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学领域开山之作。 茅盾先生通过列举中国古籍里的各家学说,同时与西方的北欧神话、希腊神话等做比较研究,引人类学之精华入中国神话之研究,其中不乏严谨独到的分析考证与风格鲜明的批判精神,前无古人地开拓了中国神话研究的新天地,可谓独步学坛。 本书的问世不仅拉开了中国神话学的序幕,更是茅盾先生向世界文学发展脚步看齐的一个
本系列主要选取李白、杜甫、白居易、晏殊、欧阳修、苏轼、李清照等唐宋诗人和词人的传世名作,以轻松诙谐的笔调,用讲故事的方式,全面解读作品背后的深层意蕴,品味诗人从鲜衣怒马到乱世飘零的跌宕人生,词人从儿女情长到金戈铁马的风华人生,领略他们的恣肆与昂扬、孤独与落寞,多情与豪迈、怅惘与无奈。全书融词、史、人于一体,既有诗酒人生
本书约30万字,分为五章:第一章散文艺术探索,列为:散文要有“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关于散文写作的几个问题散文是“时代之花“;”散文的“土气息”“泥滋味”;散文的艺术品格;散文的思想力量;当代散文创作的逻辑起点与艺术追求;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信息时代的散文写作;散文写作要关注自然生态与土地伦理;读经与散文写作等论题
本书为作者已发表的数百篇《红楼》随笔的精选集,除谈及《红楼》人物、名物、写法之外,还旁涉中外名篇如诗歌、小说、戏曲等。
本书分为先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近代部分六个篇章。具体内容包括:诗经·秦风·无衣、诗经·卫风·伯兮、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诗经·豳风·东山、诗经·小雅·采薇、楚辞·九歌·国殇等。
本书呈现了作者所带有的鲜明时代性的研究方法、理念和内容。本书涵盖了诗经研究史、诗经研究方法、诗经的艺术性等多方面内容,显示出一个具有深厚国学积淀和系统西学思想素养的学者的学术眼光。
本书记录了特级教师任勇老师120个“寓教于谜”的课堂实践案例,总结了育德、增知、启智、激趣、育情、谐美、读史、创新、促教、助兴十大灯谜教育功能,“趣说”中普及灯谜知识,渗透灯谜文化。让更多的教师在掌握灯谜知识的基础上“妙用”灯谜,使教学效果更出彩。书中呈现的内容是作者对“寓教于谜”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的过程,用实际教学案例
“《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我写作的百科全书。”——白先勇作为一部旷世经典,《红楼梦》有解说不尽的玄机,探索不完的秘密。自两百多年前问世以来,关于它的研究与阐释众说纷纭,汗牛充栋。白先勇正本清源,回归小说文字本身,把这部经典完完全全当作小说来解读——从第1回到第120回,一字一句,一段一落,解析《红楼梦》的神话架构、人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歌行漫谈”是导言,交代了“话歌行”的缘起,点了书题;中编“古韵品味”,选辑了前代歌行体佳作,并作了启迪性的品评,有助于读者进一步深入领悟与思考;下编“新作专论”则推出当代歌行体新作,并还选入编著者关于歌行体的专论数篇。全书既有名篇品评,也有理论探讨;既有古今歌行诗选,又有对新歌行体的展望。
自20世纪以来,楚辞学获得了极大发展,无论是深度、广度及成果数量,都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然而,遗憾的是,对楚辞研究历史作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一直未能进行。目前国内虽有楚辞学史和楚辞文献史的个别著作问世,但这只是对此门专学知识及基本情况的归纳和介绍,与研究史不属于同一类型。研究史是对某一学术领域研究的思想、理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