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刊由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编,每年两期,以“历史与现状结合,基础与应用并重”为主旨,鼓励跨学科研究、学术创新、学术争鸣、学术个性,主要收录西亚北非地区的学术论文,重点关注中东研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中东研究的新领域和新问题,包括中东文明交往互鉴、中东文明史、当代中东问题、理论探讨、中东学术史等主题。本期收入了13篇文
《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是联合国核心人权条约之一,也是“国际人权宪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于1998年签署该公约,至今尚未批准,但一直在积极稳妥推进有关法律改革,为批准做准备。本书主要依据《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建立的人权事务委员会的一般性意见、对缔约国报告的结论性意见和对个人来文的最后意见,对该公约的总体及每条实
《东盟发展报告(2022)》系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教育部首批国别与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广西民族大学东盟研究中心、广西首批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区域国别研究院主持编撰的第九部“东盟黄皮书”。2021年是东盟共同体建设第二阶段(2021-2025年)的开启之年,在新冠疫情反复和国际局势严峻的大背景下,东盟
2017年12月9-10日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联合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举办了“近百年中日关系史”青年学术论坛。参会的国内青年学者50余人,提交论文50篇。会后选取了29篇论文,作为本论文集之作品。收入文集的论文涉及近百年中日关系的各个主要方面,从近代初期的中日交流,到战后历史问题与日本对华认识。其中关于近代日本发
本书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历任中国驻马来亚槟城领事的跨地域活动的研究。内容包括从首任领事张弼士到续任领事张煜南、谢春生、梁碧如、戴欣然和戴淑原等对当地华人社会的贡献,以及他们对新马华人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本书也会阐述他们对促进中国和新马交流的历史意义。本书共十八章,分为三个部分,对应于以下三块内容:其一
李捷,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亚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安全、国家安全领域的研究。已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及一般项目多项。
本书是一部主要探讨西方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当下面临的冲击与困境的国际关系学术著作,不仅对现代美国外交政策作出了尖锐批评,也是对西方主导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核心神话的有力消解。基于现实主义的视角,本书揭露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掩盖在华美外交辞令之下的强权政治逻辑,还原了被自由秩序的拥戴者歪曲的战后国际秩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戳
作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欧盟的发展与国际格局发展趋势密切相关。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遭遇多重危机冲击的欧盟仍然具有卓越的器质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在巩固自身与周边安全的同时,着力推进数字化、绿色化等转型战略,系统性、结构性、全方位地提升其国际竞争力,这也为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欧关系共赢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欧
这部书是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中俄关系的最终成果。2014年该项目立项,主要研究中俄关系问题。俄罗斯是中国最大邻国,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和政治地位。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这期间,中俄关系既有友好同盟的历史,也经历过兵戎相见的时期。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不断发展,目前中俄关系已经进入新时代。进入21世
《理解国际外交:理论、实践与伦理》是一本帮助读者全面认识外交的重要读物。全书介绍了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了外交的主要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了理解外交的全新视角。作者认为,外交是一种制度化的交流方式,得到授权的代表通过这种方式来生产、管理和分配公共产品。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追湖从古埃及、古希腊至今的外交历史演变;研究外交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