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咸炘》一书从生平经历和著作思想两个方面还原了天才大师刘咸炘的一生。前半部分主要叙述刘咸炘的家世及成长历程,后半部分则分别从经学思想、诸子学思想、史学思想、对老子和孔孟的重新认识等几个方面,全方位展示了这位蜀学大师丰富多彩的思想世界。
梁启超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要读懂中国今天的变革,必须读懂晚清民国史。要读懂晚晴民国,一定要读懂李鸿章。本书作者山东师范大学王林教授从李鸿章早年奋斗、镇压太平天国、创办洋务运动、最后甲午战败与列强斡旋签订不平等条约,用凝练客观的文字为读者展现了李鸿章传奇、悲壮的一生。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也是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他所主持的变法,后世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本书以王安石生平经历为基本线索,介绍了他从政到退隐时期的活动和政治、哲学思想,分析了他任地方官与执政时的不同指导思想,由此揭示了变法及其与反对派冲突的本质,阐述变法失败的原因。
《颜之推》简要介绍了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的家学渊源、仕宦经历。着重介绍其传世作品《颜氏家训》,总结其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具体阐释其严慈并济的理家观、情理兼顾的礼俗观、经世致用的治学观、崇实务实的修身观以及对立矛盾的保身观,同时涉及对南北朝时社会、政治、文化、风俗等的描述,史料价值极高。
《陈寿》为“大家精要”丛书中的一种,讲述西晋著名史学家陈寿一生出仕蜀汉、西晋两朝,因性格耿介,在政治上颇不得志,遂搜集三国时官私著作,历经十年艰辛作成纪传体史学著作《三国志》的经历。书中不仅概述《三国志》内容、特色及其思想,还叙述了以《三国志》为源头的“三国文化”以及后世人为《三国志》作注的概貌。
徐复观与《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有着相似的人生历程,同为军人,同为高级将领,转而走向学术,执教于大学,同样白手起家式地从事学术研究而取得相当成就。《徐复观》讲述了徐复观从湖北黄冈浠水的乡村少年成为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进入能左右政局的高层以后,他失望灰心转向学术,最后成为新儒学大家。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漫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赞为“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20世纪的陶渊明”。他一生追求充满童真、闲趣的生活,为世人留下了无数精神财富,至今仍有多篇作品被选入九
徐克勤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地质教育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矿床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找矿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杰出成就。1947年在湖南瑶岗仙发现夕卡岩型白钨矿床;新中国成立初期发现安徽凤凰山铜矿,马山硫铁矿以及南京岔路口硫铁矿;1954年在攀枝花铁矿调查,确定了矿床特征成因及其规模;1
李敏华院士是杰出的固体力学家,我国塑性力学的开拓者。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酝酿到成立、发展,她都参与了其中的工作,为新****个专设的力学研究机构建设做出了贡献,不仅推动了塑性力学研究工作的开展,还指导了研究生和青年学子的成长。本书对李敏华院士的成长、学术贡献以及研究成果进行了记录、梳理和再现,有助于读者了解李敏华院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女皇帝,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盛世中,武则天时代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有“贞观遗风”之美誉。武则天的个人奋斗史和执政史,千百年来饱受争议。本书以武则天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为主线,正本清源,讲述她的是非功过与杰出的政治智慧,以及她对唐帝国崛起的深刻影响,同时让读者清晰地探究唐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