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世俗主义简史》中试图探索和厘清“世俗主义”演化的定义,它通常指的是“此世”,即一种不诉诸“神”来理解世界的意识形态。书中探讨了西方世俗主义的古希腊罗马源头,中间穿过了中世纪的做礼拜和朝圣旅行,启蒙主义的效果,以及当代的伦理社会。尽管世俗主义被认为是对宗教束缚的摆脱,但作者却语出惊人地声称,若不理解其基督教根源,
在前后两千余年的丝绸之路绵延历史中,宗教的传播与交流占有很大的比重。宗教的流传与交往,促进了民众信仰的相通与融合,成为具有动感与活力的,浸润民众生活的经久不衰的精神之魂,塑造了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特性,进而影响至其他,也因此留下了众多的遗产遗址。本书着力于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化遗址,通过丰富而翔实地图片和文字资料,在分区域
在前后两千余年的丝绸之路绵延历史中,宗教的传播与交流占有很大的比重。宗教的流传与交往,促进了民众信仰的相通与融合,成为具有动感与活力的,浸润民众生活的经久不衰的精神之魂,也因此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遗址。本书着力于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化之外的其它各种宗教遗址遗迹,包括琐罗亚斯德教(祆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通过丰富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为集刊,包括理论前沿、经典解读、历史钩沉、田野调查、区域聚焦五个栏目,对中国本土宗教发展史上的教派传承、道经问题、道教科仪、民间宗教和神仙信仰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本辑为第四辑,共收录21篇文章,对近年来道教的学术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综述,载录了重要学术会议的内容辑录,选录了对中国本土宗
本书是在笔者《中国古代政教关系史》上下卷的基础上压缩而成。简明、扼要地系统介绍中国从上古到近代的政教关系。第一章绪论在全面研究世界政教关系的基础上指明宗教与政治相互作用的机制,并说明中国政教关系与西方的差异。此后八章逐一介绍中国历代的政教关系,不仅说明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影响,而且系统介绍历代政府宗教管理政策的利弊得失。最
本书以作者自己的学术回顾为主,分为“上编”和“下编”:“上编”为其学术生涯的自我反思及总结,题为“路难心静”;“下编”则以“会通”来搜集相关“学友文序”,分为两个部分,一为作者在各种学术场合的致辞或发言,二为作者给学界同仁所写的序言或相关文集的前言。书后“附录”部分包括作者学术简介及其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文章目录。
讨论中国宗教问题,会面对“中国有无宗教”和“儒教是不是宗教”两大根本问题——这是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梁启超等人给我们留下的问题。本书会触及当今中国学界对这些问题的质疑、诘问、探究和解答,并论及对儒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及基督教等中国信仰特色的见解,讨论中国宗教的文化建设及其“中国化”发展方向等问题。
本书以丹麦和瑞典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作者基于一年多的实地居住考察,深度访谈了近一百五十位不同年龄层次和教育背景的对象,得出一个核心观点:宗教观念淡薄的世俗社会不仅可能存在,而且完全可以做到温文尔雅、令人愉悦,给人们带来自足、幸福的生活。朱克曼认为,社会的高度发达与宗教并无关联,宗教的影响可以为社会带来医疗和教育的发展,
位于婆罗洲上的山口洋(属印度尼西亚)是海外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这里每年正月十五(CapGoMeh)的乩童游神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山口洋的华人称正月十五为“正月半”(ZhangYetBan),这一天晚上举行的乩童游行活动和前一天(正月十四)所举行的“洗街”或“洗路”仪式有密切关联。本书通过对集中于正月十四、十五两天的神庙
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追溯了从中世纪到启蒙运动西方基督教信仰的发展历程。作者不关注信仰的内容,而是从根本上思考人们对信仰本身的态度。沙甘先向我们解释了宗教信仰如何在中世纪欧洲备受推崇,被当作是一种与判断、思考、感知截然不同的精神力量。然而随着新教革命的爆发,人们开始讨论宗教信仰与知识的关系,以及它与物质层面上认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