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探讨国际合作的一部经典的学术作品,在博弈论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本书探究了影响国际合作成败最重要的三个维度,即报偿结构、未来的影响和参与者数目,同时结合对历史资料的案例研究,解释了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关系中,行为体实现合作的路径。作为国际合作理论的代表性作品,本书对博弈论的应用采取了非技术化的形式,侧重将博弈论作为一
民主与规模是不是有关系呢?一个政体应该具备怎样的规模,才能保证它的人民能够理性地控制它?不同规模的政体有何相对优势和劣势呢?如果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政体依然按照现有的增长速度扩大它的规模,那么多久之后,它将逐渐失去民主的“真正”本质?那些不断吞并着周围城镇、乡村的大型城市是不是应该将其变成一个单独的自治单元?或者,截然相反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作者黄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国家关系不再局限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还包括了大量的人与人、社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中,价值规范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国际规范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什么同一领域内国际规范传播的效果会有不同?为什么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促进沿线国家与地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人文交流与公共外交在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华侨华人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也发挥了特殊的桥梁与纽带作用。2019年11月1-3日,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了第三届华侨华人与周边公
本书用马克思的视角回溯过去、分析现在、展望未来,期望马克思的智慧能引导我们窥见被西方社会冷战思维遮蔽的真相,带领人类走出混乱与迷茫,从而望见新世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曙光。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是个“零零后”、如何让幸福来敲门、意识形态的红与黑等。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柬埔寨皇家科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中柬合作论坛于2019年12月6日-8日在柬埔寨暹粒举行,首届论坛以“中柬迈向命运共同体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我们共同成长”为主题,邀请中柬及东盟国家学者近百人出席,来自中、柬、新、泰、印(尼)等国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中柬政治和安全合作、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与交流三个主题发言和
1928年盛夏的一个炎热下午,全世界的国家领导人为了消除战争而齐聚巴黎。当天签署的《非战公约》几乎被世界上所有国家批准。于是,历史上第一次,战争在全世界成为非法行为。但承诺转瞬即逝。《反战之战》将《非战公约》置于自17世纪至今的漫长历史中,分析阐述了诸多律师、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思想,为我们解答了很多重要的历史问题和现实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系列出版物。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主编皆为国际关系各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每年出版1-2辑,已经在我社出版到27辑,本辑为第28辑,专题为:“欧盟的多重困境与一体化前景”。从1990年代冷战结束初期到2000年代中后期,欧洲经历了一波快速一体化进程,然而自2008年“欧债危机”之后,欧
本书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外交等方方面面,不仅有助于增进中美两国学者对晚清及民国时期那段共同经历的历史的互相了解,也是中国晚清及民国时期社会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外关系研究尤其是中美关系研究等领域极具重要价值的资料。本书稿收录了约1064件美国驻中国镇江领事馆领事报告的原件,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