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叶聚六老先生的藏品,以时间为轴线,通过藏品属性划分类别,共收录图片200余张,涵盖书信、字画、日记、拓片、证书、人物及风景照片等,每张图片后依据关联的人物、地点、事件,对其进行了文字延展和说明,展现叶聚六老先生七十五载风雨人生,以及他所经历的时代变迁。
本书是作者对新疆地区历年来出土古代铜镜发现与研究情况的梳理、概括总结和展望,该书的编著有以下特点:一是对新疆考古发现的古代铜镜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和梳理。众所周知,新疆地区古代铜镜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外国探险家在古代和田、楼兰鄯善、车师高昌等地的考古出土。几十年来,考古新发现不断涌现,迄今新疆出土的各个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辑的学术集刊。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27篇,内容涉及中国边疆及毗邻地区的古代人类、古代文化与环境。内容包括:古椰遗址双肩石器初步研究、浙江安吉古城遗址出土的人面纹与兽面纹瓦当等。
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021年考古报告集。收录考古调查、发掘简报及鉴定分析报告26篇,先秦时期简报包括温江鱼凫村遗址2021年度调查与试掘简报、2021年彭州市晏家店子遗址发掘简报、新都区新都街道龙虎村遗址东区发掘简报、2021年郫都区石亭村商周遗址发掘简报等,历史时期简报包括四川茂县下南庄墓地清理简报、彭州市竹瓦
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既继承和发扬了自己固有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又在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生活文化。本书的出版可为展示朝鲜族的传统民俗文化,为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研究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本书共分七章,收录了延边博物馆、龙井市朝鲜族民俗博物馆收藏的300余件朝
本书是一部极具地方特色的石刻史料文献汇编,内涵丰富,涉及民国时期宁波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诸多方面。全书以碑刻年代为序编排,碑拓本250余幅,每图简要按有存藏及形制、大小、立石年月等介绍,并对照拓本一一释录文字,图文并茂,学术价值较高。本书所集录内容对研究民国时期宁波社会发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是2022年11月10—12日,由桂林市人民政府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明清皇家陵寝保护与发展联盟在桂林主办的“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保护发展暨靖江王陵大遗址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本论文集围绕帝王陵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价值挖掘与活化利用,石质文物(石像生)科技保护,开放性大遗址文物平安建设,广西考古遗址
《石庐金石书志》凡二十二卷,为金石专科解题目录之集大成者。全书共著录宋至清末民初金石学著述九百六十九种,分分地、断代、录文、存目、图谱、石经、记载、考证、释例、字书、法帖、杂著十二类。各书之下均作解题,叙述大旨,考辨内容、体例、版本、得失等,并录原书序跋之作者、批校者、藏印等,俾便查考。作者林钧为近代著名金石学家,所藏
本书稿遴选176件/套精美玉器,以多角度精美图片为主,辅以重要玉器线图和简明的鉴赏图说,系统梳理了山西博物院玉器收藏特色与实绩,集中表现了山西省玉器发展的简要历史。
龙泉窑黑胎青瓷不仅是龙泉窑产品中的精品,而且与宋代官窑和哥窑等问题纠缠在一起,是龙泉窑乃至两宋时期古陶瓷研究中的重要课题。2010年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龙泉青瓷博物馆等单位以龙泉黑胎青瓷研究为核心,对龙泉地区的古窑址进行系统的调查以及重点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年,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