系列调研。一是县域用能样本调研,共收集有效调研问卷13614份,涉及家庭情况和用能情况等共计16个问题,分析了农村用能的总体特征,提出促进农村能源消费升级的对策建议。二是“煤改电”运行调研,随着河北省“煤改电”进入深水区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现代化建设已到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随着农业生产内外部环境及发展模式的深刻变化,更加重视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充分依靠科技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施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