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伯希和探险队1908年继英国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伯希和精通汉学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彻查了藏经洞文献,按照四项原则(非通行佛教经籍、有年代题记的写本、古籍和民间写本、胡语藏语写本)收买了总约8000件写本,其中4000件藏文编号,4000件汉文编号,包括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
秘色瓷是晚唐五代越窑最高等级的产品,其出现标志着制瓷史上划时代的技术飞跃,胎釉工艺的突破,带动了全国制瓷业的腾飞,是之后汝窑、龙泉窑、南宋官窑、高丽青瓷等高等级瓷的工艺基础。秘色瓷斐然清润,自出现起便美誉连连,轻旋薄冰盛绿云的风貌更是契合着时代艺术追求。本书以考古学者的足迹为线索,再现了秘色瓷的发现过程:从兴盛的中晚唐
该书收录了十位全球研究中国早期艺术与文化的顶尖学者结合新近秦考古材料、以秦艺术为主题的研究文章。杜德兰、包华石、班大为、汪悦进、李安敦、夏含夷、陈光宇、柳扬、苏芳淑、王辉等学者围绕继承、创新与政治都城、陵墓与祭祀历史、文化与艺术交流、互动与碰撞四个主题,从类型学、图像学、古文字学等维度,系统解读了秦艺术与历史。这些新洞
走马楼吴简是研究孙吴历史丰富且可靠的新资料,本书以走马楼吴简资料为依据,以身份与秩序的关系为视角,从个人到群体,从家庭到社会,对孙吴基层社会的身份秩序进行整体性研究,论证基础可靠,研究视角新颖,且在孙吴家庭结构的建构原则,士伍、还民、复民的身份考辨,孙吴身份等级体系和孙吴初期的政治格局,以及社会经济与身份秩序等方面,提
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丝路文化、敦煌文化研究的学术短文20余篇,包括《继承传统,努力提升敦煌研究院的地位——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传承创新研究会”上的发言》《从提出背景看“丝绸之路”概念》《打不走的“敦煌人”——我所了解的史萍婷先生》《敦煌学的珍贵历史记录——读<敦煌人生:我的父亲段文杰>》等文,展现了作者从孜
本书分为“丝路新语”“不仅敦煌”“绝学不绝”“古籍命脉”等五部分,共收录二十余篇文章。这些文章,系统地梳理了以往敦煌学、吐鲁番学和丝绸之路研究的学术成果,分析了敦煌学、吐鲁番学研究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同时介绍了写本学的基本知识、整理和研究出土文献的方法,以及古籍数字资源的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