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学界林林总总的柏拉图研究中,本书视角堪称一种别致的诠释,是先刚教授对柏拉图哲学进行整体论述的一个尝试。确切地说,就是从图宾根学派(TbingerSchule)基本立场(强调柏拉图的口传的未成文学说)和基本精神(强调柏拉图的成文著作亦即对话录和他的未成文学说的结合)出发,在兼顾柏拉图哲学的表达形式和实质内容的情况下
本书为北京大学韩毓海教授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经典名著导读课讲稿。作者选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洛克、克劳塞维茨、黑格尔、马克思、熊彼特、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影响西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家进行讲解,展示了西方从哪里来,近代西方如何兴起,以及资本主义如何塑造这个世界,同时更揭示了资本主义内在的、深刻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是英国观念论代表作家安德鲁·塞斯撰写的一部系统的德国观念论史作品。在本书第一部分中,他详细地诠释了他眼中德国观念论的发展历程,重估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人批判继承康德哲学传统时所展现出的思想价值。塞斯着重强调费希特在这个发展历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梳理了当时英国学界在引介德国古
内部批判者的启蒙时代60万字、40幅插图再现启蒙时代名人朋友圈敏感孤独者的自我和解勇敢地跨入精神世界,在圣人和魔鬼之间选择真实现代预言者的思想奇观康德思考了卢梭的思想,弗洛伊德思考了卢梭的情感 ◎充满孤独回避爱的人生样本高敏感者、文学爱好者、终生自学者、现代心理学的先驱,情感最终成为他全然接纳的力量源泉。◇我生活在一个
本书主体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文本导读”讲述了《费尔巴哈论》的历史语境与主导思想、《费尔巴哈论》的文本结构与学术阐释、《费尔巴哈论》的“科学”话语及其在中国的传播;第二部分“现实意义”探讨了“哲学科学”的理论影响与应用哲学的新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与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书后还附有《费尔巴哈论》原著中文译本及
本书从总体性视域的角度对哈贝马斯的理解思想进行多学科系统分析,通过这一综合性研究路径,阐述哈贝马斯理解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理论范式演进,并从哈贝马斯理解思想的语言哲学维度,即针对理解的交往性资质前提研究、理解的实践哲学维度,即对于理解的有效性要求研究,以及对理解的社会互动论维度进行深入探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在社会
《哲学问题》是著名哲学家罗素在1912年出版的一部普及性哲学作品。该书在20世纪上半叶的欧美学界非常流行,引导了当时人们对于哲学学科的基础认知。书中所讨论的主要议题,当前哲学界依然在热烈讨论,包括存在物问题、摹状词理论、亲知知识概念、知识与信念的关系等,尤其是对于哲学价值的讨论,被视为圭端臬正。罗素认为,哲学沉思可以让
本书是一部关于西方哲学思想的著作。通过把西方古代伟大哲学家的思想要点进行归纳,人们可以系统地获得西方哲学智慧。本书观点新颖,论述深入浅出,用词简洁、风趣,结构上层次清晰、分明。在历史背景中对哲学家的思想要点进行讲解,让人们在历史中了解古代西方哲学的脉络,其写作宗旨是从哲学的高度重写人类智慧发展的历史。本书针对浩如烟海的
本书为马舍雷对斯宾诺莎哲学话语研究的力作,不仅就斯宾诺莎本人的哲学基本结构进行了明白、确切的解析,更为重要的是,探究了霍布斯、帕斯卡尔、孔狄亚克、黑格尔、弗洛伊德、海德格尔、阿多诺、福柯、德勒兹和奈格里等节点式大哲学家们同斯宾诺莎理论难题性的内在关系,堪称一部以斯宾诺莎为中心的思想史,对当代重启对斯宾诺莎哲学唯物主义的
《无镜的自然主义》集结了普莱斯逾二十载的代表性著述,系统梳理了其全局表达主义、反大写表征主义、内表征与外表征的辨析,以及基于用法的功能多元主义等核心思想。普莱斯自许为实用主义者,这既体现在他与新实用主义代表罗蒂、布兰顿等人的对话交流中,也体现在他对科学哲学、伦理学、语言哲学等议题的探讨中。与罗蒂相似,普莱斯亦对大写表征