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黄河中下游嵩山东麓的郑州为叙述起点,以斯地彼域的原初聚落、中心聚落乃至城市文明轨迹流变综合比较,将笔触延展至其他河流文明,以此梳理、贯穿、归纳黄河文明的“多元与统一”的历史演化。通过远古区域性原生文明的再度书写,在突显中原区域文化的力量、作用、价值的同时,通过其他地域文化材料的铺陈,突显多域文化的原生、并进、交流
本书主要从城市记忆视角深入研究沈阳城市史,对《黑图档》进行全面梳理清代沈阳城市记忆,运用第一手的档案研究沈阳城市史,329册《黑图档》是近年刚出版的清代档案,内含丰富的清代沈阳的全方位的记载,以往的研究很少利用到黑图档,这是很大的缺陷。沈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清代的陪都,有世界遗产名录的一宫两陵,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
《孔镇图经》是由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孔镇村祖籍人士邓韬、邓敏杰、王贞、黄瑜纂著的该村首部方志。图经,是地方志的别称。自秦汉到唐宋,已形成了一种比较完善的地方志体例。本选题尝试在当今“读图”时代,以图文并茂方式守正出新传统方志文化瑰宝。纂著者历经多年的史料积累和亲历亲为省、市、县、乡镇四级地方史志历炼经验,竭尽所能编纂出综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抒情笔法体现的对村庄的温情回望,一是对村民进行相应采访所集成的“口述笔录”及村史汇编,将一己思绪扩展为一部村庄的整体发展史。通过历史、土地、行政、经济、教育、医疗、生活、风俗、时代、人物、奋斗等十余个主题的分类展现,表现出村庄在党的领导下,与共和国同节拍的奋斗史,也反映他们的乡土眷恋,深藏于心底
为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功能,为增强文化自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情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利用我省修志成果,开发贴近现实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湖北省地方志办公室集结全省力量编纂了《湖北要览》系列丛书。该丛书分基础信息和特色信息两大部分,十二大部类。《麻城市要览》核心在“要”,重点介绍襄州
该书系2022年援疆图书“哈密文库”系列图书之一,由中共哈密市委宣传部、哈密市文史研究委员会组织策划,王建军撰写。该书以问答的形式梳理典籍中关于哈密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脉络,同时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简述哈密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史料丰富,可读性、趣味性强,旨在以通俗读本的形式普及哈密历史文化知识,充分发挥以文化人、
本书收录龙江、景星、泰来、拜泉、绥化、兰西、青冈、安达、瑷珲、逊克、嫩江、通北、萝北各县旗的县志采集实录、志书、资料清册、舆地图志等。为地方史和其它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为社会各界的用志需求提供了便利条件。
本书是关于黎族民俗风情的文化札记,内容涵盖了黎族习俗、衣食住行、风物土产诸方面,是了解黎族风土人情的入门教材。《治黎辑要》是关于黎族、黎情的参考资料汇编,作者从《广东通志》、《琼州府志》萧志、《琼州府志》贾志、《琼山志》、《万州志》、《读史方舆纪要》等志乘资料中,摘选有关黎情、村峒、关隘及历年治黎故事等内容,分黎情、黎
《大仪镇志》共二十七章。全书分别从建置、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人口、土地管理、镇村建设、交通、邮政、电信、信息化、水利、农业、工业、建筑业、商贸服务业、财税、金融、保险、经济综合管理、政党、群团、人大、政府、政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政法、军事、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生活、民情民俗、村和社区、人物等
分水镇,位于杭州市桐庐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桐庐西北七乡置分水县,治所即今分水镇。作者历时数载,踏遍分水城乡各地,遍寻遗落乡间的碑刻等实物资料,查访各地图书馆,搜集文献材料而汇成本书稿,书稿分三编。本书上编为“地志”,主要叙述了分水的建置沿革、地理环境和特产。中编为“人物”,记录了分水建县以来历任县令、县丞、县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